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缓冲管理的多链路冗余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676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缓冲管理的多链路冗余的实现方法,它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基础上,以多任务管理多个链路通讯。每条链路的通讯均由独立的任务进行管理,链路通讯管理任务之间不设立关联。在链路管理任务与应用任务之间通过数据缓冲进行接口,管理数据。本方法完全以软件的方式实现,基于多任务系统,使用标准操作系统接口。无需增加任何输入输出单元等硬件设备,具有极强的可移植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匹配多种同构或异构链路的冗余,配置灵活,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缓冲管理的多链路冗余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为每个通讯链路设置一个独立的通讯管理任务,并使每个通讯链路独立工作,相互之间不设立关联;其次在通讯时采用时标和回函机制,即发送方在发出的数据包中加入标记数据唯一识别码的数 据编号、包括发送接收方的设备识别号的目的码、包括发送方的设备识别号的数据源码以及数据发送时的时标;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发来的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并送入接收缓冲,然后发送包含有接收方数据的数据编号、目的码、数据源码及时标的回复数据包;   第三,发送方根据收到的回复数据包处理发送缓冲中的数据;第四,使发送方和接收方按以下规则处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发送过程:发送方先从发送缓冲中取出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打包,加入数据编号、目的码、数据源码以及数据发送 时的时标,然后将数据包从通讯链路端口发出,但此时并不删除发送缓冲中相应的数据;数据包接收过程: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首先分离数据包中包含的数据编号、目的码、数据源码、数据发送时标以及应用数据,根据目的地码判断是否为自身所需数据,不是则 丢弃,是则首先根据数据源码、数据编号以及数据发送时标搜索接收缓冲中匹配的数据,如果匹配成功再进一步比较数据包中报文的内容,如果内容也匹配则说明该数据已经通过另外的链路送达,此时将丢弃该数据,反之,在接收缓冲中未搜索到匹配的数据,则说明该数据是第一个抵达目的地的数据,将其连同数据源码、数据编号以及数据发送时标一同存入接收缓冲中,同时无论是保留还是丢弃数据,都将收到的数据编号作为回复数据发还给数据发送方;回复数据包处理过程:当发送方当收到回复数据包时,取出数据编号并根据该 数据编号搜索发送缓冲中相匹配的数据,如果搜索到则说明该回复数据包是自相应编号的数据发出后收到的第一个回复数据,且证明发送方已经正确接收了该编号的数据,此时从发送缓冲中删除该编号的数据,并结束对该回复数据的处理,如果没有匹配的数据,则说明在该回复数据到达前已经有另一个链路的回复数据已经到达,或者该回复数据是错误数据,此时直接结束该回复数据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刚陈文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