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37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所述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自主运动控制系统和无线网络通讯系统,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台调度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所述自主运动控制系统包括巡航模块、传感器、模块化云台和避障系统,所述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包括通信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建设3D可视化系统,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显示选煤厂内的场景结构、设备布局,并设置完善的视频感知、安全监测系统,对入选原煤杂物、人员不安全行为、设备危险运行状态等进行监测,并实现智能预测、预警。预警。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厂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化选煤厂可划分为设备层、控制层、执行层、决策层四层。设备层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及检测仪表、保护装置等;控制层主要包括生产集中控制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调度通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执行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机电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节能与环保管理、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等;决策层主要包括: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通过智能建设进行管理和程序控制,科学调度,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和空运转时间,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带动了厂区产量的提高。同时,实现了管理的全面信息化,依托信息化,形成了的高效管理局面,带来了管理机构和管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可促进厂区洗选能力的提高,各类机电设备故障率,非正常停机时间下降,均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日常维护费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时间而提升整体效益,提高产品质量。
[0003]目前都是通过人工对入选原煤杂物、人员不安全行为、设备危险运行状态等进行监测,不仅浪费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存在排查漏洞,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自主运动控制系统和无线网络通讯系统,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台调度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
[0007]优选的,所述自主运动控制系统包括巡航模块、传感器、模块化云台和避障系统。
[0008]优选的,所述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包括通信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
[0009]优选的,所述后台调度管理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规划模块、控制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0010]优选的,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机器人调度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管理模块、任务荷载信息管理模块和历史数据分析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巡航模块包括3D激光导航模块和自主导航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摄像装置、温度检测模块、声音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有害气体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
[0013]优选的,所述系统管理模块包括图片识别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垫。
[0015]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设置有四个。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由巡检机器人本体、任务载荷、自主运动控制系统、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后台调度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六个部分组成,按照系统架构可分为三层,分别为执行层、通讯层和管理层,执行层包括了智能机器人本体、巡航模块、其他在线检测模块等,可实现机器人固定路径巡航,检测数据的采集等功能;通讯层为无线通讯,无线通讯满足网络全覆盖,保证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任何位置都能实现无障碍通讯,为了实现机器人实时通信,将采集到的相关任务信息及报警等信息集中传送到综合监控管理中心,并接受中心指派的路径的设定、任务安排等功能;管理层包含了机器人调度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主要功能有机器人巡检任务调度,机器人用户信息管理、任务载荷信息的管理、历史数据分析及图表展示等,在室内巡检区域内采用巡检机器人搭载相关功能性载荷,通过后台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对机器人远程控制及相关检测信息的反馈,代替人工进行日常巡检工作,建设3D可视化系统,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显示选煤厂内的场景结构、设备布局,并设置完善的视频感知、安全监测系统,对入选原煤杂物、人员不安全行为、设备危险运行状态等进行监测,并实现智能预测、预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机器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机器人本体;2、自主运动控制系统;3、无线网络通讯系统;4、后台调度管理系统;5、大数据分析系统;6、第一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8、安装块;9、保护垫;1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5]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

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机器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机器人本体1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自主运动控制系统2和无线网络通讯系统3,机器人本体1顶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台调度管理系统4和大数据分析系统5。
[0028]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由巡检机器人本体1、任务载荷、自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自主运动控制系统(2)和无线网络通讯系统(3),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台调度管理系统(4)和大数据分析系统(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主运动控制系统(2)包括巡航模块、传感器、模块化云台和避障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通讯系统(3)包括通信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后台处理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调度管理系统(4)包括检测模块、规划模块、控制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5)包括机器人调度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管理模块、任务荷载信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振楠颜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亦立名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