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便民应急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3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便民应急岛,包括柜体、第一承托箱、第二承托箱、身份证读取模块以及控制器,柜体的前侧铰接有检修门,柜体的底部设有压重座;第一承托箱内设有托座,托座的两侧设有限位挡檐,检修门上铰接有第一门,第一门上设有第一电磁锁;第二承托箱设置于柜体内、且位于第一承托箱的下部,检修门上铰接有与第二承托箱内外对应的第二门,第二门上设有第二电磁锁;身份证读取模块设置于柜体上;控制器与身份证读取模块电连接以接收身份证信息,并发送开启指令至第一电磁锁和第二电磁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便民应急岛,能够保证AED设备放置环境的安全,便于人们进行AED设备或急救器材的选用。设备或急救器材的选用。设备或急救器材的选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便民应急岛


[0001]本技术属于急救应急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便民应急岛。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心血管疾病变得逐渐年轻化,年轻人发生心脏骤停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使人们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护,避免发生过多的伤亡,需要在公共场所多设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备)以方便人们及时对心脏类疾病进行救治。一旦发生急救事件,可方便的借用AED急救设备,对突发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减少伤亡。
[0003]目前,虽然有专门的存放AED设备的柜体,但一般柜体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多种不同急救场合的需求,另外,为方便人们取用设备,柜体一般设置高度较大,在受到轻微碰撞时容易发生倾倒,造成AED设备的损坏,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便民应急岛,能够保证AED设备放置环境的安全,便于人们进行AED设备或急救器材的选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便民应急岛,包括:
[0006]柜体,前侧铰接有检修门,柜体的底部设有向外周凸出的压重座;
[0007]第一承托箱,设置于柜体内、且开口向前设置,第一承托箱内设有用于承托AED设备的托座,托座的两侧设有向上凸起以限位AED设备的限位挡檐,检修门上铰接有与第一承托箱内外对应的第一门,第一门上设有第一电磁锁;
[0008]第二承托箱,设置于柜体内、且开口向前设置,第二承托箱位于第一承托箱的下部、且用于容纳急救器材,检修门上铰接有与第二承托箱内外对应的第二门,第二门上设有第二电磁锁;
[0009]身份证读取模块,设置于柜体上,用于读取取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
[0010]控制器,与身份证读取模块电连接以接收身份证信息,并发送开启指令至第一电磁锁和/或第二电磁锁。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体的顶部设有报警灯,报警灯与控制器电连接,在第一电磁锁或第二电磁锁开启时,控制器用于向报警灯发出报警启动指令。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体的后侧内壁上设有安装支架,第一承托箱和第二承托箱的后背板分别连接于安装支架上。
[0013]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柱,安装柱上设有若干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安装孔,第一承托箱和第二承托箱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孔相连。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托座的两侧边缘向外上方折弯凸起以形成限位挡檐,
托座的后侧缘向上折弯形成后挡檐、并回弯至支撑于托座的下方,限位挡檐和后挡檐上分别贯通设有减重孔,减重孔为圆形孔。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体上还设有位于第一门上方的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发送输入信息至控制器,或接收控制器的显示信息。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重座向前凸出的宽度大于压重座向后凸出的宽度,压重座向后凸出的宽度大于压重座向两侧凸出的宽度,压重座的顶面与压重座的前侧壁之间设有圆弧过渡。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修门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触控按钮和第二触控按钮,第一触控按钮和第二触控按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发送请求指令至控制器,以使控制器向第一电磁锁或第二电磁锁发送开启指令。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开启第一门的第一紧急按钮、以及用于开启第二门的第二紧急按钮,第一紧急按钮用于在断电情况下开启第一门,第二紧急按钮用于在断电情况下开启第二门。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门和第二门上分别嵌装有可视玻璃。
[0020]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便民应急岛,利用柜体内分别设置的第一承托箱和第二承托箱分别放置AED设备和急救器材,利用托座两侧的限位挡檐对AED设备进行水平位置的限定,便民AED设备受到冲击振动造成的掉落,结合压重座的使用,可进一步降低固体的整体滑动,通过身份证读取模块读取使用者身份信息并发送可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应发送指令至第一电磁锁或第二电磁锁以开启第一门或第二门,操作方便,使用快捷,提高了对患者的救治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便民应急岛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去除检修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第一承托箱、托座、安装支架及柜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柜体;11、检修门;12、压重座;13、安装柱;14、连接件;15、减重孔;16、触摸显示屏;2、第一承托箱;21、第一门;22、托座;23、限位挡檐;24、后挡檐;3、第二承托箱;31、第二门;4、身份证读取模块;5、报警灯;61、第一触控按钮;62、第二触控按钮;71、第一紧急按钮;72、第二紧急按钮;81、AED设备;82、急救器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智能便民应急岛进行说明。智能便民应急岛,包括柜体1、第一承托箱2、第二承托箱3、身份证读取模块4以及控制器,柜体1的前侧铰接有检修门11,柜体1的底部设有向外周凸出的压重座12;第一承托箱2设置于柜体1内、且开口向前设置,第一承托箱2内设有用于承托AED设备81的托座22,托座22的两侧设有向上凸起以限位AED设备81的限位挡檐23,检修门11上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便民应急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前侧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向外周凸出的压重座;第一承托箱,设置于所述柜体内、且开口向前设置,所述第一承托箱内设有用于承托AED设备的托座,所述托座的两侧设有向上凸起以限位AED设备的限位挡檐,所述检修门上铰接有与所述第一承托箱内外对应的第一门,所述第一门上设有第一电磁锁;第二承托箱,设置于所述柜体内、且开口向前设置,所述第二承托箱位于所述第一承托箱的下部、且用于容纳急救器材,所述检修门上铰接有与所述第二承托箱内外对应的第二门,所述第二门上设有第二电磁锁;身份证读取模块,设置于所述柜体上,用于读取取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控制器,与所述身份证读取模块电连接以接收所述身份证信息,并发送开启指令至所述第一电磁锁和/或第二电磁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便民应急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顶部设有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磁锁或所述第二电磁锁开启时,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报警灯发出报警启动指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便民应急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后侧内壁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承托箱和所述第二承托箱的后背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便民应急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若干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承托箱和所述第二承托箱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孔相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芸王增民任劲松楚占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安社应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