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22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可延伸进入支气管的远端,所述管体的内部带有可由近端向远端输送流体的通道,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雾化头,所述通道内的流体经由所述雾化头雾化后输出;所述雾化头内带有供多相流体混合的雾化室,所述流体经由所述雾化室进行雾化,所述雾化室具有多个雾化后流体的喷口,且至少有两个喷口的朝向不同。本申请的雾化导管直径较细,能够深入内窥镜无法进入的肺段进行精准雾化给药,通过靶向雾化给药,药效更快更精准地作用在病人患处,避免药液残留在口腔、鼻腔。鼻腔。鼻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可用于支气管疾病治疗的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内镜下治疗时,通常需要配合雾化给药的方式,可以使所注的药物液体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相关组织(如支气管粘膜、胃肠道粘膜)与药物结合的均匀程度,在最大程度减少传统直接注射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冲击伤害。
[0003]目前的雾化器用来让病患以吸入的方式进行给药,液体药剂被分解成微小粒子或者液滴的气雾,使用药剂的病患可以得到较有效率的吸入及吸收。
[0004]现有雾化设备的给药端部体积较大,雾化效果也有待改善,难以针对小面积病灶进行靶向给药,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介入支气管内并释放治疗物质的雾化导管,雾化效果更佳,给药部位更精确,可针对小面积病灶进行靶向给药,进一步提高给药效率和治疗效果。
[0006]本申请一种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可延伸进入支气管的远端,所述管体的内部带有可由近端向远端输送流体的通道,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雾化头,所述通道内的流体经由所述雾化头雾化后输出;
[0007]所述雾化头内带有供多相流体混合的雾化室,所述流体经由所述雾化室进行雾化,所述雾化室具有多个雾化后流体的喷口,且至少有两个喷口的朝向不同。
[0008]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导管与传统的雾化器相比,管体外径更小,且具有一定柔性,能够进入肺深部,精准给药。
[0009]根据治疗目的,流体中可预分散有治疗物质,而根据治疗物质的性质不同,流体本身可以是液相或气相,或较为复杂的混合体系,雾化目的是进一步分散流体生成更小的微粒,以促进吸收和均匀给药。
[0010]由于雾化室设置了多个朝向的喷口,因此当肺部的病灶在支气管壁两侧时,也能精准的将药液喷洒。
[0011]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2]可选的,以管体的延伸方向作为参照,喷口朝向为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两种:
[0013]a、沿管体轴向且朝向远端侧;
[0014]b、沿管体径向向外;
[0015]c、沿管体切向。
[0016]以管体的延伸方向作为参照,喷口朝向可以是沿轴向且朝向远端侧,或沿径向向
外,或沿切向,当然可以是与上述各方向略带夹角等形式。
[0017]可选的,所述雾化室带有两个朝向的喷口,分别为沿管体轴向朝向远端侧的第一喷口,以及沿管体径向朝向外侧的第二喷口。
[0018]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的方向相互垂直,雾化后的流体通过两个方向的喷口喷出,作用方向更精准。
[0019]可选的,所述雾化头包括:
[0020]多个雾化室,各雾化室具有多个流体入口、以及雾化后流体的所述喷口;
[0021]多根插管,各插管与管体内相应的流体通道插接连通;
[0022]多根连通管,每根插管通过对应的连通管接入所述雾化室中相应的流体入口。
[0023]各插管以及连通管的截面形状并没有严格限制,例如圆形,矩形等等,通过截面积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对流体状态的调控。
[0024]可选的,所述雾化室包括室壁,并由室壁围成一内腔,各喷口开设在对应侧的室壁上。
[0025]雾化室内的流体经混合雾化后,从相应的喷口喷出。
[0026]可选的,所述第一喷口开设于远端室壁,第二喷口开设于外侧室壁,各流体入口开设在内侧室壁。以适应流体的输送方向。
[0027]可选的,各雾化室内设置有分流件,其中一相流体经由所述分流件的作用后与另一相流体混合。
[0028]所述分流件有利于提高雾化效果,流体经分流件扰动后,混合雾化效果更好。
[0029]可选的,所述分流件为一侧带有开口的罩体,所述罩体上开设有多个分流孔,与所在雾化室连通的其中一流体入口与所述罩体的开口对接。
[0030]流体进入雾化室后也即进入罩体的开口,通过罩体的分流孔分散后与另一相流体发生混合雾化。
[0031]可选的,所述罩体为空心的立方体结构,除了开口以外,其余五侧的侧壁上均分布多个分流孔。
[0032]罩体的各侧侧壁充分利用,均分布有分流孔,流体进入罩体后,可从任一侧壁上的分流孔流出。
[0033]可选的,所述雾化室内被所述罩体分隔为内室和外室,其中一相流体通入所述内室,另一相流体通入所述外室,各喷口开设在外室的室壁上。
[0034]罩体上的分流孔连通所述内室和外室,内室和外室内的流体混合后雾化喷出。
[0035]本申请的雾化导管雾化效果更佳,给药部位更精确,能够深入内窥镜无法进入的肺段进行精准雾化给药,通过靶向雾化给药,药效更快更精准地作用在病人患处,避免药液残留在口腔、鼻腔。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雾化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图1中处于近端的管接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图2中管接头部位的部件分解图;
[0039]图4为图1中管接头部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管接头中与管体对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管体中与管接头对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7为图1中处于远端的雾化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8为图7中雾化头部位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9为图8中雾化头部位的部件分解图;
[0045]图10为图9中雾化头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1为图10中雾化头的部件分解图;
[0047]图12为图11中雾化头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3为雾化头中分流件的立体图;
[0049]图14为雾化头中雾化室的立体图;
[0050]图15为雾化头的正视图;
[0051]图16为图15中的A

A剖视图;
[0052]图17为图16中的B部位的放大图。
[005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54]100、管体;110、外管;120、内管;130、第一腔道;140、第二腔道;
[0055]200、管接头;210、第一接头;220、第二接头;230、汇流件;231、第一支路;231

、第一支路;232、第二支路;232

、第二支路;233、输出端;234、第一支管;235、第二支管;
[0056]400、雾化头;410、第一插管;420、第二插管;430、第一连通管;440、第二连通管;450、雾化室;451、内腔;452、外侧室壁;453、远端室壁;454、内侧室壁;460、第一喷口;470、第二喷口;4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可延伸进入支气管的远端,所述管体的内部带有可由近端向远端输送流体的通道,所述管体的远端设置有雾化头,所述通道内的流体经由所述雾化头雾化后输出;所述雾化头内带有供多相流体混合的雾化室,所述流体经由所述雾化室进行雾化,所述雾化室具有多个雾化后流体的喷口,且至少有两个喷口的朝向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其特征在于,以管体的延伸方向作为参照,喷口朝向为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两种:a、沿管体轴向且朝向远端侧;b、沿管体径向向外;c、沿管体切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带有两个朝向的喷口,分别为沿管体轴向朝向远端侧的第一喷口,以及沿管体径向朝向外侧的第二喷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靶向给药的雾化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包括:多个雾化室,各雾化室具有多个流体入口、以及雾化后流体的所述喷口;多根插管,各插管与管体内相应的流体通道插接连通;多根连通管,每根插管通过对应的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王茂强徐鹏威关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