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9774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包括S1,现场布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气缸,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碰撞墙,所述碰撞墙的前端侧壁设有斜坡,所述碰撞墙的后侧端面设有浸水坡,所述挡板的内侧开设有放水槽;S2,设置车俩;S3,采集系统设置;S4,碰撞过程;S5,浸车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挡板、支撑底座配合碰撞墙的方式形成与碰撞墙配合的浸车设备,形成用于车辆碰撞与浸车测试的组合形测试场地,在满足碰撞测试的基础上形成浸车条件,降低车辆碰撞与浸车试验所占用的场地空间等。的场地空间等。的场地空间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碰撞浸车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整车碰撞试验因为能够有效地检验出车辆内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车辆碰撞对乘员产生的伤害性以及气囊总成系统的安全性等数据,已经成为车辆研发、整车安全性评定、销售等阶段的重要一环。
[0003]最近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多地梅雨季节,停放在路旁的车辆经过洪水等浸泡会导致车辆严重受损,因此车辆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浸水性即车辆在水中到密封性进行检测与考量,但现有的碰撞测试以及的浸水测试需要不同的场地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不同的测试方式所需要的场地情况不同,因此现有的测试方式在使用时所使用的场地集中性较差,且无法组合进行测试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现场布置:将目标车辆输送指定位置后,对车辆进行预检,主要检查车辆的完整性以及性能是否正常,现场布置中分为浸车现场布置与碰撞现场布置;
[0008](1)浸车现场布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气缸,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碰撞墙,所述碰撞墙的前端侧壁设有斜坡,所述碰撞墙的后侧端面设有浸水坡,所述挡板的内侧开设有放水槽,浸水现场在使用时在升降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支撑底座与挡板升降一定高度,此时支撑底座的上端面与碰撞墙的底部接触,随后向放水槽内填充一定高度的水,设定采集传感器与水深传感器位置;
[0009]通过设置挡板、支撑底座配合碰撞墙的方式形成与碰撞墙配合的浸车设备,形成用于车辆碰撞与浸车测试的组合形测试场地,在满足碰撞测试的基础上形成浸车条件,降低车辆碰撞与浸车试验所占用的场地空间等
[0010](2)碰撞现场布置:设定碰撞位置以及碰撞路径,规划路径以及碰撞传感器位置分布;
[0011]S2,设置车俩:
[0012](1)转向速度调节:浸车过程中将车辆放置在规定位置后,调节车内各个设备使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其中包括车辆转向系统设置,车辆处于碰撞状态时,将车辆的转向系统锁死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车辆处于规划线路上的直线运行状态,随后控制车辆车速,保持车辆车速在指定速度下运转碰撞;
[0013](2)配重设置:对车辆的重量进行设置前的称重,保证车辆重量在相应速度下行驶过程中不会脱离规划跑道,随后对车俩进行配重处理;
[0014](3)车辆假人设置:将车辆内各个座位上放置假人后对假人施加相应的车内防护,包括安全带同时检查车辆气囊是否正常或故障;
[0015](4)设置假人信息采集点位:对应假人位置选取假人在碰撞试验中的信息采集点位,例如驾驶位置上假人头部、肩部与腿部放置撞击传感器,对发生碰撞过程中假人身体部位所受的冲击进行数据的收集与监测;
[0016]S3,采集系统设置:首先在设置固定信息采集点位,包括车速,车辆行驶路线记录以及撞击画面采集等,同时设置碰撞场地内灯光设备,制造不同的行车场景,例如夜晚行车以及白天行车,随后在相应点位上设置不同方位与角度的监控设备,对碰撞的过程进行监控拍摄;
[0017]S4,碰撞过程:车辆按照划定的行驶路线以及行驶速度,撞击至碰撞墙,此过程中利用传感器与监控设备对该过程进行数据与过程的监控与拍摄;
[0018]S5,浸车过程:首先将车辆开至碰撞墙上的斜坡处,随后升起升降气缸带动支撑底座以及挡板上升,此过程中放水槽与碰撞墙的侧壁贴合,在碰撞墙与放水槽之间形成一个水槽,车辆通过浸水坡后开始浸水过程。
[0019]优选地,所述放水槽的内壁与碰撞墙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垫。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21]1、通过设置挡板、支撑底座配合碰撞墙的方式形成与碰撞墙配合的浸车设备,形成用于车辆碰撞与浸车测试的组合形测试场地,在满足碰撞测试的基础上形成浸车条件,降低车辆碰撞与浸车试验所占用的场地空间等。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的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的测试模块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的采集系统模块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的车辆设置模块示意图。
[0026]图中:1支撑底座、2挡板、3升降气缸、4斜坡、5碰撞墙、6浸水坡、7放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参照图1

4,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现场布置:将目标车辆输送指定位置后,对车辆进行预检,主要检查车辆的完整性以及性能是否正常,现场布置中分为浸车现场布置与碰撞现场布置;
[0031](1)浸车现场布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支撑底座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气缸3,支撑底座1内设有碰撞墙5,碰撞墙5的前端侧壁设有斜坡4,碰撞墙5的后侧端面设有浸水坡6,放水槽7的内壁与碰撞墙5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垫,挡板2的内侧开设有放水槽7,浸水现场在使用时在升降气缸3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支撑底座1与挡板2升降一定高度,此时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与碰撞墙5的底部接触,随后向放水槽7内填充一定高度的水,设定采集传感器与水深传感器位置;
[0032](2)碰撞现场布置:设定碰撞位置以及碰撞路径,规划路径以及碰撞传感器位置分布;
[0033]S2,设置车俩:
[0034](1)转向速度调节:浸车过程中将车辆放置在规定位置后,调节车内各个设备使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其中包括车辆转向系统设置,车辆处于碰撞状态时,将车辆的转向系统锁死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车辆处于规划线路上的直线运行状态,随后控制车辆车速,保持车辆车速在指定速度下运转碰撞;
[0035](2)配重设置:对车辆的重量进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碰撞浸车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布置:将目标车辆输送指定位置后,对车辆进行预检,主要检查车辆的完整性以及性能是否正常,现场布置中分为浸车现场布置与碰撞现场布置;(1)浸车现场布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所述支撑底座(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气缸(3),所述支撑底座(1)内设有碰撞墙(5),所述碰撞墙(5)的前端侧壁设有斜坡(4),所述碰撞墙(5)的后侧端面设有浸水坡(6),所述挡板(2)的内侧开设有放水槽(7),浸水现场在使用时在升降气缸(3)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支撑底座(1)与挡板(2)升降一定高度,此时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与碰撞墙(5)的底部接触,随后向放水槽(7)内填充一定高度的水,设定采集传感器与水深传感器位置;(2)碰撞现场布置:设定碰撞位置以及碰撞路径,规划路径以及碰撞传感器位置分布;S2,设置车俩:(1)转向速度调节:浸车过程中将车辆放置在规定位置后,调节车内各个设备使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其中包括车辆转向系统设置,车辆处于碰撞状态时,将车辆的转向系统锁死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车辆处于规划线路上的直线运行状态,随后控制车辆车速,保持车辆车速在指定速度下运转碰撞;(2)配重设置:对车辆的重量进行设置前的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宪敏方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铭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