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装置及玻璃强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16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反应室,收容熔融盐;循环室,通过流动通道与反应室连通;转移组件,设于循环室的上方并与循环室连通;过滤室,通过流动通道与反应室连通;过滤件,设于过滤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强化系统,包括:玻璃预热装置;上述的离子交换装置,连接于玻璃预热装置;玻璃降温装置,连接于离子交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离子交换装置和玻璃强化系统,通过过滤室内使固体添加剂与熔融盐进行离子交换,并与反应室连通,以稳定维持反应室中熔融盐的大离子半径碱金属离子的浓度,避免熔融盐出现老化,且加入固体添加剂无需停机处理,熔融盐持续重复提纯使用,从而提高了离子交换装置的工作效率及离子浓度控制精度。制精度。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交换装置及玻璃强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强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及玻璃强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玻璃制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为使玻璃具有更高的强度,通常对玻璃进行离子交换处理,以提高玻璃制品的强度。
[0003]随着玻璃强化的进行,用于离子交换的熔融盐会出现老化,即熔融盐中的大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小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的浓度升高,使得玻璃在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时大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量不足,从而导致玻璃强度不足。现有的离子交换装置在熔融盐在出现老化时,直接向离子交换装置中添加固体添加剂,以将固体添加剂与熔融盐中小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进行反应沉淀,降低熔融盐中小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浓度,提升熔融盐中大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浓度。然而,由于固体添加剂难以与熔融盐反应,向现有的离子交换装置中加入固体添加剂后,反应物沉积层的增多会导致玻璃离子交换不均、玻璃尺寸变形、玻璃强度差,需停机降温后使用收容盒对沉积物进行打捞清理;此清理方案会造成离子交换装置的工作效率低、离子浓度控制精度差、人员安全操作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及玻璃强化系统,以解决熔融盐易老化,离子交换装置的工作效率低、离子浓度控制精度差和人员安全操作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包括:反应室,用于收容与玻璃进行离子交换的熔融盐;循环室,通过流动通道与所述反应室连通,所述反应室内的熔融盐可通过所述流动通道流动至所述循环室内;转移组件,设于所述循环室的上方并与所述循环室连通;过滤室,通过流动通道与所述反应室连通;过滤件,设于所述过滤室内,用于承载固体添加剂,所述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循环室内的熔融盐转移至所述过滤件内,所述循环室内的熔融盐与所述过滤件上的固体添加剂反应,并通过所述流动通道流动至所述反应室内。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主体,设于所述过滤室内,且具有收容槽;多个过滤板,设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沿所述收容槽的深度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过滤主体,每个所述过滤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动通道包括:第一流动通道,设置在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反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与所述循环室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动通道还包括:第二流动通道,设置在所述反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相对设置,所述反应室通过所述第二流动通道与所述过滤室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移组件包括:驱动体,连接于所述循环室的一侧;引流件,设于所述循环室内且连接于所述驱动体;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体,所述导流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驱动体通过所述引流件和所述导流件将所述循环室内的熔融盐转移至所述过滤件。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体为泵。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交换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反应室、所述循环室及所述过滤室的外侧壁。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玻璃强化系统,包括:玻璃预热装置,用于加热玻璃;上述的离子交换装置,连接于所述玻璃预热装置,用于将加热后的所述玻璃进行离子交换强化处理;玻璃降温装置,连接于所述离子交换装置,用于使离子交换处理后的所述玻璃降温。
[0015]上述的离子交换装置中转移组件将反应室的熔融盐通过循环室输送至过滤件,使得输送至过滤件的熔融盐与过滤件所承载的固体添加剂进行离子交换,以提高熔融盐中大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的浓度,已交换的熔融盐透过过滤件,同时由于过滤室和反应室的熔融盐液位差,使得已交换的熔融盐通过流动通道流动至反应室,以提高或维持反应室中熔融盐的大离子半径的碱金属离子浓度,使得熔融盐持续重复提纯使用,不需要离子交换装置停机即可进行反应室内熔融盐的交换处理,提高了离子交换装置的工作效率、交换质量及离子浓度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离子交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过滤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的过滤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的离子交换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强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离子交换装置
ꢀꢀꢀꢀꢀꢀꢀꢀꢀꢀꢀꢀꢀꢀꢀꢀꢀꢀ
100
[0023]反应室
ꢀꢀꢀꢀꢀꢀꢀꢀꢀꢀꢀꢀꢀꢀꢀꢀꢀꢀꢀꢀꢀꢀꢀꢀ
10
[0024]循环室
ꢀꢀꢀꢀꢀꢀꢀꢀꢀꢀꢀꢀꢀꢀꢀꢀꢀꢀꢀꢀꢀꢀꢀꢀ
20
[0025]过滤室
ꢀꢀꢀꢀꢀꢀꢀꢀꢀꢀꢀꢀꢀꢀꢀꢀꢀꢀꢀꢀꢀꢀꢀꢀ
30
[0026]流动通道
ꢀꢀꢀꢀꢀꢀꢀꢀꢀꢀꢀꢀꢀꢀꢀꢀꢀꢀꢀꢀꢀꢀ
40
[0027]第一流动通道
ꢀꢀꢀꢀꢀꢀꢀꢀꢀꢀꢀꢀꢀꢀꢀꢀꢀꢀ
41
[0028]通孔
ꢀꢀꢀꢀꢀꢀꢀꢀꢀꢀꢀꢀꢀꢀꢀꢀꢀꢀꢀꢀꢀꢀꢀꢀꢀꢀ
411
[0029]第二流动通道
ꢀꢀꢀꢀꢀꢀꢀꢀꢀꢀꢀꢀꢀꢀꢀꢀꢀꢀ
42
[0030]过滤件
ꢀꢀꢀꢀꢀꢀꢀꢀꢀꢀꢀꢀꢀꢀꢀꢀꢀꢀꢀꢀꢀꢀꢀꢀ
50
[0031]过滤主体
ꢀꢀꢀꢀꢀꢀꢀꢀꢀꢀꢀꢀꢀꢀꢀꢀꢀꢀꢀꢀꢀꢀ
51
[0032]收容槽
ꢀꢀꢀꢀꢀꢀꢀꢀꢀꢀꢀꢀꢀꢀꢀꢀꢀꢀꢀꢀꢀꢀꢀꢀ
511
[0033]第二过滤孔
ꢀꢀꢀꢀꢀꢀꢀꢀꢀꢀꢀꢀꢀꢀꢀꢀꢀꢀꢀꢀ
512
[0034]过滤板
ꢀꢀꢀꢀꢀꢀꢀꢀꢀꢀꢀꢀꢀꢀꢀꢀꢀꢀꢀꢀꢀꢀꢀꢀ
52
[0035]第一过滤孔
ꢀꢀꢀꢀꢀꢀꢀꢀꢀꢀꢀꢀꢀꢀꢀꢀꢀꢀꢀꢀ
521
[0036]转移组件
ꢀꢀꢀꢀꢀꢀꢀꢀꢀꢀꢀꢀꢀꢀꢀꢀꢀꢀꢀꢀꢀꢀ
60
[0037]驱动体
ꢀꢀꢀꢀꢀꢀꢀꢀꢀꢀꢀꢀꢀꢀꢀꢀꢀꢀꢀꢀꢀꢀꢀꢀ
61
[0038]引流件
ꢀꢀꢀꢀꢀꢀꢀꢀꢀꢀꢀꢀꢀꢀꢀꢀꢀꢀꢀꢀꢀꢀꢀꢀ
62
[0039]导流件
ꢀꢀꢀꢀꢀꢀꢀꢀꢀꢀꢀꢀꢀꢀꢀꢀꢀꢀꢀꢀꢀꢀꢀꢀ
63
[0040]加热组件
ꢀꢀꢀꢀꢀꢀꢀꢀꢀꢀꢀꢀꢀꢀꢀꢀꢀꢀꢀꢀꢀꢀ
70
[0041]保温件
ꢀꢀꢀꢀꢀꢀꢀꢀꢀꢀꢀꢀꢀꢀꢀꢀꢀꢀꢀꢀꢀꢀꢀꢀ
71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用于收容与玻璃进行离子交换的熔融盐;循环室,通过流动通道与所述反应室连通,所述反应室内的熔融盐可通过所述流动通道流动至所述循环室内;转移组件,设于所述循环室的上方并与所述循环室连通;过滤室,通过流动通道与所述反应室连通;过滤件,设于所述过滤室内,用于承载固体添加剂,所述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循环室内的熔融盐转移至所述过滤件内,所述循环室内的熔融盐与所述过滤件上的固体添加剂反应,并通过所述流动通道流动至所述反应室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主体,设于所述过滤室内,且具有收容槽;多个过滤板,设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沿所述收容槽的深度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过滤主体,每个所述过滤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包括:第一流动通道,设置在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反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与所述循环室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还包括:第二流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袁宝君桂文俊刘岩张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兰考裕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