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4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工业车辆转向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包含主车架、用于接收转向动力的接收轴和与所述主车架连接的驱动轮,还包含轮座一、轮座二和轮座三;所述轮座一上安装有小轮一,所述小轮一与所述接收轴连接;所述轮座二安装有大轮一和小轮二,所述大轮一和所述小轮二共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大幅度提升车辆转向的减速程度,改善车辆转向控制精准性,且结构紧凑,空间占据小,满足车辆的小型化轻便化设计需求。轻便化设计需求。轻便化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工业车辆转向结构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常见的工业车辆有叉车、侧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高车等等。
[0003]工业车辆在结构上,往往包含车身、电池箱、油缸、泵站、控制器等部件,而车身的行走转向功能主要依靠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来实现。如公开号为CN201921101863.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驱动轮转向机构。在该种装置中,通过方向盘控制驱动轮的转向。为了具备转向减速功能,其包含有小齿轮和大齿轮搭配的减速机构,小齿轮连接方向盘,大齿轮连接驱动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齿条啮合传动。
[0004]然而,该种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减速效果不佳。减速来自于两个齿轮的尺寸比例,受尺寸限制,最后大齿轮的减速效果有限,造成驱动轮的转向过快,不利于用户驾驶过程的控制精准性。另一方面,厂商为了加大减速的幅度,就需要加大大齿轮的尺寸,使得减速转向装置的整体尺寸较大,占据很大的车辆部件安装空间,在物流小车更多的窄巷道的作业环境,无法满足车辆轻便化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大幅度提升车辆转向的减速程度,改善车辆转向控制精准性,且结构紧凑,空间占据小,满足车辆的小型化轻便化设计需求。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包含主车架、用于接收转向动力的接收轴和与所述主车架连接的驱动轮,还包含轮座一、轮座二和轮座三;
[0007]所述轮座一上安装有小轮一,所述小轮一与所述接收轴连接;
[0008]所述轮座二安装有大轮一和小轮二,所述大轮一和所述小轮二共轴连接;
[0009]所述轮座三上安装有大轮二,所述大轮二与所述驱动轮连接且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向;
[0010]所述小轮一和所述大轮一通过传送带或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小轮二和所述大轮二通过传送带或链条传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小轮一和所述大轮一在高度方向上布置于同一平面,所述小轮二和所述大轮二在高度方向上布置于同一平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还包含用于调整自身与所述主车架水平方向距离的调节座,所述轮座二安装在所述调节座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主车架包含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侧板,所述调节座包含连接耳,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耳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者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调节座包含用于容纳所述轮座二的容纳圈,所述连接耳为两个,布置于所述容纳圈的两侧。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大轮一在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小轮二。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大轮二安装在转向座上且带动所述转向座水平转向,所述驱动轮安装在轮架上,所述转向座通过转轴与所述轮架连接,所述轮架和所述转向座之间安装有减震垫。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减震垫为两个,分别布置在所述驱动轮的两侧。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轮架包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主片和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侧护片,所述侧护片通过轮轴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减震垫安装在所述主片上。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主片上设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连接台,所述减震垫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台进入的对位孔。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台包含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上方的收拢部,所述收拢部自下而上,其横截面逐渐缩小。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小轮一和所述小轮二尺寸相同,所述大轮一和所述大轮二尺寸相同。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在本案中,采用了“三座四轮二减速”的技术设计。一方面,两次减速保证了减速效果和转向控制的精准性,且降低了用户操作车辆转向时的转向力,另一方面,由于是两次减速,故不需要大轮的尺寸非常大来实现理想的减速比,避免了布置巨大的大轮造成的空间臃肿。
[0024]2、四轮双平面的设计一方面使得四个轮子高度交错,可以获得更小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使得依靠链条连接的两个轮子同一高度设置,传动更为顺畅,布置也更为便捷。
[0025]3、轮座二的横向移动就使得小轮一和大轮一之间、小轮二和大轮二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使得链条保持一个合适的张紧力。
[0026]4、减震垫为两个,布置在驱动轮的两侧,起到双侧减震的效果。
[0027]5、收拢部的设计一方面使得对位连接更为容易,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底部的连接效果和强度。
[0028]附图说明:
[0029]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30]图2是轮座二、主车架、调节座三个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0031]图3是轮架和转向座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轮座一,2、轮座二,3、轮座三,41、小轮一,42、大轮一,43、小轮二,44、大轮二,5、接收轴,6、调节座,61、容纳圈,62、连接耳,63、调节螺栓,7、连接台,8、减震垫,91、主车架,911、侧板,92、驱动轮,93、轮架,931、主片,932、侧护片,94、转向座,9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6]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该种工业车辆可以是搬运车、AGV、堆高车等。如图1所示,其包含主车架91,主车架91为车身的主要承载部件。手柄或者方向盘等转向控制部件也安装在主车架91上,其与接收轴5连接,用户的转向动作使得接收轴5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0037]在本案中,采用了“三座四轮二减速”的技术设计。具体的,采用三个相互独立的轮座,分别是轮座一1、轮座二2和轮座三。轮座一1可安装在主车架91上,轮座一1上安装有小轮一41,其连接着接收轴5。故,接收轴5的转动带动着小轮一41的转动。
[0038]而轮座二2上安装着两个轮,分别是大轮一42和小轮二43。两个轮同心布置,用一个连接轴彼此连接,从而同轴转动。轮座三3上只布置一个轮,即为大轮二44。
[0039]大轮的尺寸,即直径,大于小轮。轮可以是传送轮也可以是链轮。若使用传送轮,则轮之间采用传送带传动,若是链轮,则轮之间可使用链条传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链轮。
[0040]小轮一41和大轮一42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则两者拥有相同的线速度,大轮一42的角速度低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包含主车架(91)、用于接收转向动力的接收轴(5)和与所述主车架(91)连接的驱动轮(92),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轮座一(1)、轮座二(2)和轮座三(3); 所述轮座一(1)上安装有小轮一(41),所述小轮一(41)与所述接收轴(5)连接; 所述轮座二(2)安装有大轮一(42)和小轮二(43),所述大轮一(42)和所述小轮二(43)共轴连接; 所述轮座三(3)上安装有大轮二(44),所述大轮二(44)与所述驱动轮(92)连接且带动所述驱动轮(92)转向; 所述小轮一(41)和所述大轮一(42)通过传送带或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小轮二(43)和所述大轮二(44)通过传送带或链条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轮一(41)和所述大轮一(42)在高度方向上布置于同一平面,所述小轮二(43)和所述大轮二(44)在高度方向上布置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用于调整自身与所述主车架(91)水平方向距离的调节座(6),所述轮座二(2)安装在所述调节座(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91)包含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侧板(911),所述调节座(6)包含连接耳(62),所述侧板(911)和所述连接耳(62)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者通过调节螺栓(6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减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6)包含用于容纳所述轮座二(2)的容纳圈(61),所述连接耳(62)为两个,布置于所述容纳圈(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崇光钟锁铭郑建刘波汪毓骏曹建华侯越锋
申请(专利权)人: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