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44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包括三条耐久路、第一掉头环岛、第二掉头环岛及第三掉头环岛;三条耐久路分别为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第一掉头环岛分别与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一端连接;第二掉头环岛分别与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掉头环岛分别与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另一端连接。本技术方案由三个掉头环岛及三条耐久路的线性组合设计结构,在有限狭长的施工面积内,设计了17种耐久特征道路,可用灵活开展55吨以下各种车长的耐久性、NVH、舒适性等试验评价,结合多种复杂几何结构的耐久特征道路,试验科学性和经济效益显著。和经济效益显著。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研发试验道路
,具体涉及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经常利用在封闭的试验场内利用各种特征道路对车辆的车身、车架、车桥等承载构件进行耐久性、NVH等测试,以保证产品满足市场要求,同时提升产品品质。
[0003]国内多数公共民用汽车试验场如:盐城汽车试验场、海南汽车试验场等由于设计原因,无法进行35吨以上重型商用车的耐久性试验,国内重型车耐久性试验场资源较为紧缺。商用车企业自建试验场并不对外公开服务,因此部分商用车企业只能利用公共道路开展,效率低下且交通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对于商用车企业来说,建设满足自身需求的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及掌握相关设计技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以解决现试验场不能满足重型商用车进行耐久试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包括三条耐久路、第一掉头环岛、第二掉头环岛及第三掉头环岛;三条耐久路分别为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
[0007]所述第一掉头环岛分别与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一端连接;第二掉头环岛分别与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另一端连接;
[0008]所述第三掉头环岛分别与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另一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试验场的路基自下至上分别由24厘米的碎石层、32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层、24厘米钢筋混凝土路面构成,以满足最大试验总质量55吨的重型商用车耐久性试验。
[0010]进一步的,三条耐久路中每条耐久路的右侧均设置有防护栏,并且每条耐久路的路面整体沿行驶方向呈左高右低设计,最大坡度<1%。
[0011]进一步的,一号耐久路沿车辆行驶方向依次包括:比利时路、不规则混凝土路、纵向花岗岩路及不规则破损石板路;二号耐久路沿车辆行驶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坑洼路、斜波路、铁轨路及横向花岗岩路;三号耐久路沿车辆行驶方向包括:横向减速标线、沥青制动路、搓板路、拱形花岗岩路、卵石路及扭曲路。
[0012]进一步的,扭曲路为梯形结构,左右异相错位分布设计,用于提供低频率的道路扭转载荷对车架及悬架系统的验证。
[0013]进一步的,每条耐久路的相邻两条特征路面之间均铺设有设定长度的混凝土平直路面作为过渡。
[0014]进一步的,在第二掉头环岛上铺设有井盖路、第二坑洼路及振动路。
[0015]进一步的,每条耐久路均为两车道,其中左侧为混凝土平直路面,右侧为耐久路
面。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闸口,所述闸口与第一掉头环岛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方案由三个掉头环岛及三条耐久路的线性组合设计结构,在有限狭长的施工面积内,设计了17种耐久特征道路,可用于灵活开展55吨以下各种车长的耐久性、NVH、舒适性等试验评价,结合多种复杂几何结构的耐久特征道路,试验科学性和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重型车耐久试验场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耐久试验场地基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各耐久特征道路布置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二掉头环岛和第三掉头环岛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闸口,2第一掉头环岛,3一号耐久路,4二号耐久路,5三号耐久路,6第三掉头环岛,7第二掉头环岛,8钢筋混凝土路面,9水泥稳定碎石层,10碎石层,11防护栏,31比利时路,32不规则混凝土路,33纵向花岗岩路,34不规则破损石板路,41第一坑洼路,42斜波路,43铁轨路,44横向花岗岩路,51横向减速标线,52沥青制动路,53搓板路,54拱形花岗岩路,55卵石路,56扭曲路,71井盖路,72第二坑洼路,73振动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有限的建设面积内,完成由三条耐久路和三个掉头环,包含17种耐久特征道路及相关的地基、闸口1、防护栏11、排水渠等设计,以满足最大总质量55吨的重型车耐久性、NVH等试验要求。
[0027]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重型耐久试验场,由一号耐久路3、二号耐久路4、三号耐久路5、闸口1、第一掉头环岛2、第二掉头环岛7和第三掉头环岛6组成。
[0028]待试验车辆统一从闸口进、出试验场。其闸口设置蓝牙感应装置,只有配发经许可的试验任务卡,才可进出。
[0029]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试验场路基由下至上分别由24厘米的碎石层10、32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层9、24厘米钢筋混凝土路面8构成,以满足最大试验总质量55吨的重型商用车耐久性试验。
[0030]每条耐久路面的右侧均设置防护栏11,外侧铺设排水渠,路面整体沿行驶方向呈左高右低的设计,最大坡度<1%,在不影响车辆试验的同时,雨天利用道路坡度实现自排水功能。
[0031]三条耐久路均设计为两车道,左侧为混凝土平直路面,右侧为耐久路面。左侧可作为选择性试验时的车辆切出通道,及快速车辆救援通道,亦可作为NVH、舒适性试验对比路面。
[0032]如图3和图4所示,一号耐久路包括:比利时路31、不规则混凝土路32、纵向花岗岩
路33及不规则破损石板路34。二号耐久路包括:第一坑洼路41、斜波路42、铁轨路43及横向花岗岩路44。三号耐久路包括:横向减速标线51、沥青制动路52、搓板路53、拱形花岗岩路54、卵石路55及扭曲路56。以上三条耐久路道路中,每两条特征路面之间铺设为40米长的混凝土平直路面作为过渡,亦可利用该路面通过加减速调整车速。
[0033]第一掉头环岛设计为半径为24米,车道宽10米,可实现包括长挂车在内的车辆掉头,向一号耐久路的车道切换或驶离试验场。
[0034]第二掉头环岛设计为最大半径为13米,车道宽5米,可实现9米以下车长的掉头及向二号或三号耐久路车道切换。同时铺设井盖路71、第二坑洼路72及振动路73,亦可进行耐久性、NVH等测试。
[0035]第三掉头环岛设计为最大半径为24米,车道宽10米,可实现长可实现包括9米及以上车长的掉头及向二号或三号耐久路车道切换。
[0036]其多种不同半径掉头环岛的设计,可灵活实现不同车长的重型商用车掉头及车道切换。
[0037]本技术方案通过不同尺寸、铺设形状、高程的花岗岩、卵石路、搓板路等高频路面设计,可提供不同频率路面纵向、垂向载荷,可对车辆的紧固件、结构件的耐久性进行充分验证,亦可评价整车各种部件的低阶模态设计合理性及相关NVH等性能。
[0038]通过井盖路、横向减速标线、斜波路、振动路等路面的设计,模仿市场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条耐久路、第一掉头环岛、第二掉头环岛及第三掉头环岛;三条耐久路分别为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所述第一掉头环岛分别与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一端连接;第二掉头环岛分别与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掉头环岛分别与一号耐久路、二号耐久路及三号耐久路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其特征在于,试验场的路基自下至上分别由24厘米的碎石层、32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层、24厘米钢筋混凝土路面构成,以满足最大试验总质量55吨的重型商用车耐久性试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其特征在于,三条耐久路中每条耐久路的右侧均设置有防护栏,并且每条耐久路的路面整体沿行驶方向呈左高右低设计,最大坡度<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耐久试验场,其特征在于,一号耐久路沿车辆行驶方向依次包括:比利时路、不规则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磊夏良志袁创董奎星丁元俊王鸿飞周元胡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