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导航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29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导航仪,可水平安装于船舶的桅杆上,包括固定台、搭载盖、主控板和后盖;所述主控板固定在搭载盖的内侧;所述主控板正面设置有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所述主控板背面设置有插线端,为控制板提供通信通道和供电通道;所述后盖上开设有与插线端尺寸相适配的插线孔,所述插线端从插线孔伸出,便于用户接线;所述主控板作为组合导航仪的控制枢纽,通过数据线连接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接收并处理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所传送的数据,生成船舶所需的导航数据包。包。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导航仪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船舶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导航仪,可辅助船舶导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装备和无人装置成为研发热点,其中智能船可借助卫星精确定位和自身传感系统自动执行预设任务,存在巨大的市场潜能,国内许多企业加入智能船产业,不断更新和升级智能船相关产品;在智能船舶产业中,船舶为了实现自主航行或自动跟踪航行位置,需要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0003]导航仪是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应用装置,工作原理是先接收GPS/北斗定位卫星信号,再经过微处理器计算出搭载平台所在精确经度和纬度以及速度和方向;导航仪分为车站导航仪、便携式导航仪、手持式导航仪、GPS导航手机、航海导航仪和航空导航仪;其中船舶导航仪往往采用GPS导航仪和北斗导航仪中的任一种,当船舶航行位置不佳,例如,进入遮挡的山体内部航行,极容易搜星失败或丢失星链,出现星信号不稳,星定位信号质量不佳和星总数不达标。
[0004]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基于GPS和/或北斗的船用导航仪不能满足任意场景需及时更新导航数据的需求,尤其是过大型桥动时卫星被遮挡,将极大影响船舶的导航精度。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组合导航仪,可水平安装于船舶的桅杆上,包括固定台、搭载盖、主控板和后盖;
[0007]所述固定台的中心设计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分别为顶端凹槽和底端凹槽;所述搭载盖可相适配地盖合在通孔的顶端凹槽中,所述后盖可相适配地盖合在通孔的底端凹槽中,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导航箱体;
[0008]所述主控板设置于导航箱体的内部,并固定在搭载盖的内侧;
[0009]所述主控板正面设置有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所述GPS导航芯片可为主控板提供实时的GPS定位数据,所述北斗导航芯片可为主控板提供实时的北斗定位数据;所述惯导芯片可为主控板提供实时的XYZ三向速度及对应的加速度;
[0010]所述主控板背面设置有插线端,为主控板提供通信通道和供电通道;所述后盖上开设有与插线端尺寸相适配的插线孔,所述插线端穿过插线孔伸出导航箱体之外,便于用户接线;
[0011]所述主控板作为组合导航仪的控制枢纽,通过数据线连接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接收并处理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所传送的数据,生成船舶所需的导航数据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插线端中设置有通信接点和电源接点;
[0013]所述通信接点为主控板提供对外交互数据的通信通道,具体的,组合导航仪可经由所述通信接点接入船舶的CAN网中;
[0014]所述电源接点为主控板提供工作电源,具体的,可将船舶的电源引入组合导航仪,电压范围9

36V的直流电源。
[0015]进一步的,所述插线端套设有密封圈和螺母,所述螺母可旋入插线端,并将密封圈挤压在后盖上,实现插线端密封。
[00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还设置有罩盖,所述搭载盖的厚度大于顶端凹槽的深度,当所述罩盖的底面贴在固定台的顶面时,罩盖的顶面与搭载盖的顶面平齐。
[0017]进一步的,所述罩盖为锥形环,通过螺栓与固定台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插线端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插线端和第二插线端,第一插线端可对应接入船舶的CAN0网,第二插线端可对应接入船舶的CAN1网;每个插线端为五芯插口,具体为,其中第1针脚为备用接点,第2针脚为电源正接点,第3针脚为电源负接点,第4针脚为CAN总线正极接点,第5针脚为CAN总线正极接点。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和罩盖的侧边设置有捏把,便于用户捏住整个导航箱体。
[00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搭载盖、后盖和罩盖采用模具浇铸技术并选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002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主控板上同时集成GPS导航芯片、北斗导航芯片和/或惯导芯片,形成组合导航仪。
[0023]2、以固定台为基础,设置配套尺寸的搭载盖、后盖,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24]3、通过设置第一插线端和第二插线端,便于接入船舶双CAN网系统中,为船舶提供有效导航数据包。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图1为实施例中组合导航仪组装后对应的前视立体图。
[0027]图2为实施例中组合导航仪组装后对应的后视立体图。
[0028]图3为实施例中组合导航仪组装前对应的前视爆炸立体图。
[0029]图4为实施例中组合导航仪组装前对应的后视爆炸立体图。
[0030]图中:1

固定台;2

搭载盖;3

主控板;4

后盖;6

罩盖;7

捏把;8

螺栓;101

通孔;102

顶端凹槽;103

底端凹槽;301

GPS导航芯片;302

北斗导航芯片;303

惯导芯片;304

密封圈;305

螺母;401

插线孔;501

第一插线端;502

第二插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4]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提供一种组合导航仪,可水平安装于船舶的桅杆上,包括固定台1、搭载盖2、主控板3和后盖4;
[0035]所述固定台1的中心设计有贯穿的通孔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导航仪,可水平安装于船舶的桅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1)、搭载盖(2)、主控板(3)和后盖(4);所述固定台(1)的中心设计有贯穿的通孔(101),通孔(101)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分别为顶端凹槽(102)和底端凹槽(103);所述搭载盖(2)可相适配地盖合在通孔(101)的顶端凹槽(102)中,所述后盖(4)可相适配地盖合在通孔(101)的底端凹槽(103)中,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导航箱体;所述主控板(3)设置于导航箱体的内部,并固定在搭载盖(2)的内侧;所述主控板(3)正面设置有GPS导航芯片(301)、北斗导航芯片(302)和/或惯导芯片(303);所述GPS导航芯片(301)可为主控板(3)提供实时的GPS卫星定位数据,所述北斗导航芯片(302)可为主控板(3)提供实时的北斗卫星定位数据;所述惯导芯片(303)可为主控板(3)提供实时的速度及对应的加速度;所述主控板(3)背面设置有插线端,为主控板(3)提供通信通道和供电通道;所述后盖(4)上开设有与插线端尺寸相适配的插线孔(401),所述插线端穿过插线孔(401)伸出导航箱体之外,便于用户接线;所述主控板(3)作为组合导航仪的控制枢纽,通过数据线连接GPS导航芯片(301)、北斗导航芯片(302)和/或惯导芯片(303),接收并处理GPS导航芯片(301)、北斗导航芯片(302)和/或惯导芯片(303)所传送的数据,生成船舶所需的导航数据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端中设置有通信接点和电源接点;所述通信接点为主控板(3)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G零一S一九四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无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