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62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3
一种电动节流阀(10),在包括连接器(30)的罩(11)与阀主体(16)之间的收纳空间(19)内置有减速机构(20),阀主体(16)与罩(11)被激光焊接在一起而使收纳空间(19)被密闭,减速机构(20)包括与马达转轴(13)以及阀转轴(35)平行配置的中间转轴(36)、与固定于马达转轴(13)的端部的马达齿轮(37)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41)、与固定于阀转轴(35)的阀齿轮(39)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42),第一中间齿轮(41)与第二中间齿轮(42)在中间转轴(36)的轴线方向上排列并一体地构成,第一中间齿轮(41)配置于比第二中间齿轮(42)靠电动马达(12)侧,将连接器(30)配置于马达转轴(13)的上方且配置于第二中间齿轮(42)的侧方。(42)的侧方。(42)的侧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有减速机构的流体控制阀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例如对装设于汽车的内燃机的吸气量进行控制的节流阀中,近年来大多采用电动节流阀。大多数的电动节流阀在主体内内置有电动马达、减速机构、节流阀。
[0003]在日本特开第2019

7833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动节流阀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动节流阀中,主体的一面开口,与该开口部的开口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有电动马达的驱动轴以及阀的驱动轴。此外,对电动马达的驱动轴的旋转进行变速并将其传递至阀的驱动轴的减速机构以从主体的开口部露出的方式配置。此外,主体的开口部被罩覆盖而形成为密闭的结构。
[0004]另外,在罩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将连接于电动马达等内部设备的配线与外部连接。在专利文献1中,连接器配置于靠近固定于电动马达的驱动轴的马达齿轮的位置。此外,连接器以使配线在相对于电动马达的驱动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在罩的外侧朝向主体的侧方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电动节流阀整体在驱动轴方向上的尺寸。
[0005]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动节流阀这样的流体控制阀中,为了实现密闭性的提高以及重量的减轻,已知一种技术,通过激光将主体与罩焊接在一起。例如,可以考虑,将主体的开口部周围的缘部与罩的外周部对准并照射激光,使罩焊接到开口部的周围,从而将主体内密封。
[0006]然而,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罩包括连接器且将连接器朝向侧方配置的结构的流体控制阀中,连接器的突出方向端部可能比主体的外周部更向外侧方突出。
[0007]如此一来,若构成为连接器比主体的外周部更向外侧突出,那么,连接器可能构成干扰,从而产生罩与主体的开口部的缘部无法焊接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在具有将包括连接器的罩与主体激光焊接在一起而密闭的结构的流体控制阀中,能够使整体紧凑地构成。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具有:阀主体,所述阀主体具有流体通路;阀芯,所述阀芯对所述流体通路的流路截面积进行调节;电动马达;罩,所述罩固定于所述阀主体,所述罩与所述阀主体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以及变速器,所述变速器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对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轴即马达转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增加驱动力矩并将其传递至驱动所述阀芯的阀转轴,所述马达转轴与所述阀转轴平行地配置,所述阀主体与所述罩被激光焊接在一起,使得所述收纳空间被密闭,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马达转轴的端部;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固定于所述阀转轴;第一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固定于所述
第一中间齿轮且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以及中间转轴,所述中间转轴与所述马达转轴以及所述阀转轴平行地配置且支承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中间齿轮配置成在所述中间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所述第一中间齿轮配置于比所述第二中间齿轮靠所述电动马达一侧,在所述罩配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靠近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轴的端部且配置于所述第二中间齿轮的侧方,所述连接器用于从外部连接朝向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力供给线。
[0010]优选,所述阀主体由激光吸收材料形成,所述罩由激光透射材料形成。
[0011]优选,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轴的延伸方向,朝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配置。
[0012]优选,所述阀主体具有朝向所述马达转轴的端部的延伸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内形成有所述收纳空间,在所述阀主体的所述开口部的缘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主体侧缘部,在所述罩的外周缘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罩侧缘部,所述主体侧缘部与所述罩侧缘部被激光焊接在一起。
[0013]优选,所述流体控制阀是控制内燃机的吸气量的电动节流阀。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在罩内的收纳空间收纳减速器,减速器的第一中间齿轮配置于比第二中间齿轮靠电动马达侧,由此,固定于电动马达的驱动轴的端部的输入齿轮配置于电动马达侧。因此,能够在第二中间齿轮的侧方将连接器配置成靠近电动马达的驱动轴。
[0015]由此,能够抑制包括连接器的罩以及主体所形成的流体控制阀的外形尺寸,能够使流体控制阀整体紧凑地构成。
[0016]此外,通过使包括连接器的罩紧凑地构成,能够抑制连接器向外侧突出。由此,在对罩的外周部和主体进行激光焊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连接器形成干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节流阀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节流阀的俯视图。图3是将罩拆除后的电动节流阀的俯视图。图4是电动节流阀的上部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主体与罩的连接要点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电动节流阀(流体控制阀)11罩12电动马达13马达转轴15吸气通路(流体通路)16阀主体17阀(阀芯)19收纳空间20减速机构(变速器)
21上部主体25开口部30连接器35阀转轴36中间转轴37马达齿轮(输入齿轮)39阀齿轮(输出齿轮)41第一中间齿轮42第二中间齿轮50主体侧缘部51罩侧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节流阀10(流体控制阀)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节流阀10的俯视图。图3是将罩11拆除后的电动节流阀10的俯视图。图4是电动节流阀10的上部的纵剖视图。另外,图4是沿纵向将电动节流阀10的上部剖切开的剖视图,详细而言,图4是与电动马达12的驱动轴即马达转轴13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将电动节流阀10的上部剖切开的剖视图。另外,在下文中,以马达转轴13的轴线方向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节流阀10例如是对装设于汽车的内燃机的吸气量进行控制的流体控制阀。
[0021]如图1~3所示,电动节流阀10包括阀主体16、阀17(阀芯)以及电动马达12,其中,阀主体16形成有吸气通路15(流体通路),阀17(阀芯)将吸气通路15打开、关闭来调节流路截面积,电动马达12对阀17进行驱动。
[0022]阀主体16具有上部主体21以及下部主体22,且以将上部主体21与下部主体22通过螺栓23彼此固定的方式构成,其中,上部主体21形成有内置电动马达12的收纳空间19,下部主体22形成有吸气通路15且设置有阀17。
[0023]在上部主体21的上部设置有开口部25,所述开口部25面向收纳空间19,并且所述开口部25被罩11覆盖。此外,在罩11设置有连接器30,所述连接器30用于在外部将朝电动马达12的电力供给用配线与连接于未图示的旋转角度传感器等的配线连接。连接器30配置于电动马达12的上部,且朝向阀主体16的侧方即与马达转轴13的轴线方向垂直地配置。
[0024]如图4所示,在上部主体21与罩11之间的收纳空间19收纳有减速机构20(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控制阀,具有:阀主体,所述阀主体具有流体通路;阀芯,所述阀芯对所述流体通路的流路截面积进行调节;电动马达;罩,所述罩固定于所述阀主体,所述罩与所述阀主体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以及变速器,所述变速器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对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轴即马达转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增加驱动力矩并将其传递至驱动所述阀芯的阀转轴,所述马达转轴与所述阀转轴平行地配置,所述阀主体与所述罩被激光焊接在一起,使得所述收纳空间被密闭,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定于所述马达转轴的端部;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固定于所述阀转轴;第一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且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以及中间转轴,所述中间转轴与所述马达转轴以及所述阀转轴平行地配置且支承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中间齿轮配置成在所述中间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所述第一中间齿轮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实方雄平铃木启悟井出祐策田中优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