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地源热泵系统的埋管的
,尤其涉及适用于建筑供暖供冷的地源热泵
,具体地说是一种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通常用于承担建筑荷载。能量桩是一种新型桩基础,通过将桩基础与地源热泵地埋管相结合,可以起到地下浅层地热提取和承担建筑荷载的双重作用,同时还能避免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成本高、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0003]中国技术专利号为202111310202.2,名称为一种桩基预埋换热管及能量桩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预埋换热管及能量桩,桩基预埋换热管具有下行管、连接管和上行管,上行换热管段和下行换热管段分别呈螺旋管。利用螺旋布置的换热管,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但是,螺旋管段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桩身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作用,影响了桩身承载力。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221108.7,名称为一种用于处理软土地基的预制扩底变径桩及其施工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软土地基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包括桩身、换热叶片和换热管;换热叶片为环状、沿桩长方向等距布置在桩身外壁上,各换热叶片尺寸相同;换热管在桩身的钢筋笼外侧呈U型绑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叶片的间距为200mm~400mm,换热叶片厚度为30mm~40mm,宽度为不小于桩径的0.1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采用HDPE换热管,换热管外径为19mm~38mm,壁厚为2mm~2.5mm。4.权利要求1
‑
3任意所述的传热增强型现浇变径能量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调查分析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设计,确定设计钻孔深度和钻孔直径;2)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确定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和不同的钻进速度;3)按照设计资料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布设满足施工要求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以及临时建筑等基础设施;4)根据设计深度和桩身直径制作钢筋笼,将钢筋笼和换热管进行绑扎;5)根据设计资料,施工钻头通过旋转钻入土层,在变径刀片上沿和设计变径桩段上沿齐平时,施工钻头停止继续钻进,保持深度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控制箱控制电动机令液压杆工作使变径刀片伸出,当变径刀片伸出长度达到设计变径桩径时,施工钻头继续旋转完成变径桩段的施工;6)待变径桩段施工完毕后控制箱控制电动机令液压杆工作使变径刀片收缩,变径刀片收缩完毕后钻头继续钻进,继续施工;7)将带有换热管的钢筋放置到设计深度;8)浇筑混凝土完成桩身施工;其中,所述施工钻头包括钻头、钻杆、钻齿、液压系统和变径刀片;钻头焊接在钻杆的前端,钻头前端安装有钻齿;钻杆表面上沿轴向设有线槽;钻头下端装有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魏鹏,缪玉松,牛庚,孔亮,孔纲强,郭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