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47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安全带组件;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跨带和用于与所述跨带连接的束紧带;所述跨带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跨带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座椅本体以连接所述束紧带。该安全座椅能有效避免跨带受力导致塑胶外壳破碎的问题,能有效提升安全座椅的安全系数。安全座椅的安全系数。安全座椅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汽车安全底座包括安全带组件,安全带组件包括一端固定于座椅的塑胶外壳上的跨带和用于配合跨带使用的束紧带;其中,跨带的长度是固定且不可调节的,束紧带在会受力收紧,以牵引跨带贴于使用者的身体上,以构成对使用的安全防护。
[0003]现有技术中,跨带的一端直接连接在塑胶外壳上,跨带受力后,塑胶外壳容易破裂,导致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受到影响。
[0004]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座椅,以提升安全座椅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座椅,以提升安全座椅的安全系数。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安全带组件;
[0008]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杆;
[0009]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跨带和用于与所述跨带连接的束紧带;所述跨带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安装通孔;
[0010]所述跨带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座椅本体以连接所述束紧带。
[0011]可选地,安全座椅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上以回收所述束紧带的收带组件;
[0012]所述跨带靠近所述束紧带的一端和所述束紧带靠近所述跨带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底座部和靠背部,所述底座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靠背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0014]所述跨带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用于连接所述束紧带,且所述束紧带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回到所述收带组件。
[0015]可选地,所述跨带呈Y形,包括第一分带、第二分带和用于连接所述束紧带的第三分带;
[0016]所述第一分带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分带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安装通孔,且所述固定杆贯穿两个所述安装通孔;
[0017]所述收带组件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分带、所述第二分带和所述固定杆形成一三角孔,所述束紧带穿过所述三角孔回到所述收带组件。
[0018]可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带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带相抵,且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导向凹槽。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三分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束紧带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插接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固定杆为金属杆。
[0021]可选地,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部相对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所述卡槽,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设于两个所述卡槽中。
[0022]可选地,安全座椅还包括用于支撑座椅本体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用于与支撑座椅本体卡接的固定卡勾,且所述支撑座椅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卡勾连接的卡接凸起。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安装在卡槽中的固定杆,从而能有效将跨带的拉力通过固定杆传递至卡槽,进而将拉力传递至整个座椅本体上,有效提升拉力的承受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跨带牵引局部的塑胶外壳破裂的情况,从而能有效提升安全座椅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座椅在另一视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4为座椅本体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的正面示意图;
[0031]图5为座椅本体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的侧面示意图。
[0032]图示说明:1、座椅本体;101、卡槽;11、底座部;111、第一通孔;12、靠背部;121、第二通孔;2、固定杆;31、跨带;3101、第一分带;3102、第二分带;3103、第三分带;32、束紧带;4、收带组件;5、限位块;51、导向凹槽;6、固定底座;1001、第一凸起;1002、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座椅,通过设置有卡槽101和与卡槽101相配合的固定杆2,使跨带31的拉力能有效分散至固定槽101的槽壁上,相当于增大拉力作用于座椅本体上的作用面积,避免了跨带31直连塑胶壳体而容易造成塑胶壳体局部受力过大的情况,从而能有效提升安全座椅的安全性。
[0037]请参阅图1至图3,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和安全带组件;
[0038]座椅本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卡槽101,卡槽101中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杆2;
[0039]安全带组件包括跨带31和用于与跨带31连接的束紧带32;跨带31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且固定杆2贯穿安装通孔;其中,跨带31和束紧带32均可以为编织带;
[0040]跨带31远离固定杆2的一端穿过座椅本体1以连接束紧带32。
[0041]具体地,跨带31所受拉力作用在固定杆2上,然后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和安全带组件;所述座椅本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卡槽(101),所述卡槽(101)中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跨带(31)和用于与所述跨带(31)连接的束紧带(32);所述跨带(31)的一端设有安装通孔,且所述固定杆(2)贯穿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跨带(31)远离所述固定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座椅本体(1)以连接所述束紧带(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1)上以回收所述束紧带(32)的收带组件(4);所述跨带(31)靠近所述束紧带(32)的一端和所述束紧带(32)靠近所述跨带(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底座部(11)和靠背部(12),所述底座部(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靠背部(12)设置有第二通孔(121);所述跨带(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以用于连接所述束紧带(32),且所述束紧带(3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回到所述收带组件(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带(31)呈Y形,包括第一分带(3101)、第二分带(3102)和用于连接所述束紧带(32)的第三分带(3103);所述第一分带(310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分带(3102)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安装通孔,且所述固定杆(2)贯穿两个所述安装通孔;所述收带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忠黃宇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