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及车载终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771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车联网通讯及车辆巡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及车载终端系统。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包括:通讯设备发送对应功能的巡检信号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的巡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符合车辆通信协议的对应的巡检指令,并将巡检指令下发至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接收的巡检指令转换为CAN报文,将CAN报文发送至网关;网关获取CAN报文,并将CAN报文转发至控制功能的对应控制器所在网络,对应控制器执行对应功能进入巡检模式。通过利用车联网技术及CAN总线技术,实现远程巡检,通过上述车辆远程巡检方法的过程,仅需一个人即可完成巡检过程,从而减少为了完成巡检的参与人数,因此减轻了巡检工作的人力利用,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及车载终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车联网通讯及车辆巡检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及车载终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内各城市公交公司的普遍要求,发车前对车外灯具、路牌等功能件进行功能性检查是基本要求,避免因故障或线路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工作,上路后导致交通混乱或者交通事故。
[0003]目前在车辆发车前,对车辆的待检查部件巡检时,至少需要两个工作人员配合,例如:检验制动灯时,组合仪表上有相关制动灯的符号片,但该符号片的亮起和后部制动灯的亮起有时候并非完全一致,故不能全部靠仪表上的符号片作为判断依据,所以为了保证制动灯检验的准确性,在对制动灯检验时,需要一个人在驾驶区一直踩着刹车踏板,另外一个人到车尾部去观察制动灯是否正常亮起,以上检验方法存在耗费人力、且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及车载终端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车辆巡检时存在耗费人力、且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通讯设备发送针对车辆对应功能的巡检信号至服务器;
[0007]2)服务器将接收的巡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符合车辆通信协议的对应的巡检指令,并将巡检指令下发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
[0008]3)车载终端将接收的巡检指令转换为CAN报文,将CAN报文发送至网关;
[0009]4)网关获取CAN报文,并将CAN报文转发至控制功能的对应控制器所在网络,对应控制器执行对应功能进入巡检模式。
[0010]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车联网技术使得通讯设备与服务器、服务器与车辆终端实现信息传递过程,并且服务器将接收的信号按照与车辆终端约定好的通讯协议将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指令,并将指令下发到车辆终端,使得下发的信息能够被车辆终端获取并利用,因车辆内部设备的通信是基于CAN报文实现的通信,所以车载终端接收指令后转换成CAN报文格式,供车辆内部通信。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车联网技术及CAN总线技术,实现远程巡检,有助于车辆发车前巡检的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地执行,提升车辆运营安全性,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实现整车功能部件的日常巡检功能,替代原有巡检方式通过人工逐个操作检查的过程,通过上述车辆远程巡检方法的过程,仅需一个人就能够完成下发指令以及对车辆部件的检查,从而减少为了完成巡检的参与人数,使原来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的工作变为一个人即可简单完成,因此减轻了巡检工作的人力利用,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是否满足远程巡检条件的判断,若不满足远程巡检条件,则进行车载终端不转换巡检指令、网关不进行转发或者对应控制器不执行对应功能;所述远程巡
检条件为:整车ON档电源有效且车速为零且车辆位于P档。通过预先判断车辆是否满足巡检条件,并在满足时才能够进入巡检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在车辆不满足巡检条件时,通讯故障或者黑客侵入等造成的系统误操作导致车辆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所以在巡检前判断车辆是否满足开启远程巡检条件的过程,提升了车辆的安全。
[0012]进一步地,通讯设备发送对应功能的巡检信号与操作人员对对应功能的操作矛盾时,优先响应操作人员对对应功能的操作。在同时满足远程巡检条件以及操作人员操作的条件下,优先根据操作人员的操作进行,即当满足远程巡检条件的同时,操作人员按照意愿,通过操作人员操作或车辆传感器等途径达到工作条件时进行的相关工作模式,此时并不进入远程巡检模式,而是优先进行上述相关工作模式。通过设置优先级,避免了在两种情况同时满足时,车辆同时执行两种情况下的操作,导致操作冲突造成车辆安全问题,并且将操作人员的操作设置为优先级高于远程巡检的过程,避免了远程巡检导致操作人员对车辆操作过程中断的情况。所以此过程保证了车辆安全以及对车辆操作的连续性。
[0013]进一步地,步骤4)中,还设置有默认工作时长,若进入巡检模式的时间超过默认工作时长则退出巡检模式。通过设定时间退出巡检模式,使得操作人员无需进行点击关闭按钮,就能够实现在超出设定时间内自动退出巡检模式的功能,进而减少了操作人员进行关闭巡检模式的步骤,并且此自动退出设置避免了因操作人员疏忽导致巡检模式未及时关闭,造成车辆能源浪费的情况。
[0014]进一步地,若进入巡检模式时间未超过默认工作时长,同时通讯设备发送针对车辆对应功能的巡检关闭信号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的巡检关闭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符合车辆通讯协议的对应的巡检关闭指令,并将巡检关闭指令下发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接收的巡检关闭指令转换为CAN报文,将CAN报文发送至网关;网关获取CAN报文,并将CAN报文转发至控制功能的对应控制器所在网络,对应控制器执行对应功能退出巡检模式。操作人员在巡检结束后,但未到达默认工作时长时,通过通讯设备下发巡检关闭信号,就能够实现退出巡检模式,使得在操作人员效率高时,通过下发巡检关闭信号实现退出巡检模式,避免工作结束后设备仍处于运行中,造成车辆能源浪费的情况。
[0015]进一步地,所述巡检信号包括对应车辆的车辆识别代码,服务器根据预先获得的车辆识别代码与车载终端唯一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巡检指令下发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通过预先建立车辆的车辆身份,实现车辆身份的唯一性识别,即保证巡检指令下发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并且通过对车辆身份的唯一性识别,保证了巡检是针对对应车辆的巡检,避免了对非巡检车辆的影响。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载终端系统,包括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用于与车辆的通信网关相连;所述车载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车辆对应功能的巡检指令后,将接收的巡检指令转换为CAN报文经网关转发至对应功能的控制器所在网络,对应控制器执行对应功能进入巡检模式。
[00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述的车载终端,并利用车联网技术及CAN总线技术,实现了远程巡检功能,有助于车辆发车前巡检的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地执行,提升车辆运营安全性,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实现整车功能部件的日常巡检功能,替代原有巡检方式通过人工逐个操作检查的过程,仅需一个人就能够完成下发指令以及对车辆部件的检查,从而减少为了完成巡检的参与人数,使原来至少需要两个人配合的工作变为一个人即可简单完
成,因此减轻了巡检工作的人力利用,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是否满足远程巡检条件的判断,若不满足远程巡检条件,则进行车载终端不转换巡检指令;所述远程巡检条件包括:整车ON档电源有效且车速为零且车辆位于P档。通过预先判断车辆是否满足巡检条件,并在满足时才能够进入巡检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在车辆不满足巡检条件时,通讯故障或者黑客侵入等造成的系统误操作导致车辆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所以在巡检前判断车辆是否满足开启远程巡检条件的过程,提升了车辆的安全。
[0019]进一步地,还设置有默认工作时长,若进入巡检模式的时间超过默认工作时长则车载终端控制退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讯设备发送针对车辆对应功能的巡检信号至服务器;2)服务器将接收的巡检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符合车辆通信协议的对应的巡检指令,并将巡检指令下发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3)车载终端将接收的巡检指令转换为CAN报文,将CAN报文发送至网关;4)网关获取CAN报文,并将CAN报文转发至控制功能的对应控制器所在网络,对应控制器执行对应功能进入巡检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是否满足远程巡检条件的判断,若不满足远程巡检条件,则进行车载终端不转换巡检指令、网关不进行转发或者对应控制器不执行对应功能;所述远程巡检条件为:整车ON档电源有效且车速为零且车辆位于P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讯设备发送对应功能的巡检信号与操作人员对对应功能的操作矛盾时,优先响应操作人员对对应功能的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设置有默认工作时长,若进入巡检模式的时间超过默认工作时长则退出巡检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远程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进入巡检模式时间未超过默认工作时长,同时通讯设备发送针对车辆对应功能的巡检关闭信号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的巡检关闭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符合车辆通讯协议的对应的巡检关闭指令,并将巡检关闭指令下发至对应车辆的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接收的巡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言龙陈利峰巩鹏亮赵明渊李岱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森鹏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