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层结构及包含该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27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层结构,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增透膜层,所述增透膜层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在所述基材层表面的多层低折射率膜层和多层高折射率膜层,所述低折射率膜层和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之和为奇数,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膜层结构通过采用复合材料的高低折射率膜层的搭配,以及低折射率膜层厚度及折射率相同、高折射膜层厚度及折射率相同的设置,使得减反射效果更好,可有效减少蓝光波段的吸收,并提升膜层的附着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述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述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层结构及包含该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层结构及包含该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AR Coating,中文称作增透膜或抗反射膜,其是利用光干涉原理在基材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抑制反射的材料而形成的光学薄膜。在光学镜头、手机前后盖板、显示器和塑胶片等领域,通常需要镀一层上述的光学薄膜以提高光学性能。现有的光学薄膜,存在膜层间的应力较大、膜层附着力不高易在油墨区脱落以及蓝光波段吸收较为明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膜层结构,其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增透膜层,所述增透膜层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在所述基材层表面的多层低折射率膜层和多层高折射率膜层,所述低折射率膜层和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之和为奇数,所述增透膜层与所述基材层表面贴合的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所述增透膜层远离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最外层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
[000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增透膜层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的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第一高折射率膜层、第二低折射率膜层、第二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与所述基材层表面贴合。
[0005]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相同。
[0006]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1.40

1.55。
[0007]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相同。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1.90

2.10。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的折射率为1.50

1.52。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为15

100nm,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为20

150nm。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材质选自一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铝混合物、氟化镁和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材质选自氧化锆、氧化钽、五氧化三钛和钛酸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其包括镜头本体和镀制在所述镜头本体上的上述膜层结构。
[0013]本技术提供的膜层结构及包含该膜层结构的光学镜头,利用干涉原理,通过采用复合材料的高低折射率膜层的搭配,以及低折射率膜层厚度及折射率相同、高折射膜层厚度及折射率相同的设置,使得减反射效果更好,可有效减少蓝光波段的吸收,并提升膜层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基材层
ꢀꢀꢀꢀꢀꢀꢀꢀꢀꢀꢀꢀꢀꢀꢀꢀꢀꢀꢀ
10
[0018]增透膜层
ꢀꢀꢀꢀꢀꢀꢀꢀꢀꢀꢀꢀꢀꢀꢀꢀꢀ
30
[0019]第一低折射率层
ꢀꢀꢀꢀꢀꢀꢀꢀꢀꢀꢀ
301
[0020]第一高折射率层
ꢀꢀꢀꢀꢀꢀꢀꢀꢀꢀꢀ
302
[0021]第二低折射率层
ꢀꢀꢀꢀꢀꢀꢀꢀꢀꢀꢀ
303
[0022]第二高折射率层
ꢀꢀꢀꢀꢀꢀꢀꢀꢀꢀꢀ
304
[0023]第三低折射率层
ꢀꢀꢀꢀꢀꢀꢀꢀꢀꢀꢀ
305
[00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基材层10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10上的增透膜层30,所述增透膜层30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的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第一高折射率膜层302、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第二高折射率膜层304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其中,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与所述基材层10表面贴合,所述增透膜层30远离所述基材层10表面的最外层膜层为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可以增加低折射率膜层或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但是,需要保证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之和为奇数,且增透膜层与所述基材层表面贴合的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增透膜层远离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最外层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通过低折射率膜层和高折射率膜层交替镀制而成,以调整不同波长对应的反射强度,使得减反射效果更好,同时亦可以有效减少蓝光波段(入射波的波长为505

470nm)的吸收。
[0027]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即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的厚度都相同,第一高折射率膜层302和第二高折射率膜层304的厚度相同。
[0028]一实施例中,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的厚度为15

100nm,第一高折射率膜层302和第二高折射率膜层304的厚度为20

150nm。优选的,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的厚度为15nm、45nm、75nm、90nm或100nm。优选的,第一高折射率膜层302和第二高折射率膜层304的厚度为20nm、50nm、80nm、110nm或150nm。优选的,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都略大于低折射率膜层。
[0029]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相同,即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的折射率都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所述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和所述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的折射率为1.40

1.55。本实施例中,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材质选自一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铝混合物、氟化镁和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多种,即第一低折射率膜层301、第二低折射率膜层303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305可以都是一氧化硅层,也可以都是硅铝混合物层,也可以是选自上述材料中的多种制成的材料层。
[0030]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相同,即第一高折射率膜层302和第二高折射率膜层304的折射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折射率膜层302和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膜层304的折射率为1.90

2.10。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材质选自氧化锆、氧化钽、五氧化三钛和钛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增透膜层,所述增透膜层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在所述基材层表面的多层低折射率膜层和多层高折射率膜层,所述低折射率膜层和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层数之和为奇数,所述增透膜层与所述基材层表面贴合的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所述增透膜层远离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最外层膜层为低折射率膜层;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相同,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厚度;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相同,每一所述高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层包括依次层叠交替设置的第一低折射率膜层、第一高折射率膜层、第二低折射率膜层、第二高折射率膜层和第三低折射率膜层;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膜层与所述基材层表面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低折射率膜层的折射率为1.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海峰翁东生路新雨陈艳凯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兰考裕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