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及底部封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45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及底部封合设备、工艺,其包括折合包装体,当折合后形成用于容纳载物的空腔;上部开口,位于折合包装体之上,且至少在空腔载物之后在上部开口具有瓶盖;底部,与上部开口相对;对折部A与对折部B,其对接折合;对折部A的正表面部与对折部B的正表面部作为折合包装体的对应正面且位于底部与上部开口之间;在正面之间至少设置有位于底部与上部开口之间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及底部封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饮品的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及底部封合设备、工艺,以涉及液体饮品为佳。

技术介绍

[0002]折合包装容器例如复合纸(纸浆、铝或锡纸)包装容器等,被广泛应用于液体(水、奶、果汁、药液等)等包装,其包括至少两层,一般采用多层复合而成,其内壁层具有防渗漏材料(例如食品级塑料),同时具有受热后可以自行热熔粘接为一体,而中层或外侧的复合纸材具有折合后良好定型效果。
[0003]但是现有技术在灌装之后,需要一端封口(一般是底部,如果侧部为等同),现有技术的侧封部进行粘接,侧向折合后粘接;然后,将其位于另一面(例如底封或顶封)进行对合粘接为一体,折耳并粘接,由于底部与侧部对合部(也叫缝合线、封合线、密封线)均在一条竖直面上,由此会造成之后对其进行侧向翻转 90
°
,会出现因为应力集中、存在折角等,使得容器产生形变,密封不严实,废品率高,同时,因为存在中间侧边封,使得容器站立不平稳,需要将底部进行定型,使得底部中心上凹,工艺复杂。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也有将两侧进行内外面搭接后采用PP/PE条或胶条粘接,从而影响饮品的卫生与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及底部封合设备、工艺。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包括折合包装体,当折合后形成用于容纳载物的空腔;
[0008]上部开口,位于折合包装体之上,且至少在空腔载物之后在上部开口具有瓶盖;
[0009]底部,与上部开口相对;
[0010]对折部A与对折部B,其对接折合;对折部A的正表面部与对折部B的正表面部作为折合包装体的对应正面且位于底部与上部开口之间;在正面之间至少设置有位于底部与上部开口之间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
[0011]空腔位于底部、上部开口、对折部A、对折部B、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之中。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3]至少包括以下方案之一,
[0014]a),第一侧封部与第二侧封部,作为对折部A与对折部B对合后的侧面密封部,第一侧封部与第一侧面外侧粘接方向相反于第二侧封部与第二侧面外侧粘接方向;
[0015]b),当第一侧封部与对折部A外侧壁粘接时,第二侧封部与对折部B外侧壁粘接;
[0016]c),底折耳A,其根部与对折部A的正表面部下部连接且在连接处具有折痕线CD;底折耳B,其根部与对折部B的正表面部下部连接且在连接处具有与折痕线CD平行的第一折痕
线;
[0017]d),底封部,作为对折部A与对折部B对合后的底面密封部;底封部与第一侧封部不共面和/或底封部与第二侧封部不共面;
[0018]e),在第一侧面处,在对折部A内侧壁与对折部B之间存在成形内凹A,在第二侧面处,在对折部A内侧壁与对折部B之间存在与成形内凹A相交错的成形内凹B;
[0019]f),底封部对合面垂直于第一侧封部对合面和/或第二侧封部对合面;
[0020]g),上部开口至少在空腔载物之后在上部开口具有瓶盖。
[0021]h),第一侧封部的密封处理与第二侧封部的密封同时或分别进行。折痕线 CD与第一折痕线为底部的边缘线;
[0022]第一上折耳,位于第一侧面上部,第二顶折耳,位于第二侧面上部;在折合包装体的展开状态上,折痕线CD分别与第一上折耳根部折痕线VW或第二顶折耳根部折痕线XY垂直或斜交,第一折痕线分别与第一上折耳根部折痕线VW或第二顶折耳根部折痕线XY垂直或斜交。
[0023]对折部A和/或对折部B包括正表面部;
[0024]第一侧表面部,一侧与正表面部一侧部通过折痕线WC连接且折合后到第一侧面;
[0025]第二侧表面部,一侧与正表面部另一侧部通过折痕线YD连接且折合后到第二侧面;
[0026]第一侧封部A,一侧与第一侧表面部一侧部连接;
[0027]第二侧封部A,一侧与第二侧表面部一侧部连接;
[0028]对折部A的第一侧封部A与对折部B的第一侧封部A密封粘接形成第一侧封部,对折部A的第二侧封部A与对折部B的第二侧封部A密封粘接形成第二侧封部;
[0029]第一底折耳折合面,通过折痕线CG与底折耳A一侧腰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
[0030]第一底部表面,通过折痕线BC与第一侧表面部连接且通过折痕线CI与第一底折耳折合面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折合后,第一底折耳折合面位于底折耳A 与第一底部表面之间;
[0031]第二底折耳折合面,通过折痕线DG与底折耳A另一侧腰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
[0032]第二底部表面,通过折痕线DE与第二侧表面部连接且通过折痕线DK与第二底折耳折合面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折合后,第二底折耳折合面位于底折耳A 与第二底部表面之间;
[0033]第一变向侧封I,通过折痕线AB与第一侧封部A连接且通过折痕线BH与第一底部表面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折合后,对折部A的第一变向侧封I与对折部 B的第一变向侧封I粘接形成底封部的一部分;
[0034]第二变向侧封I,通过折痕线EF与第二侧封部A连接且通过折痕线EL与第二底部表面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折合后,对折部A的第二变向侧封I与对折部 B的第二变向侧封I粘接形成底封部的一部分;
[0035]第一再向侧封II,通过折痕线GH与第一变向侧封I,折合后,对折部A 的第一再向侧封II与对折部B的第一再向侧封II粘接形成底封部与第一侧封部的第一连接部;
[0036]第二再向侧封II,通过折痕线LM与第二变向侧封I,折合后,对折部A 的第二再向侧封II与对折部B的第二再向侧封II粘接形成底封部与第二侧封部的第二连接部;
[0037]成形内凹A与第一连接部对应,成形内凹B与第二连接部对应;
[0038]第一底封部I,通过折痕线IG与第一底折耳折合面连接,第二底封部I通过折痕线KG与第二底折耳折合面连接,对折部A与对折部B各自的第一底封部 I与第二底封部I通过折痕线GR连接且对合密封粘接;
[0039]第一底封部II,通过折痕线IQ与第一底封部I连接,通过折痕线HI与第一底部表面,通过折痕线HP与第一再向侧封II连接;
[0040]第二底封部II,通过折痕线KS与第二底封部I连接,通过折痕线KL与第二底部表面,通过折痕线LT与第二再向侧封II连接;对折部A与对折部B各自的第一底封部II与第二底封部II对合密封粘接。
[0041]一种底部封合设备,用于对折合包装容器结构进行
[0042]底部封合;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工位:
[0043]侧封面折合工位,通过模具将第一侧封部与第一侧面外侧方向相反于第二侧封部与第二侧面外侧粘接方向分别折合和/或粘接;
[0044]灌装工位,通过灌装机从折合包装体的底部待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合包装体(1),当折合后形成用于容纳载物的空腔;上部开口,位于折合包装体(1)之上;底部(5),与上部开口相对;对折部A(2)与对折部B(3),其对接折合;对折部A(2)的正表面部(13)与对折部B(3)的正表面部(13)作为折合包装体(1)的对应正面且位于底部(5)与上部开口之间;在正面之间至少设置有位于底部(5)与上部开口之间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空腔位于底部(5)、上部开口、对折部A(2)、对折部B(3)、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方案之一,a),第一侧封部(6)与第二侧封部(7),作为对折部A(2)与对折部B(3)对合后的侧面密封部,第一侧封部(6)与第一侧面外侧粘接方向同向或相反于第二侧封部(7)与第二侧面外侧粘接方向;当折合第一再向侧封II(24)与第二再向侧封II(25)同侧折合时,两侧的成形内凹A(68)对合贴合,当折合第一再向侧封II(24)与第二再向侧封II(25)反侧折合时,第一再向侧封II(24)折合形成的拱起与第二再向侧封II(25)折合形成的成形内凹A(68)贴合,第二再向侧封II(25)折合形成的拱起与第一再向侧封II(24)折合形成的成形内凹A(68)贴合;b),当第一侧封部(6)与对折部A(2)外侧壁粘接时,第二侧封部(7)与对折部B(3)外侧壁粘接;c),底折耳A(8),其根部与对折部A(2)的正表面部(13)下部连接且在连接处具有折痕线CD;底折耳B(9),其根部与对折部B(3)的正表面部(13)下部连接且在连接处具有与折痕线CD平行的第一折痕线;d),底封部(10),作为对折部A(2)与对折部B(3)对合后的底面密封部;底封部(10)与第一侧封部(6)不共面和/或底封部(10)与第二侧封部(7)不共面;e),在第一侧面处,在对折部A(2)内侧壁与对折部B(3)之间存在成形内凹A(68),在第二侧面处,在对折部A(2)内侧壁与对折部B(3)之间存在与成形内凹A(68)相交错的成形内凹B(69);f),从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投影的方向上,底封部(10)对合面垂直于第一侧封部(6)对合面和/或第二侧封部(7)对合面;g),上部开口至少在空腔载物之后在上部开口具有瓶盖(4);h),第一侧封部(6)的密封处理与第二侧封部(7)的密封同时或分别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折痕线CD与第一折痕线为底部(5)的边缘线;底折耳A(8)、第一上折耳(12)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第一上折耳(12),位于第一侧面上部,第二顶折耳(11),位于第二侧面上部;在折合包装体(1)的展开状态上,折痕线CD分别与第一上折耳(12)根部折痕线VW或第二顶折耳(11)根部折痕线XY垂直或斜交,第一折痕线分别与第一上折耳(12)根部折痕线VW或第二顶折耳(11)根部折痕线XY垂直或斜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空腔载物之后,在上部开口具有瓶盖(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合包装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折部A(2)和/或对折部B(3)包括正表面部(13);第一侧表面部(14),一侧与正表面部(13)一侧部通过折痕线WC连接且折合后到第一侧面;第二侧表面部(15),一侧与正表面部(13)另一侧部通过折痕线YD连接且折合后到第二侧面;第一侧封部A(16),一侧与第一侧表面部(14)一侧部连接;第二侧封部A(17),一侧与第二侧表面部(15)一侧部连接;对折部A(2)的第一侧封部A(16)与对折部B(3)的第一侧封部A(16)密封粘接形成第一侧封部(6),对折部A(2)的第二侧封部A(17)与对折部B(3)的第二侧封部A(17)密封粘接形成第二侧封部(7);第一底折耳折合面(18),通过折痕线CG与底折耳A(8)一侧腰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5),第一底部表面(20),通过折痕线BC与第一侧表面部(14)连接且通过折痕线CI与第一底折耳折合面(18)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5),折合后,第一底折耳折合面(18)位于底折耳A(8)与第一底部表面(20)之间;第二底折耳折合面(19),通过折痕线DG与底折耳A(8)另一侧腰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5);第二底部表面(21),通过折痕线DE与第二侧表面部(15)连接且通过折痕线DK与第二底折耳折合面(19)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5),折合后,第二底折耳折合面(19)位于底折耳A(8)与第二底部表面(21)之间;第一变向侧封I(22),通过折痕线AB与第一侧封部A(16)连接且通过折痕线BH与第一底部表面(20)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5),折合后,对折部A(2)的第一变向侧封I(22)与对折部B(3)的第一变向侧封I(22)粘接形成底封部(10)的一部分;第二变向侧封I(23),通过折痕线EF与第二侧封部A(17)连接且通过折痕线EL与第二底部表面(21)连接并折合后到底部(5),折合后,对折部A(2)的第二变向侧封I(23)与对折部B(3)的第二变向侧封I(23)粘接形成底封部(10)的一部分;第一再向侧封II(24),通过折痕线GH与第一变向侧封I(22),折合后,对折部A(2)的第一再向侧封II(24)与对折部B(3)的第一再向侧封II(24)粘接后与第一侧封部(6)形成第一连接部;第二再向侧封II(25),通过折痕线LM与第二变向侧封I(23),折合后,对折部A(2)的第二再向侧封II(25)与对折部B(3)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东于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吉凯乐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