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和草莓连栋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0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和草莓连栋种植大棚,包括顶部为圆弧状的棚体,棚体的两端设置有门洞,棚体的顶部和四周的外侧均通过主体薄膜密封,所述棚体顶部的一侧的主体薄膜上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外侧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棚体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第二窗口外侧也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第二窗口内侧设有防鸟网;还包括至少两个上述方案的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多功能草莓种植棚的棚体紧邻设置,且相邻的棚体的拱形钢架互相固定在一起,仅有顶部和最边缘的两个棚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主体薄膜,使得各个棚体内部互相连通。便于通风、降温、除湿、防鸟,利于植物生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和草莓连栋种植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和草莓连栋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0002]种植大棚一般用于种植蔬菜,栽培果苗、树苗、盆栽,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而传统结构的种植大棚一般使用竹结构或钢结构,上面覆盖一层或多层塑料薄膜,形成一个温室空间,外膜能很好地阻止内部植物生长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由于其大多为完全封闭状态,在需要透气时需要将主体薄膜揭开,由于主体薄膜是一个整体,导致操作不便。草莓的种植周期一般在当年9月至次年5月,一方面冬季需要防寒保温,保证草莓植株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另一方面草莓开花结果期容易遭遇阴雨天气,致使棚内湿度大,植株容易滋生病菌,造成授粉不良及果实霉烂等问题。现有的大棚设计无法满足草莓种植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和草莓连栋种植大棚,便于通风、升降温、除湿、防鸟,利于植物生长。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包括顶部为圆弧状的棚体,所述棚体的两端设置有门洞,所述棚体的顶部和四周的外侧均通过主体薄膜密封,在门洞外侧设置有端薄膜,所述棚体顶部的一侧的主体薄膜上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外侧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所述棚体两侧的主体薄膜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外侧也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所述第二窗口内侧设有防鸟网。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端薄膜也为卷帘式薄膜,所述门洞内侧还悬挂有防鸟网,所述防鸟网的上端固定在门洞的顶端,下端悬挂且设置有配重件。可以将端薄膜卷收起来,露出防鸟网,加强晴热天气的通风、降温、除湿,防鸟。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窗口的顶边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50cm,所述第二窗口的下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50cm,第二窗口设置的高度满足植物上方的空气流通,主体薄膜的高度设置,能够避免雨水进入大棚内,避免雨水淋湿在如草莓等易于腐烂的果实上,保护果实。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棚体内设置有若干沿棚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分隔薄膜,所述分隔薄膜将棚体分隔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可用于冬季防寒,增加一层薄膜,提高棚内温度。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分隔薄膜的顶端固定在棚体顶端,底端悬挂有配重件,便于分隔薄膜悬挂。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分隔薄膜至少为3个。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棚体配备有上膜辅助工具,所述上模辅助工具包括架在棚体顶
部的圆弧状支撑架,所述棚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开口的U型滑轨,圆弧状的所述支撑架两底端均设有滑动连接在滑轨内的滑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牵引其从棚体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牵引绳,所述滑轮位于支撑架的内侧,两侧的滑轨均位于支撑架围成的圆弧区域内,所述滑轨的前后两端延伸至棚体两端外,且滑轨的前后两端均向上弯曲形成圆弧状。便于安装顶部的主体薄膜,提高安装效率,减少工人工作量,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滑轨圆弧部分的半径大于滑轮的半径,避免滑轮滑出,防脱。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滑轨圆弧部分的圆心角为90
°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草莓连栋种植大棚,包括至少两个上述方案所述的多功能草莓种植棚,所有多功能草莓种植棚的棚体紧邻设置,且相邻的棚体的拱形钢架互相固定在一起,形成连体式大棚,仅有顶部和最边缘的两个棚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主体薄膜,使得各个棚体内部互相连通,第奇数个棚体的滑轨仅有前端设有圆弧部位,第偶数个棚体的滑轨仅有后端设有圆弧部位,且第奇数个棚体前端的圆弧部位伸到相邻棚体滑轨的前侧,第偶数个棚体后端的圆弧部位伸到相邻棚体滑轨的后侧,使得相邻的棚体的滑轨前后相错设置。
[00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部设置的第一窗口能够提高苗期缓苗效果,增强土壤通透性。设置的第二窗口,便于通风降湿,同时其内侧设置防鸟网,能够避免鸟类进入棚内破坏果实或植物,提高保护性能。采用卷帘式窗口薄膜,方便打开,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的侧视图;
[0017]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草莓连栋种植大棚的侧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草莓连栋种植大棚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包括顶部为圆弧状的棚体1,棚体1 的两端设置有门洞,棚体1的顶部和四周的外侧均通过主体薄膜3密封,在门洞外侧设置有端薄膜4。棚体1顶部的一侧的主体薄膜3上设有第一窗口7,第一窗口7 外侧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2,在需要时,可以打开第一窗口7,进行通风,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苗期缓苗效果。棚体1两侧的主体薄膜3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第二窗口外侧也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2,第二窗口内侧设有防鸟网6。在需要时,能够提高通风性能,降低空气湿度。
[0022]其中,第二窗口的顶边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00cm,第二窗口的下端距离地面的高
度大于50cm,使得第二窗口下方的主体薄膜部分高于50cm。第二窗口设置的高度满足植物上方的空气流通,主体薄膜3的高度设置,能够避免雨水进入棚体1 内,避免雨水淋湿在如草莓等易于腐烂的果实上,保护果实。
[0023]最好是,端薄膜4也为卷帘式薄膜,门洞内侧还悬挂有防鸟网6,防鸟网6的上端固定在门洞的顶端,下端悬挂且设置有配重件。可以将端薄膜4卷收起来,露出防鸟网,加强晴热天气的通风、降温、除湿,防鸟。
[0024]为了提高冬季保暖效果,棚体1内设置有若干沿棚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分隔薄膜8,分隔薄膜8将棚体1分隔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可用于冬季防寒,增加一层薄膜,提高棚内温度。具体的,可以将分隔薄膜8的顶端固定在棚体1上,底端悬挂有配重件,便于分隔薄膜8悬挂。其中,分隔薄膜8的数量为3个。
[0025]最好是,棚体1配备有上膜辅助工具,上模辅助工具包括架在棚体1顶部的圆弧状支撑架9。棚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开口的U型滑轨5,圆弧状的支撑架9 两底端均设有滑动连接在滑轨5内的滑轮9a。支撑架9上设有用于牵引其从棚体1 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牵引绳9b。
[0026]其中,滑轮9a位于支撑架9的内侧,两侧的滑轨5均位于支撑架9围成的圆弧区域内,使得支撑架9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包括顶部为圆弧状的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的两端设置有门洞,所述棚体(1)的顶部和四周的外侧均通过主体薄膜(3)密封,在门洞外侧设置有端薄膜(4),所述棚体(1)顶部的一侧的主体薄膜(3)上设有第一窗口(7),所述第一窗口(7)外侧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2),所述棚体(1)两侧的主体薄膜(3)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外侧也盖设有卷帘式窗口薄膜(2),所述第二窗口内侧设有防鸟网(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薄膜(4)也为卷帘式薄膜,所述门洞内侧还悬挂有防鸟网(6),所述防鸟网(6)的上端固定在门洞的顶端,下端悬挂且设置有配重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口的顶边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150cm,所述第二窗口的下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内设置有若干沿棚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分隔薄膜(8),所述分隔薄膜(8)将棚体(1)分隔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薄膜(8)的顶端固定在棚体(1)顶端,底端悬挂有配重件(8a)。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薄膜(8)至少为3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草莓种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配备有上膜辅助工具,所述上膜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羽赵金凤李蜀鄂刘婷史文景吴纯清张义刚谢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