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360度检验对象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916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8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检验对象的系统包括用于检验所述对象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相机、以及用于检验所述对象的第二表面的第二相机。所述对象在由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同时检验期间可放置在支撑结构上。至少一个辊被布置成在所述对象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时选择性地接合所述对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辊适于相对所述支撑结构圆周旋转。所述至少一个辊的旋转引起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的对应圆周旋转。第二相机的对应圆周旋转。第二相机的对应圆周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360度检验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优先权声明
[0001]本专利技术要求2020年2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360度检验对象的系统和方法(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ree

Hundred Sixty Degree Inspection of an Object)”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970,904的优先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借此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0002]本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用于至少360度检验诸如胎圈(tire bead)尖顶(apex)的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0003]在将橡胶尖顶轮廓施加到胎圈的过程期间,有数个因素会影响成品胎圈尖顶的质量。轮胎和汽车制造商两者致力于高质量产品的保证,优选地是不需要手动检验每个胎圈尖顶。
[0004]在自动化机械的最新生产环境中,遍及从尖顶机器到轮胎建造机器的转变,大多数胎圈尖顶并未通过人力处理或监测。在此类环境中,具有缺陷的胎圈尖顶在它们到达最终轮胎建造机器之前都不会被发现。这除了损失生产时间之外,还制造出昂贵的报废品。
[0005]一些系统利用设置于胎圈尖顶上方的相机来检验胎圈尖顶的一部分。在此类情况下,该胎圈尖顶通常定位在平坦的传送机上,而该相机设置于该胎圈尖顶上方且朝下面向该传送机。这样,该相机当朝下面向对象时能够从在该传送机上方的单个有利位点检测诸如拼接的某些参数。
[0006]此类系统包括数个缺点。作为一个示例,检验受限于机器的循环时间,并且在步进运动期间必须定位在传送机的中间。该检验还受限于相机的视窗,并且因此仅可检验拼接区域。该相机视窗也可能不包括该拼接区域,因为胎圈尖顶未正确地定位在传送带上,这可在该拼接的完整性上给予误报。
[0007]鉴于前述内容,期望提供用于改进检验诸如胎圈尖顶的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检验对象的系统包括用于检验该对象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相机,以及用于检验该对象的第二表面的第二相机。该对象在由该第一相机和该第二相机同时检验期间可放置在支撑结构上。至少一个辊被布置成在该对象放置在该支撑结构上时选择性地接合该对象,其中该至少一个辊适于相对该支撑结构圆周旋转。该至少一个辊的旋转引起该对象相对于该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对应圆周旋转。
[0009]在一个示例中,该至少一个辊使该对象在相对于该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位置旋转360度,使得该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各自检验该对象的不同的360度表面。
[0010]在一些示例中,该系统可包括具有缩回和伸展状态的至少一个夹持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夹持器被配置为在该至少一个辊的旋转期间接合对象的内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三个夹持器被配置为在该至少一个辊的旋转期间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
接合该对象的内表面。
[0011]该支撑结构可包括台面,其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该台面的相对侧检验该对象。该台面可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其中该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该开口的相对侧检验该对象。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辊定位在该开口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台面可包括沿着该台面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检验站和第二检验站,其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该第一检验站处检验第一对象,并且然后适于移动到该第二检验站以检测第二对象。当该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该第一检验站与该第二检验站之间移动时可沿着导轨移动。
[0013]在一些示例中,机器人装置可适于将对象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以供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检验,并且进一步适于在检验完成之后将该对象从该支撑结构移除。当第一对象在第一检验站被该第一相机和该第二相机检验时,该机器人装置可适于将第二对象放置在该支撑结构上的第二检验站,并且当该第二对象在该第二检验站处被检验时,该机器人装置适于随后将第三对象放置在该第一检验站处。在一些非限制性示例中,该对象是胎圈尖顶。
[001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查阅以下图式和详细描述后,将为或将变得显然可见。意指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由以下权利要求所涵盖。
附图说明
[0015]可参考以下图式和描述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图式中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此外,在图式中,遍及不同的视图,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零部件。
[0016]图1是用于检验对象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俯瞰透视图,其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放置在第一检验站处。
[0017]图2是图1的系统的俯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系统的端视图。
[0019]图4是图1的系统的侧视图。
[0020]图5是图1至4的系统的俯瞰透视图,其中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在第一检验系统处以实线描绘,并且在第二检验站处以虚线描绘。
[0021]图6是图1至5的系统的俯瞰透视图,其描绘了合适用于对象移动的附加机器人装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考图1至6,示出了用于检验诸如胎圈尖顶的对象80的示范性系统20。该系统20通常包括支撑结构30、用于检验该对象80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相机60,以及用于检验该对象80的第二表面的第二相机70。该对象80在由该第一相机60和该第二相机70同时检验期间,可放置在该支撑结构30上,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解释。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30包括台面31,该台面具有将该台面31从地面升高到预定高度的多个支脚32。该台面31可包括第一表面33和第二表面34,其中第一相机60被
定位成面向该台面31的第一表面33,并且第二相机70被定位成面向该台面31的第二表面34。这样,该第一相机60和第二相机70通过从该支撑结构30的相对侧的视野来检验该对象80,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解释。
[0024]支撑结构30包括至少一个检验站,对象80在由第一相机60和第二相机70检验期间放置在该至少一个检验站处。在图1至6的实施例中,第一检验站40设置于台面31的第一位置处,而第二检验站140设置于该台面31的第二位置处,其中该第二位置与该第一位置间隔开,如图1至2中更好地所示。将可理解,虽然两个检验站40和140被示于图1至6的实施例中,但是本实施例的目的可通过仅具有一个检验站的支撑结构30或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检验站的支撑结构30来实现。
[0025]在图1至6的实施例中,在具有沿着台面31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检验站40和第二检验站140的情形下,第一相机60和第二相机70被配置为在该第一检验站40检验第一对象80,并且然后适于针对第二对象180的检验而移动到该第二检验站140。导轨90可被设置以使该第一相机60和第二相机70能够有从该第一检验站40到该第二检验站140的纵向定向的滑动式移动,如下文所进一步解释。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验站40和第二检验站140可包括大致相同的组件,其以类似附图标记识别。例如,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检验对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用于检验所述对象的第一表面;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用于检验所述对象的第二表面;支撑结构,所述对象在由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同时检验期间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至少一个辊,所述至少一个辊被布置成在所述对象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时选择性地接合所述对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辊适于相对所述支撑结构圆周旋转,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辊的旋转引起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的对应圆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辊使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的位置旋转至少360度,使得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各自检验所述对象的不同的360度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具有缩回和伸展状态的至少一个夹持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夹持器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辊旋转期间接合所述对象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夹持器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辊旋转期间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接合所述对象的所述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台面,其中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在所述台面的相对侧检验所述对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台面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在所述开口的相对侧检验所述对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辊定位在所述开口内。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台面包括沿着所述台面相对于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检验站和第二检验站,其中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在所述第一检验站处检验第一对象,然后适于移动到所述第二检验站以检验第二对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导轨,其中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在所述第一检验站与所述第二检验站之间移动时沿着所述导轨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机器人装置,所述机器人装置适于将所述对象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预定位置处以供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检验,并且进一步适于在检验完成之后将所述对象从所述支撑结构移除。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第一对象在第一检验站处被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二相机检验时,所述机器人装置适于将第二对象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第二检验站处,并且其中当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二检验站处被检验时,所述机器人装置适于随后将第三对象放置在所述第一检验站处。1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兰克
申请(专利权)人:斯第莱斯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