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15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所述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包括环形管道,以及沿所述环形管道的环形路径依次设置的注水口、加热单元、流速控制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环形管道的检测窗口,以及设于所述检测窗口上的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腐蚀检测组件和试样挂片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以及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分别伸入所述环形管道内;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包括依次叠设的铜片、绝缘片和第一试样片,所述第一试样片和所述铜片上分别连接有导线,所述腐蚀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线连接的电流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操作简便、精度高、智能化水平高。智能化水平高。智能化水平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网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网材料的腐蚀已经成为威胁地下管网材料安全服役的主要问题,如何高效、精确测试出实际服役管线环境下材料的耐蚀性差异,是保证管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也是研发新型耐蚀管网材料的基础。
[0003]目前管网材料的耐蚀性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电化学实验法和现场挂片实验法,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实验室电化学测试方法虽然可以快速评价材料的耐蚀性差异,但是与管网材料的现场使用情况存在差异,无法反应真实环境下材料的服役寿命;现场挂片实验法可以精确反映出真实服役情况下材料的腐蚀速率,但是此类现场实验成本较高、操作便利性较低,无法大范围开展相关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旨在实现对管网材料的实际服役寿命的快速测定,并且提高实验操作的便利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包括环形管道,以及沿所述环形管道的环形路径依次设置的注水口、加热单元、流速控制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0006]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环形管道的检测窗口,以及设于所述检测窗口上的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腐蚀检测组件和试样挂片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以及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分别伸入所述环形管道内;
[0007]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包括依次叠设的铜片、绝缘片和第一试样片,所述第一试样片和所述铜片上分别连接有导线,所述腐蚀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线连接的电流仪;
[0008]所述试样挂片组件具有伸入所述环形管道内的第二试样片。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铜片和所述第一试样片交替设有多个,相邻所述铜片和所述试样片之间均设有所述绝缘片,多个所述铜片通过同一根导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试样片通过同一根导线连接。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腐蚀检测组件还包括封胶外壳,所述封胶外壳上具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通孔;
[0011]所述铜片、所述绝缘片和所述第一试样片均处于所述封胶外壳内,所述封胶外壳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试样片暴露的通槽。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铜片的厚度为0.7~1.0cm,所述第一试样片的厚度为0.7~1.0cm,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1~0.15cm。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管道沿矩形路径延伸,以使所述环形管道形
成弯管部和直管部,所述检测单元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单元分别设于所述弯管部和所述直管部。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试样挂片组件还包括:
[0015]固定架,固设于所述检测窗口,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伸入所述环形管道内;以及
[0016]多个安装座,沿所述固定架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试样片的卡槽。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以及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与所述第二试样片等高,并位于所述环形管道的顶部,所述第二试样片与所述环形管道内顶面的间距为1~5cm。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
[0019]恒温温控仪,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以及
[0020]加热电阻丝,与所述恒温温控仪电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沿螺旋路径延伸,所述螺旋路径的轴线与所述环形管道的轴线重合。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窗口包括:
[0022]套筒,底端固设于所述环形管道;以及
[0023]法兰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套筒的顶端;
[0024]所述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腐蚀检测组件和试样挂片组件均固设于所述法兰盖。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速控制单元包括电机,以及固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置于所述环形管道内。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采用了温度传感器、加热单元、流速传感器、流速控制单元,可以保证环形管道内溶液环境的精准调控,较好的模拟腐蚀加速实验;通过调节溶液的不同、流速的不同或通过注水口更换不同的溶液,模拟不同环境因素对第一试样片和第二试样片的腐蚀作用,减少环境参数的较大波动引起的实验误差,且满足相关标准所规定的指标;腐蚀检测组件和试样挂片组件可以实现第一试样片和第二试样片的高通量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智能化水平高和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的特点,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类环境腐蚀实验室及相关单位。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检测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检测单元的检测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

环形管道;11

注水口;12

直管部;13

弯管部;
[0032]20

加热单元;21

恒温温控仪;22

加热电阻丝;
[0033]30

流速控制单元;31

电机;32

旋转叶片;
[0034]40

检测单元;41

温度传感器;42

流速传感器;43

检测窗口;431

套筒;432

法兰盖;
[0035]50

腐蚀检测组件;51

铜片;52

绝缘片;53

第一试样片;54

导线;55

电流仪;56

封胶外壳;561

通槽;
[0036]60

试样挂片组件;61

第二试样片;62

固定架;63

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8]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包括环形管道10,以及沿环形管道10的环形路径依次设置的注水口11、加热单元20、流速控制单元30以及检测单元40;检测单元40包括固设于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管道,以及沿所述环形管道的环形路径依次设置的注水口、加热单元、流速控制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环形管道的检测窗口,以及设于所述检测窗口上的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腐蚀检测组件和试样挂片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以及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分别伸入所述环形管道内;所述腐蚀检测组件的检测头包括依次叠设的铜片、绝缘片和第一试样片,所述第一试样片和所述铜片上分别连接有导线,所述腐蚀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线连接的电流仪;所述试样挂片组件具有伸入所述环形管道内的第二试样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和所述第一试样片交替设有多个,相邻所述铜片和所述试样片之间均设有所述绝缘片,多个所述铜片通过同一根导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试样片通过同一根导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检测组件还包括封胶外壳,所述封胶外壳上具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铜片、所述绝缘片和所述第一试样片均处于所述封胶外壳内,所述封胶外壳上还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试样片暴露的通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的厚度为0.7~1.0cm,所述第一试样片的厚度为0.7~1.0cm,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1~0.15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网材料耐蚀性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岭生李晓刚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