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43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根工具放置板和弹性防护板,所述机器人本体两侧通过转动结构与根工具放置板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两侧表面上的两组限位板、开设在限位板内侧表面上的转动槽、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部的转动块、环绕开设在转动块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开设在转动槽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转动块内侧表面上的若干组转动杆;通过设置的根工具放置板和转动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体积一般体积较大,需要使用较长的连接线才能将机器人的控制终端与放置在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在一起,操作较为繁琐,较长的连接线还可能将工作人员绊倒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工业设备指的是工业生产设备和各类机床,比如车床、铣床、磨床、刨床等机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开始广泛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中,工业机器人的多关节机械手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使得它们可以在高危环境下进行作业,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工业机器人一般是设置在工作车间内进行使用的,但是由于工业机器人大多是通过机械结构系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等进行控制的,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工业机器人在经过一定周期的工作后,为了避免系统上出现算法错位导致指令冲突,需要使用检测设备对系统进行检测,但是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体积一般体积较大,需要使用较长的连接线才能将机器人的控制终端与放置在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在一起,操作较为繁琐,较长的连接线还可能将工作人员绊倒,装置的便捷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工业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工业机器人,通过设置的根工具放置板和转动结构等,使根工具放置板能够通过转动杆带动转动块在转动槽的限制下转动,转动完成后第一弹簧推动限位杆插入限位槽内部,限位杆配合限位槽对根工具放置板的位置进行限制,根工具放置板能够转动并固定为至与地面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工作人员能够将检测设备放置在根工具放置板上,避免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体积一般体积较大,需要使用较长的连接线才能将机器人的控制终端与放置在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在一起,操作较为繁琐,较长的连接线还可能将工作人员绊倒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根工具放置板和弹性防护板,所述机器人本体两侧表面设置有根工具放置板,且根工具放置板内部插入有弹性防护板,所述机器人本体两侧通过转动结构与根工具放置板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两侧表面上的两组限位板、开设在限位板内侧表面上的转动槽、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部的转动块、环绕开设在转动块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第一弹簧、贯穿弹簧槽外侧表面的限位杆、开设在转动槽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转动块内侧表面上的若干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侧表面皆设置在根工具放置板外壁表面上,所述转动杆皆贯穿转动槽内侧表面;
[0006]所述限位槽内部皆插入有限位杆。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块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限位杆,所述转动槽内壁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数量相同的限位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槽皆设置为与限位杆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转动槽内侧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相互配合的圆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防护板的连接结构固定在根工具放置板内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弹性防护板外壁表面上的四组螺栓槽、贯穿螺栓槽外侧表面的握杆、设置在握杆内侧末端上的螺栓、缠绕设置在螺栓表面上的第二弹簧和设置在根工具放置板外壁表面上的四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皆与螺栓相互啮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杆表面皆环形开设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凹槽。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皆设置在螺栓槽内壁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皆贴合在螺栓外壁表面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的根工具放置板和转动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体积一般体积较大,需要使用较长的连接线才能将机器人的控制终端与放置在地面上的电脑连接在一起,操作较为繁琐,较长的连接线还可能将工作人员绊倒的问题,通过转动根工具放置板,使根工具放置板能够通过转动杆带动转动块在转动槽的限制下转动,转动完成后第一弹簧推动限位杆插入限位槽内部,限位杆配合限位槽对根工具放置板的位置进行限制,根工具放置板能够转动并固定为至与地面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工作人员能够将检测设备放置在根工具放置板上,从而达到将检测设备放置在与机器人的控制终端较为接近的位置上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0015]2.通过设置的弹性防护板和连接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当机器人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与异物发生碰撞,导致机器人本体表面发生凹陷或开裂,并因撞击产生的震动影响到机器人本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的问题,通过移动弹性防护板,使弹性防护板插入根工具放置板内部,再转动并推动握杆,使握杆带动螺栓挤压第二弹簧,螺栓能够从螺栓槽内部移出并转动插入螺纹孔内部,螺栓配合螺纹孔对弹性防护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弹性防护板安装完成,从而达到通过设置的弹性防护板对机器人本体进行保护,减少撞击对机器人本体产生的影响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弹性防护板拆除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工具放置板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转动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转动结构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图5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图6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机器人本体;2、工具放置板;3、弹性防护板;4、转动结构;41、限位板;42、转动槽;43、转动块;44、弹簧槽;45、第一弹簧;46、限位杆;47、限位槽;48、转动杆;5、连接结构;51、螺栓槽;52、握杆;53、螺栓;54、第二弹簧;55、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图9,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根工具放置板(2)和弹性防护板(3),所述机器人本体(1)两侧表面设置有根工具放置板(2),且根工具放置板(2)内部插入有弹性防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两侧通过转动结构(4)与根工具放置板(2)连接,所述转动结构(4)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两侧表面上的两组限位板(41)、开设在限位板(41)内侧表面上的转动槽(42)、转动设置在转动槽(42)内部的转动块(43)、环绕开设在转动块(43)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44)、设置在弹簧槽(44)内部的第一弹簧(45)、贯穿弹簧槽(44)外侧表面的限位杆(46)、开设在转动槽(42)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47)和设置在转动块(43)内侧表面上的若干组转动杆(48),所述转动杆(48)内侧表面皆设置在根工具放置板(2)外壁表面上,所述转动杆(48)皆贯穿转动槽(42)内侧表面;所述限位槽(47)内部皆插入有限位杆(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43)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限位杆(46),所述转动槽(42)内壁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46)数量相同的限位槽(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健蔡开猛关涤天余晓文陈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艾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