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310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录入单元、存储单元、拍摄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所述初始调节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及座椅的调节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拍摄单元用于车辆启动时,获取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并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判断存储单元内是否存在该驾驶人员对应的初始调节信息,若存在,则匹配出该初始调节信息中座椅的调节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本申请能够在切换主要的驾驶人员时,自动、快速且准确的完成驾驶座椅的调节。快速且准确的完成驾驶座椅的调节。快速且准确的完成驾驶座椅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驾驶中,同一车辆不免会出现由不同人员驾驶的情况,由于不同驾驶人员的身高、体重、驾驶时长、驾驶频率和驾驶习惯等情况都不一样,在实际的驾驶情况中,发生驾驶人员切换的时候,刚坐上驾驶位的驾驶人员大概率都会对座椅进行调整。
[0003]对于主要驾驶人员对车辆的使用频率非常高,需要长时间驾驶的时候,驾驶人员通常会花费一定时间对驾驶座椅进行调整,以保证座椅在驾驶过程中足够舒适,在高频率、长时间驾驶时能够尽可能减少身体不适感,保障驾驶体验。对于驾驶人员身高不同或者胖瘦不同等情况的时候,驾驶人员也会对驾驶座椅进行调整,以保证能够舒服的驾驶,如踩踏油门、刹车或控制方向盘。
[0004]目前,驾驶人员主要是自己手动进行驾驶座椅的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很多时候,需要驾驶人员对座椅进行来回调整,并且不一定能快速调整到最佳位置。随着车辆智能化的进展,在调整驾驶座椅方面,用户越来越追求一种快捷且精准的通过识别出驾驶人员进行自动调整的方式,然而目前大量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机械式或者电动按钮对驾驶座椅进行控制,用户在使用时,一是每次都需要主动进行调整,二是调整的时候无法一步到位,经常需要来回调整以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0005]综上,目前的驾驶座椅调整方式在使用上不是特别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车内人脸识别的驾驶座椅自动调整系统,能够在切换驾驶人员时,自动、快速且准确的完成驾驶座椅的调节。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录入单元、存储单元、拍摄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所述初始调节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及座椅的调节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拍摄单元用于车辆启动时,获取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并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判断存储单元内是否存在该驾驶人员对应的初始调节信息,若存在,则匹配出该初始调节信息中座椅的调节参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单元匹配出的调节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
[0008]优选地,还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并将车辆定位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车辆状态,并在车辆状态为启动后获取驾驶座椅的实际的座椅参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实际的座椅参数与匹配出的调节参数进行对比,若不相符,则
处理单元进行特例记录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所述特例记录的内容包括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上车定位、上车时刻以及实际座椅参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特例记录进行分析,若在预设的时间长度内,超过预设数量的特例记录的人脸信息及上车定位相同、实际座椅参数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误差值、且上车时刻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时间差,则处理单元根据对应特例记录中的数据生成对应驾驶人员的特殊调节方案;所述特殊调节方案包括上车定位、上车时间段以及特殊的调节参数;处理单元对驾驶人员进行调节方案匹配时,还判断该驾驶人员是否存在特殊调节方案,若存在,则根据当前时刻及车辆定位,判断是否有上车定位及上车时间段相符合的特殊调节方案,若有则匹配出该特殊调节方案中的特殊的调节参数,用于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
[0009]优选地,所述上车时间段的生成方式为,生成特殊调节方案时,将对应的各特例记录中的上车时刻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作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得到初始时间段,再在初始时间段的前后各加X分钟,得到对应的上车时间段。
[0010]优选地,所述特殊的调节参数的生成方式为,生成特殊调节方案时,计算对应的各特例记录中的实际座椅参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应的特殊的调节参数。
[0011]优选地,所述座椅调节参数包括座椅的高度、水平位置以及靠背的角度。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方法,使用上述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预先录入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所述初始调节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及座椅的调节参数;S2、车辆启动时,获取当前的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并根据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判断存储单元内是否存在该驾驶人员对应的初始调节信息;若存在,则匹配出该初始调节信息中的座椅的调节参数,并转到S3;若不存在则提示当前驾驶人员录入初始调节信息;S3、根据处理单元匹配出的调节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
[0013]优选地,S4、在车辆启动后,获取驾驶座椅的实际座椅参数,并将实际座椅参数与匹配出的调节参数进行对比,若不相符,则进行特例记录,所述特例记录的内容包括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上车定位、上车时刻以及实际座椅参数;S5、对特例记录进行分析,若在预设的时间长度内,超过预设数量的特例记录的人脸信息及上车定位相同、实际座椅参数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误差值、且上车时刻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时间差,则处理单元根据对应特例记录中的数据生成对应驾驶人员的特殊调节方案;所述特殊调节方案包括上车定位、上车时间段以及特殊的调节参数;S2中,根据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后,还判断该驾驶人员是否存在特殊调节方案,若存在,则根据当前时刻及车辆定位,判断是否有上车定位及上车时间段相符合的特殊调节方案,若有则匹配出该特殊调节方案中的特殊的调节参数,用于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
[0014]优选地,S5中,所述上车时间段的生成方式为,生成特殊调节方案时,将对应的各特例记录中的上车时刻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作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得到初始时间段,再在初始时间段的前后各加X分钟,得到对应的上车时间段。
[0015]优选地,S5中,所述特殊的调节参数的生成方式为,生成特殊调节方案时,计算对应的各特例记录中的实际座椅参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应的特殊的调节参数。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座椅调节程序,所述座椅调节程序使得车辆启动后,执行上述驾驶座椅自动调整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中,车辆主要的驾驶人员只需要提前录入个人的人脸信息以及习惯的座椅的调节参数,作为初始调节信息。车辆启动后,处理单元会根据当前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匹配出录入的座椅的调节数据,并对座椅进行相应的调节。由于提前录入的座椅分调节参数由对应驾驶人员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录入,调节完成后,可以保证该驾驶人员的驾驶舒适性。这样,即使一辆车有多个主要的驾驶人员人,也可以在更换驾驶人员时自动完成当前驾驶人员的座椅调节,并且可以保证调节结果的准确性和调节效率。
[0018]综上,本申请可以在切换驾驶人员时,自动、快速且准确的完成驾驶座椅的调节。
[0019]2.在不同的场景下,个人的座椅习惯会有一些差别,例如,早上从家里开车去上班、半夜加完班开车回家、到健身房或者体育馆运动完开车回家等等,由于身体状态和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录入单元、存储单元、拍摄单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所述初始调节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及座椅的调节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各驾驶人员的初始调节信息;拍摄单元用于车辆启动时,获取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并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判断存储单元内是否存在该驾驶人员对应的初始调节信息,若存在,则匹配出该初始调节信息中座椅的调节参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单元匹配出的调节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并将车辆定位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车辆状态,并在车辆状态为启动后获取驾驶座椅的实际的座椅参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实际的座椅参数与匹配出的调节参数进行对比,若不相符,则处理单元进行特例记录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所述特例记录的内容包括驾驶人员的人脸信息、上车定位、上车时刻以及实际座椅参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特例记录进行分析,若在预设的时间长度内,超过预设数量的特例记录的人脸信息及上车定位相同、实际座椅参数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误差值、且上车时刻间的差值均小于预设时间差,则处理单元根据对应特例记录中的数据生成对应驾驶人员的特殊调节方案;所述特殊调节方案包括上车定位、上车时间段以及特殊的调节参数;处理单元对驾驶人员进行调节方案匹配时,还判断该驾驶人员是否存在特殊调节方案,若存在,则根据当前时刻及车辆定位,判断是否有上车定位及上车时间段相符合的特殊调节方案,若有则匹配出该特殊调节方案中的特殊的调节参数,用于对驾驶座椅进行调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时间段的生成方式为,生成特殊调节方案时,将对应的各特例记录中的上车时刻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作为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得到初始时间段,再在初始时间段的前后各加X分钟,得到对应的上车时间段。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的调节参数的生成方式为,生成特殊调节方案时,计算对应的各特例记录中的实际座椅参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应的特殊的调节参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座椅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参数包括座椅的高度、水平位置以及靠背的角度。6.一种驾驶座椅自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