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63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胎面挤出生产线的前道工序之后,沿胎面长度方向运输定长裁断的轮胎胎面,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滚筒之间设置抬升间隙,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存储输送带之前,第二输送装置的多个同步输送带之间也设抬升间隙,通过按照抬升间隙间隔设置的承载杆,将定长的轮胎胎面通过抬升间隙抬升脱离第一输送装置,并将胎面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利用抬升间隙实现无磕碰稳定运输轮胎胎面,采用架空平台方式,避免了原有地面装置和通道,为现场留下更广阔的空间,并且通过控制第二输送装置的多个同步输送带的移动距离可以进行不同宽度尺寸的轮胎胎面摆放,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移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轮胎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钢轮胎胎面前道生产工序包括挤出复合、强制收缩、压延贴合、冷却输送、定长裁断等工艺流程,加工后的定长胎面放入百叶车,长期以来,国内轮胎企业胎面的拾取转移都是人工拾取进行,定长裁断的胎面经过输送皮带运输转换位置,由工人拾取摆放到到每天计划生产量较多,人工拾取轮胎胎面到百叶车中,劳动量极大,效率低。
[0003]现有轮胎生产企业已有使用胎面自动拾取来转移存储胎面,经过前道工序定长裁剪的单条胎面通过第一输送线输送,达到换向位置停止,由换向装置将第一输送线路的单条胎面抬升转移至到存储到百叶车的存储输送带,第一条胎面放置到存储输送带之后,存储输送带将胎面向外输送一定距离后停止,第2、3、4条胎面用同样的方式随之依次放置在存储输送带上,但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高频率反复抬升的换向装置经常发生损坏,需要停机维修,影响生产效率,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胎面挤出生产线的前道工序之后,沿胎面长度方向运输定长裁断的轮胎胎面,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滚筒之间设置抬升间隙,通过抬升转运装置承载架上按照抬升间隙间隔设置的承载杆,当定长裁断的轮胎胎面来到第一输送装置时,抬升承载架将定长的轮胎胎面抬升脱离第一输送装置,抬升到沿轮胎胎面宽度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装置更高的位置,承载架平移一定距离,下降后胎面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承载杆通过第二输送装置设置的抬升间隙下降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利用间隙实现无磕碰稳定运输轮胎胎面,采用架空平台方式,避免了原有地面装置和通道,为现场留下更广阔的空间,并且通过控制第二输送装置的多个同步输送带的移动距离可以进行不同宽度尺寸的轮胎胎面摆放,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移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包括:
[0006]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沿轮胎胎面的长度方向运输轮胎胎面,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有多个输送滚筒,相邻设置的所述输送滚筒之间设置有抬升间隙;
[0007]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高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沿所述轮胎胎面的宽度方向运输轮胎胎面,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皮带输送机构,相邻设置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设置有所述抬升间隙;
[0008]抬升转运装置,所述抬升转运装置用于将轮胎胎面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转移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抬升转运装置包括承载基座,所述承载基座设置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间隔设置有多个承载杆,所述承载杆对应所述抬升间隙设置,所述承载杆通过升降机构
在所述抬升间隙进行升降,所述承载杆通过平移机构在所述抬升间隙进行不同工位的轮胎胎面拾取和摆放。
[0009]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胎面挤出生产线的前道工序之后,沿胎面长度方向运输定长裁断的轮胎胎面,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滚筒之间设置抬升间隙,通过抬升转运装置承载架上按照抬升间隙间隔设置的承载杆,当定长裁断的轮胎胎面来到第一输送装置时,抬升承载架将定长的轮胎胎面抬升脱离第一输送装置,抬升到沿轮胎胎面宽度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装置更高的位置,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存储输送带之前,存储输送带将轮胎胎面送入百叶车中,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皮带输送机构,相邻设置的皮带输送机构也设置抬升间隙,承载架来到高处后平移一定距离,下降后胎面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承载杆通过第二输送装置设置的抬升间隙下降平移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利用间隙实现无磕碰稳定运输轮胎胎面,采用架空平台方式,避免了原有地面装置和通道,为现场留下更广阔的空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移效率,通过控制承载架的平移距离可以进行不同工位的轮胎胎面摆放,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移效率。
[0010]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杆包括多个承载部,相邻设置的所述承载部存在高低位差。
[0011]因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胎面挤出线后,现有的挤出线只生产运输单条轮胎胎面,这就需要升降机构反复多次托举单条胎面的进行长距离升降,一是升降容易发生损坏,通过将承载杆设置多个承载部,承载部设置不同的高度,承载杆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间隙中,比如设计两段高低差的承载部,设置在先来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条轮胎胎面靠近第一输送装置中心线的右侧位置被承载架的较高部分抬升,设置后来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条轮胎靠近第一输送装置中心线的左侧位置使较低的承载部承载第二条轮胎胎面,然后两条轮胎胎面被一起抬升到设计的高度,从而减轻了升降机构的工作负担,尤其对于小尺寸的轮胎胎面,大大提高了存储效率,通过设置承载部的间隔可以调整相邻轮胎胎面的距离,设计更加合理。
[0012]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驱动电机,所述承载基座设置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丝杠,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使所述移动部上下移动从而使所述承载基座上下移动。
[0013]丝杠滚珠的升降机构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简单的特点,且传动效率高,高耐用性,并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使抬升转运机构成本大大降低,安装占地空间小。
[0014]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丝杠设置于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承载基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所述承载杆设置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检测设计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工作。
[0015]丝杠设置在机架,可以设置机架的高度高于第二输送装置,在移动部移动到顶部时,即是合适的高度,操作简单,在机架设置第一滑轨并在承载基座设置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配合使承载基座在上下移动时不会晃动从而更加的稳定且摩擦力更小,同时在承载杆设置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末端。在轮胎胎面将末端设置的激光传感遮挡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转动丝杠,使整个抬升动作更加准确且迅速,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0016]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架为轻质铝型材。
[0017]设置承载架为轻质铝型材,使升降机构抬升总重量减轻,减轻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节省能源,且有利于延长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
[0018]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辅助抬升装置,所述辅助抬升装置包括承重线、滑轮装置以及配重块,所述滑轮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承重线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块装置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0019]通过设置辅助抬升装置在机架顶部,辅助抬升装置的承重线一端连接承载架的第一滑块,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连接配重块,在承载架上升时更加的迅速,进一步减轻驱动电机的驱动效率。
[0020]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重块为铅块,所述承载架与所述铅块重量相同。
[002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沿轮胎胎面的长度方向运输轮胎胎面,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有多个输送滚筒,相邻设置的所述输送滚筒之间设置有抬升间隙;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高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沿所述轮胎胎面的宽度方向运输轮胎胎面,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皮带输送机构,相邻设置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设置有所述抬升间隙;抬升转运装置,所述抬升转运装置用于将轮胎胎面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转移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抬升转运装置包括承载基座,所述承载基座设置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间隔设置有多个承载杆,所述承载杆对应所述抬升间隙设置,所述承载杆通过升降机构在所述抬升间隙进行升降,所述承载杆通过平移机构在所述抬升间隙进行不同工位的轮胎胎面拾取和摆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包括多个承载部,相邻设置的所述承载部存在高低位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驱动电机,所述承载基座设置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丝杠,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使所述移动部上下移动从而使所述承载基座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上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设置于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承载基座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所述承载杆设置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检测设计信号将信号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学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哈威斯特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