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73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元件、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该发光元件包括:基底,设置于基底一侧的支架;支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紫外光器件,紫外光器件用于发射紫外光,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紫外光,将紫外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并发射红光和绿光;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二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发光单元用于发射长波蓝光。本方案发光元件最终所产生的光中没有对人眼造成伤害的紫外光,具有对人眼有益的长波蓝光,进而可以避免发光元件内部产生的紫外光对人眼的伤害,使发光元件具有护眼的功能。的功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元件、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紫外光是指可见光中波长在312

760nm之间的光线,其中波长范围在 312

450nm之间的紫外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若光敏感细胞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死亡将会导致人眼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并且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目前现有技术可以依赖紫外光产生蓝光、并激发产生红光和绿光,由此无法避免紫外光对人眼球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工艺采用长波蓝光直接激发量子点或荧光粉的方式来实现显示,但是由于长波蓝光对量子点或荧光粉材料的激发效率极低,导致整体显示器件显示效率下降,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元件、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以避免发光元件内部产生的短波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实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对人眼具有护眼的功能,同时可以保证较高的光转化效率,降低发光器件的整体功耗。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基底,设置于基底一侧的支架;支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0006]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紫外光器件,紫外光器件用于发射紫外光,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紫外光,将紫外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并发射红光和绿光;
[0007]与第一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二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发光单元用于发射长波蓝光。
[0008]可选地,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
[0009]设置于紫外光器件远离基底一侧的波长转换层,波长转换层填充第一腔体,波长转换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与支架远离基底的一端平齐;波长转换层用于将紫外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
[0010]可选地,波长转换层的材料包括:
[0011]红光量子点材料和绿光量子点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2]可选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
[0013]长波蓝光器件,长波蓝光器件用于发射长波蓝光;
[0014]设置于长波蓝光器件远离基底一侧的封装胶层,封装胶层填充第二腔体,封装胶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与支架远离基底的一端平齐;封装胶层用于增大长波蓝光器件所发出光的折射率和透光率。
[0015]可选地,支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邻接,形
成第一腔体;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邻接,形成第二腔体。
[0016]可选地,第三侧壁垂直于基底;
[0017]第一侧壁与基底的夹角为钝角,第一腔体远离基底的开口在基底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腔体邻近基底的开口在基底的正投影;
[0018]第二侧壁与基底的夹角为钝角,第二腔体远离基底的开口在基底的正投影,覆盖第二腔体邻近基底的开口在基底的正投影。
[0019]可选地,发光元件还包括电极;
[0020]基底包括通孔,电极设置于基底的通孔内;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同层设置;
[0021]第一发光单元通过键合线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二发光单元通过键合线分别与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
[0022]可选地,紫外光器件包括紫外光二极管芯片,紫外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倒装结构芯片;
[0023]长波蓝光器件包括长波蓝光二极管芯片,长波蓝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倒装结构芯片。
[002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其包括多个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发光元件和基板;
[0025]发光元件设置在基板的一侧,基板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002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发光元件,或者,包括如第二方面中的背光源。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底一侧设置的支架的第一腔体内设置可以将紫外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的第一发光单元,在支架的第二腔体内设置可以产生长波蓝光的第二发光单元,可以避免第一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与第二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在支架的内部发生混光现象。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可以保障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同时发光。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的发光元件通过利用第一发光单元可以将其产生的对人眼有害的紫外光转换成对人眼无害的红光和绿光的功能,并结合第二发光单元可以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长波蓝光的功能,从而使发光元件最终所产生的光中没有对人眼造成伤害的紫外光,具有对人眼有益的长波蓝光,进而可以避免发光元件产生的紫外光对人眼的伤害,使发光元件具有护眼的功能。发光元件利用紫外光激发红光和绿光的效率高,使发光元件将短波蓝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的消耗降低。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的俯视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的俯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剖视图;
[00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元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发光元件包括:基底110,设置于基底110一侧的支架120;支架120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发光单元130,第一发光单元130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发光单元130包括紫外光器件131,紫外光器件131用于发射紫外光,第一发光单元130用于发射紫外光,将紫外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并发射红光和绿光;与第一发光单元130 连接的第二发光单元140,第二发光单元140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发光单元140用于发射长波蓝光。
[0039]具体地,发光元件为双灯珠元件,其中一个灯珠可以产生基本的三原色中的蓝光,另一个灯珠可以产生三原色中的红光和绿光,由此发光元件可以产生蓝光,红光、绿光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设置于所述基底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紫外光器件,所述紫外光器件用于发射紫外光,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射紫外光,将所述紫外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并发射红光和绿光;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于发射长波蓝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紫外光器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波长转换层,所述波长转换层填充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波长转换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基底的一端平齐;所述波长转换层用于将所述紫外光转换为所述红光和所述绿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长波蓝光器件,所述长波蓝光器件用于发射长波蓝光;设置于所述长波蓝光器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封装胶层,所述封装胶层填充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封装胶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基底的一端平齐;所述封装胶层用于增大所述长波蓝光器件所发出光的折射率和透光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邻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邻接,形成所述第二腔体。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宽高丹鹏徐冰孙小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扑浪量子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