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50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将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硫苏糖醇因其独特的还原性,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诸多的应用,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将1,4

二溴
‑2‑
丁烯在溶剂中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成1,4

二溴

2,3

丁二醇,再将羟基进行保护,然后用硫代乙酸钾取代反应,生成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最后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二硫苏糖醇。但在用高锰酸钾进行氧化时会生成强碱氢氧化钾,会将1,4
‑ꢀ
二溴

2,3

丁二醇的卤素水解,从而造成此步收率很低,只有30

40%,且此步反应需要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防止产物被过氧化。此外,原料1,4

二溴
‑2‑
丁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操作时需要格外小心,且氧化反应不能完全进行,会有一定残留,在后续操作时也会对操作人员有持续的皮肤、粘膜的刺激伤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能减少1,4

二溴
‑2‑
丁烯对皮肤、粘膜造成刺激伤害,并且能提高二硫苏糖醇的产率,增加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1,4

二溴
‑2‑
丁烯和吡啶反应制备出第一中间体,其结构式为:
[0007][0008]S2:在氧化剂的催化下将第一中间体制备为第一氧化物,其结构式为:
[0009][0010]S3:将乙酸酐和第一氧化物反应制备第二中间体,其结构式为:
[0011][0012]S4、将第二中间体和硫代乙酸钾反应制备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
[0013]S5、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水解制备二硫苏糖醇。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将1,4

二溴
‑2‑
丁烯加入到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吡啶,温度控制在35度以下,加完后继续搅拌10h,冷却后过滤得第一中间体。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改进:步骤S2中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取第一中间体溶于水中,冷却至0度,缓慢加入高锰酸钾,温度维持在0

5度,继续保温搅拌5小时,过滤,加盐酸调pH至6

7,将水分部分蒸发后,缓慢加氯化铵至有固体析出,再冷却至0度,过滤烘干得第一氧化物。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取乙酸酐和吡啶置于反应容器中,温度升至50度后缓慢加入第一氧化物,继续保温反应5小时,加入乙酸乙酯和水萃取,萃取液用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洗至中性,然后将萃取液蒸至油状,加入乙醇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得第二中间体。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为:将第二中间体加入到DMF 中,温度升至30

35度,缓慢加入硫代乙酸钾,加完后保温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加入到水中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后再用乙醇溶解,过滤后冷冻结晶,过滤烘干后得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改进:所述步骤S5的具体过程为:将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硫酸,回流反应10小时,将pH调至5,蒸甲醇至糖浆状,再加入乙醚,加热搅拌10分钟后,过滤、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将固体在干燥的环境下晾干,得二硫苏糖醇。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专利技术将原料1,4

二溴
‑2‑
丁烯先与吡啶反应生成相应的季铵盐,此季铵盐几乎没有刺激性,就算没完全氧化,也不会在后续操作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伤害,同时季铵盐也更不容易水解,从而提高了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1,4

二溴
‑2‑
丁烯和吡啶反应制备出第一中间体,其结构式为:
[0029][0030]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将1,4

二溴
‑2‑
丁烯加入到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吡啶,温度控制在35度以下,加完后继续搅拌10h,冷却后过滤得第一中间体。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1,4

二溴
‑2‑
丁烯和吡啶反应制备出第一中间体,其结构式为:S2:在氧化剂的催化下将第一中间体制备为第一氧化物,其结构式为:S3:将乙酸酐和第一氧化物反应制备第二中间体,其结构式为:S4、将第二中间体和硫代乙酸钾反应制备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S5、1,4

二乙酰硫基

2,3

二乙酰氧基丁烷水解制备二硫苏糖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将1,4

二溴
‑2‑
丁烯加入到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吡啶,温度控制在35度以下,加完后继续搅拌10h,冷却后过滤得第一中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硫苏糖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取第一中间体溶于水中,冷却至0度,缓慢加入高锰酸钾,温度维持在0

5度,继续保温搅拌5小时,过滤,加盐酸调pH至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光汉徐宁肖明飒涂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汇百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