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7596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基坑突涌水处堆填沙包,并对基坑内积水进行抽排水;当堆填沙包无法控制突涌水时,停止基坑内抽排水,通过基坑内蓄水,使得基坑内外达到水压平衡;在突涌水临近范围沿基坑围护结构外放1m钻孔取样,查明地质情况及渗漏孔洞;施工素桩隔离,同时在素桩至围护结构之间通过从地面注浆填充渗漏孔洞;注浆满足条件后停止注浆,再进行基坑内抽排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快速降低突涌水流量和流速,有效解决涌水带砂问题,又能起到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侧向稳定的作用。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侧向稳定的作用。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侧向稳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岩溶地区进行大型基坑开挖,容易引起突涌水现象。岩溶水突发性强、水量大,伴随突水还常引发涌砂涌泥,危害巨大、防治困难。岩溶水一般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大面积裸露的可溶性岩石发育区常为岩溶潜水;覆盖型岩溶发育区或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相互成层以及褶皱发育的地区,主要为岩溶承压水。
[0003]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突涌水现象时,常规应急方法是立即堆填沙包施加反压,防止地面坍塌;接着可在涌水点附近设置挡水土坝;在基坑外侧设钻孔进行注浆形成止水帷幕。涌水基本止住后,在基坑内涌水点周围钻孔查探涌水通道并进行封堵。常规应急方法的不足在于:
[0004](1)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基坑突水具有突发性、且抢险时间很短,回填沙袋、洞内注浆等方法往往不够迅速;
[0005](2)突涌水可能会削弱基底岩土层力学特性或造成周边出现地面沉陷坍塌现象,进而影响围护结构稳定性,而填砂袋的方法对围护结构的稳定无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既能快速降低突涌水流量和流速,有效解决涌水带砂问题,又能起到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侧向稳定的作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向基坑突涌水处堆填沙包,并对基坑内积水进行抽排水;
[0010]步骤2,当堆填沙包无法控制突涌水时,停止基坑内抽排水,通过基坑内蓄水,使得基坑内外达到水压平衡;
[0011]步骤3,在突涌水临近范围沿基坑围护结构外放1m钻孔取样,查明地质情况及渗漏孔洞;
[0012]步骤4,施工素桩隔离,同时在素桩至围护结构之间通过从地面注浆填充渗漏孔洞;
[0013]步骤5,注浆满足条件后停止注浆,再进行基坑内抽排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步骤4中,注浆填充渗漏孔洞的具体步骤为:
[0015]前期注双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1Mpa以内,流量70L/min以内;
[0016]中期注双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3Mpa以内,流量110L/min以内;
[0017]后期注单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0.8Mpa以内,流量60L/min以内。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双液浆的水泥浆/水玻璃比为1:1。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单液浆的水/灰比为1:1。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步骤1中,向基坑突涌水处堆填沙包至设定高度后,在堆填沙包靠近底部位置埋入若干条排水管。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水管的埋入端外周均布有多个进水孔。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水管的埋入端外周包覆有安全网。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完成步骤1~步骤5后,修补基底。
[0024]实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通过堆填沙包反压涌水点,能够迅速及时地降低突涌水流量和流速,有效解决涌水带砂问题;同时通过基坑内蓄水,使得基坑内外达到水压平衡,起到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侧向稳定的作用,为基坑的整体稳定提供有效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7]图1至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0028]图6是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
[0030]突涌水1;沙包2;注浆管3;素桩4;围护结构5;渗漏孔洞6;排水管7;进水孔71;安全网7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4]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基底高于坑内局部水位时,坑内无积水;当
基底低于坑内局部水位时,基底破裂处会出现突涌水1,坑内积水。
[0037]如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1,向基坑突涌水1处堆填沙包2,并对基坑内积水进行抽排水;
[0039]步骤2,当堆填沙包2无法控制突涌水1时,停止基坑内抽排水,通过基坑内蓄水,达到内外水压平衡,即基坑内蓄水达到平衡水位;
[0040]步骤3,在突涌水1临近范围沿基坑围护结构外放1m钻孔取样,查明地质情况及渗漏孔洞6;需要说明的是,钻孔可以作为后续注浆时的注浆管3的插入通道。
[0041]步骤4,施工素桩4隔离,同时在素桩4至围护结构5之间通过从地面注浆填充渗漏孔洞6;
[0042]步骤5,注浆满足条件后停止注浆,再进行基坑内抽排水。
[0043]如图5所示,坑外隔离堵漏措施完成后,修补基底,后续正常施工。
[0044]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其通过堆填沙包2反压涌水点,能够迅速及时地降低突涌水流量和流速,有效解决涌水带砂问题;同时通过基坑内蓄水,使得基坑内外达到水压平衡,起到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侧向稳定的作用,为基坑的整体稳定提供有效的帮助。
[0045]示例性的,为保证注浆质量,步骤4中,注浆填充渗漏孔洞6的具体步骤为:前期注双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1Mpa以内,流量70L/min以内;中期注双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3Mpa以内,流量110L/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基坑突涌水处堆填沙包,并对基坑内积水进行抽排水;步骤2,当堆填沙包无法控制突涌水时,停止基坑内抽排水,通过基坑内蓄水,使得基坑内外达到水压平衡;步骤3,在突涌水临近范围沿基坑围护结构外放1m钻孔取样,查明地质情况及渗漏孔洞;步骤4,施工素桩隔离,同时在素桩至围护结构之间通过从地面注浆填充渗漏孔洞;步骤5,注浆满足条件后停止注浆,再进行基坑内抽排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蓄水反压的基坑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注浆填充渗漏孔洞的具体步骤为:前期注双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1Mpa以内,流量70L/min以内;中期注双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3Mpa以内,流量110L/min以内;后期注单液浆,注浆泵的压力控制在0.8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利华农兴中王凌张晓光马明张宋阚绍德王明敏顾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