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70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框架、行走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组支架、固接于两组支架顶端的横梁、以及连接于两组支架底端的工作平台,所述行走组件为安装于支撑框架底端的L型结构且可以切换成行走和起重两种模式,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葫芦、定滑轮和动滑轮;上述装置能够同时兼顾起重及运输两个作用,适用于中小型设备起吊安装,能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能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能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在各种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不同行业对于起重机的类型、型号以及规格、性能参数都有不一样的标准,因此根据用户的需求,可将起重机划分为缆索式起重机、悬臂式起重机、轻型起重机以及桥式起重机四大类。
[000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悬臂式起重机运用最为广泛,这类型的起重机十分灵活,针对各种装卸要求,有不同的形式来操作,可以满足施工现场复杂的操作环境。然而这类起重机也存在以下弊端:起重装置庞大,现场布置需要足够的空间;成本较高,设备使用按时计费、设备维护成本较高;功能性单一,一般只有起重一项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适用于使用过程中的中小型设备起吊安装,配合其他的大型起吊设备,能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包括:
[0007]支撑框架,包含:两组支架,固接于两组支架顶端的横梁,以及连接于两组支架底端的工作平台;
[0008]行走组件,安装于支撑框架底端的L型结构,包含轮子、连接件和手柄,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轮子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面上,所述手柄固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面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三连接面铰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上;
[0009]升降组件,包括电动葫芦、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电动葫芦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定滑轮固定在横梁上。
[0010]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由底座、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组成,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平行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均三角形架,所述电动葫芦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葫芦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主体安装在横梁上。
[0011]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有两组且沿装置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平台由转轴以及与转轴铰接的两块分平台组成,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架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装置能够同时兼顾起重及运输两个作用,在光纤安装、设备安装以及材料转运中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更好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装置处于起重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装置处于行走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装置中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起重装置中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横梁,2

支架,21

底座,22

第一分支架,23

第二分支架,3

工作平台,4

行走组件,41

轮子,42

连接件,43

手柄,5

电动葫芦,6

定滑轮,7

动滑轮,8

控制器,9

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7所示,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包括横梁1、支架2、工作平台3、行走组件4和升降组件,支架2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横梁1的两端以用于给横梁1提供支撑力,工作平台3设置于两个支架2之间且位于远离横梁1的一端;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横梁1为工字型钢梁,支架2由底座21、第一分支架22和第二分支架23组成,第一分支架22和第二分支架23平行设置,第一分支架22和第二分支架23的顶端与横梁1的地面相抵并通过固定杆9与横梁1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分支架22和第二分支架2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21上;工作平台3由转轴31和两个分平台32组成,分平台32的一端与转轴31铰接,当装置处于起重模式时,分平台32沿转轴31手动上抬,为货物提供提升空间,后续货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将分平台32放平;放平后的分平台可以作为行走转台提供放置货物的平台。
[0024]行走组件4包括轮子41、连接件42和手柄43,连接件42设有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轮子41转动连接在连接件42的第一连接面上,手柄43固接于连接件42的第二连接面上,连接件42的第三连接面铰接于底座21的侧面,使得行走组件呈L型结构且能相对支撑框架转动,进而改变轮子41的工作状态。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件42为六面体且截面为直角梯形,轮子41和手柄43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直角面上,连接件42的侧面与底座21的侧面铰接,手柄43远离连接件42的端部设有把手以便于施力。行走组件4有两个轴点,分别为铰接点和轮子轮轴,设置铰接点主要是为了改变轮子41的工作状态:装置在起重过程中,手柄43处于上扬状态,连接件42的端部与底座21底面相齐平或略高于底座21底面,此时轮子轮轴与铰接点的连线方向平行于地面;在装置起重完成切换到行走模式时,通过手柄43下拉,以轮子41接触地面部分为支点,轮子轮轴与铰接点的连线方向垂直于地面,完成由起重模式到运输模式的切换。在实施例中,行走组件有4个,分别设置于装置底面四角处。
[0025]升降组件有两组且沿装置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每组升降组件中包括电动葫芦5、定滑轮6和动滑轮7个一个,电动葫芦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1上且位于第一分支架22和第二
分支架23之间,定滑轮6固定在横梁1的底面上,电动葫芦5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定滑轮6和动滑轮7后固定在横梁1底面上,动滑轮7上安装有用于吊起重物的吊钩;电动葫芦5上还设有控制器8,控制器8的主体安装在横梁1上,控制器8的开关按钮通过线路下垂以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当起重的货物重量较大时,可两组升降组件并联同时运行;当起重的货物重量不大时,单个升降组件可承担起吊任务,并由另外一组升降组件牵引控制货物的水平位置,并放置于单边的分平台上。
[0026]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熟悉本
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技术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框架,包含:两组支架(2),固接于两组支架(2)顶端的横梁(1),以及连接于两组支架(2)底端的工作平台(3);行走组件(4),安装于支撑框架底端的L型结构,包含轮子(41)、连接件(42)和手柄(43),所述连接件(42)设有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轮子(41)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件(42)的第一连接面上,所述手柄(43)固接于所述连接件(42)的第二连接面上,所述连接件(42)的第三连接面铰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升降组件,包括电动葫芦(5)、定滑轮(6)和动滑轮(7),所述电动葫芦(5)的钢丝绳依次绕过定滑轮(6)和动滑轮(7)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1)上,所述定滑轮固定在横梁(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中小型设备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拓汪路曾卫华淦方茂王艳华陈邦刘娟毛万全庞向锦罗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