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32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及方法,通过监测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占总粒细胞数量的百分比变化,从而判断该个体粒细胞总杀癌功能的变化,若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则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低、癌症进展快或预后不佳;若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则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高、癌症进展慢或预后较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反应机体当前的粒细胞杀癌功能强弱及癌症患者的预后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是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粒细胞是机体抗癌免疫监控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粒细胞的杀癌效率检测,可客观而直接地反应机体粒细胞的杀癌活性,对于机体当前的免疫状态评价及癌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指标。
[0003]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报道证实,粒细胞中存在不同的亚型,各亚型间杀癌效率强弱不同。然而尚未有任何一种表面标志物可以有效的区分不同亚型。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没粒细胞与癌症相关性的具体研究,也没有通过粒细胞判断癌症进展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及方法,通过监测电中性粒细胞数量,反应机体粒细胞总体杀癌效率的变化。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所述标志物包括电中性粒细胞。
[0008]优选的,所述癌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脑肿瘤、黑色素瘤、肉瘤、结直肠癌、淋巴癌、子宫癌、宫颈癌、口腔癌、鼻癌。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电中性粒细胞在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评估中的应用。
[0010]优选的,所述癌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脑肿瘤、黑色素瘤、肉瘤、结直肠癌、淋巴癌、子宫癌、宫颈癌、口腔癌、鼻癌。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分离提取待测的外周血粒细胞;
[0013]S2、计算并统计步骤S1获得的粒细胞中的电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比;
[0014]S3、根据电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比值的大小判断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
[0015]优选的,步骤S1包括:
[0016]S11、配制5种不同密度的淋巴细胞分离液,I(80%

70%Percoll)、II(68%

58%Percoll)、III(55%

45%Percoll)、IV(43%

33%Percoll)、V(30%

20%Percoll);
[0017]S12、分别吸取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I、II、III、IV、V各1

2mL,依次加入离心管中;
[0018]S13、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

4mL,用PBS稀释1

3倍;
[0019]S14、吸取1

4mL稀释后血液,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V之上;
[0020]S15、将加有稀释后的外周血的分离液离心30

60分钟;
[0021]S16、吸取粒细胞层,加入10

20倍体积的改良伊格尔细胞培养基;
[0022]S17、离心5

10分钟;
[0023]S18、向人外周血粒细胞中,加入1

4mL含10%胎牛血清的改良伊格尔细胞培养基,吹打混悬粒细胞后计数。
[0024]优选的,步骤S2包括采用电性纳米材料分离不同粒细胞,然后计算其中的电中性粒细胞的占比。
[0025]优选的,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0026]S21、将粒细胞分成2份;
[0027]S22、将带有正电的纳米材料加入1份粒细胞中,于适当温度孵育一定时间;
[0028]S23、将带有负电的纳米材料加入1份粒细胞中,于适当温度孵育一定时间;
[0029]S24、孵育后的步骤S22和步骤S23混合液在磁力架上,1

10℃环境下,静置5

10min;
[0030]S25、分离步骤S22和步骤S23溶液的上清和沉淀,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电中性粒细胞的占比:
[0031]表面呈电中性的粒细胞百分比=[1

A/(A+B)

C/(C+D)]×
100%
[0032]其中,步骤S22中,沉淀细胞为表面带负电的粒细胞,细胞数记为A;上清细胞为表面带正电及电中性的粒细胞,细胞数记为B;步骤S23中,沉淀细胞为表面带正电的粒细胞,细胞数记为C;上清细胞为表面带负电及电中性的粒细胞,细胞数记为D。
[0033]优选的,所述正电纳米材料包括:兼具正电性及磁性的纳米材料。
[0034]优选的,所述负电纳米材料包括:兼具负电性及磁性的纳米材料。
[0035]优选的,步骤S3具体包括:若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则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低、癌症进展快或预后不佳;若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则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高、癌症进展慢或预后较好。
[0036]优选的,所述癌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脑肿瘤、黑色素瘤、肉瘤、结直肠癌、淋巴癌、子宫癌、宫颈癌、口腔癌、鼻癌。
[0037]本专利技术在前期的大量研究工作中发现,可以利用不同表面电性的纳米材料,捕获不同表面电性的粒细胞。结果证实,以细胞表面电荷性质分类,粒细胞分为表面带正电的粒细胞、表面带负电的粒细胞、及表面呈电中性的粒细胞三种亚型。进一步研究证实,表面带正电的粒细胞杀癌效率最高、表面带负电的粒细胞杀癌效率其次、表面呈电中性的粒细胞杀癌效率最低。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机体粒细胞总体杀癌效率的强弱与表面呈电中性的粒细胞数量呈反比关系。当机体的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表面呈电中性的粒细胞数量上升后,其粒细胞总体杀癌效率下降,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提出,可以通过监测机体外周血中,表面呈电中性的粒细胞占总粒细胞数量百分比的变化,判断其机体粒细胞总体杀癌效率的变化。该方法操作更简单,耗时更短,且同样可以批量检测,为反应机体当前的粒细胞杀癌功能强弱及癌症患者的预后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
[0039]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通过监测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占总粒细胞数量的百分比变
化,从而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变化;若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则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低、癌症进展快或预后不佳;若表面呈电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则判断该个体抗癌效率高、癌症进展慢或预后较好;
[0040]2、本专利技术操作更加简单,耗时更短,成本更低,且同样可以批量检测。
附图说明
[0041]为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0042]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物包括电中性粒细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脑肿瘤、黑色素瘤、肉瘤、结直肠癌、淋巴癌、子宫癌、宫颈癌、口腔癌、鼻癌。3.电中性粒细胞在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评估中的应用。4.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离提取待测的外周血粒细胞;S2、计算并统计步骤S1获得的粒细胞中的电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比;S3、根据电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比值的大小判断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癌效率、癌症进展与预后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S11、配制5种不同密度的淋巴细胞分离液,I(80%

70%Percoll)、II(68%

58%Percoll)、III(55%

45%Percoll)、IV(43%

33%Percoll)、V(30%

20%Percoll);S12、分别吸取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I、II、III、IV、V各1

2mL,依次加入离心管中;S13、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

4mL,用PBS稀释1

3倍;S14、吸取1

4mL稀释后血液,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V之上;S15、将加有稀释后的外周血的分离液离心30

60分钟;S16、吸取粒细胞层,加入10

20倍体积的改良伊格尔细胞培养基;S17、离心5

10分钟;S18、向人外周血粒细胞中,加入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地崔征黄鑫朱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