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25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上料辊道、第二上料辊道、涂胶组件、复合组件、折叠组件、裁切组件,衣身布卷依次经第一上料辊道、涂胶组件、复合组件、折叠组件、裁切组件,第二上料辊道和复合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械手,加强片设置在第二上料辊道上,衣身布卷经第一上料辊道上料运输,并在涂胶组件进行涂胶,加强片经复合组件进行衣身布卷和加强片的复合,折叠组件对完成复合的衣身布卷进行对称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折叠组件并通过在折叠组件前设置涂胶组件和复合组件实现加强片的复合加工,在折叠组件后设置裁切组件进行折叠后的孔或边缘形状的裁剪加工,从而在减少打孔设备的独立设置,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衣自动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衣物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衣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医疗手术衣是医生和病人进行手术、公共场所防疫检查、病毒污染区内消毒时穿戴的无菌隔离服,主要用于阻隔体液及微生物的渗透。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护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与体液,病人的血液与体液往往可能携带HBV(肝炎B病毒)、HCV(肝炎C病毒)和HIV(艾滋病病毒)等各种病原体。通过手术衣可以防止病人造成二次感染以及防止血液等液体感染医护人员。在医疗手术衣的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主要通过以下工序加工:无纺布的上料、打孔、复合、裁切等。
[0003]对于手术衣上的孔一般为中心设置的头套孔,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在运输线中部设置打孔装置进行中心打孔,由于手术衣一般为对称结构,可通过折叠后边缘裁切的方式一体形成,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对于加强片或腰带的复合则又需对展开状态的无纺布进行加工,故现有的生产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0004]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上料辊道、第二上料辊道、涂胶组件、复合组件、折叠组件、裁切组件,衣身布卷依次经所述第一上料辊道、所述涂胶组件、所述复合组件、所述折叠组件、所述裁切组件,所述第二上料辊道和所述复合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械手,加强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辊道上,所述衣身布卷经所述第一上料辊道上料运输,并在所述涂胶组件进行涂胶,所述加强片通过所述移动机械手由所述第二上料辊道移动至涂胶后的所述衣身布卷上并经所述复合组件进行所述衣身布卷和所述加强片的复合,所述折叠组件对完成复合的所述衣身布卷进行对称折叠并经所述裁切组件进行边缘裁切。
[0006]较佳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辊、导向架、限位板、折叠辊、导向辊和下料辊,所述上料辊和所述下料辊水平设置,所述折叠辊竖直设置,所述导向辊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等腰三角架,所述等腰三角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等腰杆和一底杆,所述底杆靠近所述上料辊设置,两所述等腰杆的连接点靠近所述限位板设置。
[0007]较佳的,所述等腰杆沿远离所述上料辊的方向由低向高倾斜设置。
[0008]较佳的,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限位板平行竖直设置,两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限位间隙,折叠后的所述衣身布卷设置在所述限位间隙内。
[0009]较佳的,所述导向辊的轴线所在竖直面和所述下料辊的轴线所在竖直面平行设置,且所述导向辊的轴线沿远离所述折叠辊的方向由低向高倾斜设置。
[0010]较佳的,所述等腰杆和所述底杆的连接位置、两所述等腰杆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
圆弧面。
[0011]较佳的,所述导向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两所述等腰杆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度。
[0012]较佳的,所述第二支撑柱至少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杆的两端。
[0013]较佳的,所述等腰三角架还包括若干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所述等腰杆上。
[0014]较佳的,各所述加强杆均与所述底杆平行设置,且各所述加强杆等距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折叠组件并通过在所述折叠组件前设置所述涂胶组件和所述复合组件实现加强片的复合加工,在所述折叠组件后设置所述裁切组件进行折叠后的孔或边缘形状的裁剪加工,从而在减少打孔设备的独立设置,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所述手术衣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所述折叠组件的结构正视图;
[0018]图3为所述折叠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0019]图中数字表示:
[0020]1‑
第一上料辊道;2

第二上料辊道;3

涂胶组件;4

复合组件;5

折叠组件;6

裁切组件;51

上料辊;52

导向架;53

限位板;54

折叠辊;55

导向辊;56

下料辊;57

第一支撑柱;58

第二支撑柱;521

等腰杆;522

底杆;523

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手术衣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包括第一上料辊道1、第二上料辊道2、涂胶组件3、复合组件4、折叠组件5、裁切组件6,衣身布卷依次经所述第一上料辊道1、所述涂胶组件3、所述复合组件4、所述折叠组件5、所述裁切组件6,所述第二上料辊道2和所述复合组件4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械手,加强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辊道2上,所述衣身布卷经所述第一上料辊道1上料运输,并在所述涂胶组件3进行涂胶操作,所述加强片通过所述移动机械手由所述第二上料辊道2移动至涂胶后的所述衣身布卷上并经所述复合组件4实现所述衣身布卷和所述加强片的复合,所述折叠组件5对完成复合的所述衣身布卷进行对称折叠并经所述裁切组件6进行裁切形成孔或边缘形状。
[0024]一般的,所述第一上料辊道1、所述第二上料辊道2、所述涂胶组件3、所述复合组件4、所述裁切组件6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结构。
[0025]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折叠组件5并通过在所述折叠组件5前设置所述涂胶组
件3和所述复合组件4实现加强片的复合加工,在所述折叠组件5后设置所述裁切组件6进行折叠后的孔或边缘形状的裁剪加工,从而在减少打孔设备的独立设置,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2、图3所示,图2为所述折叠组件的结构正视图;图3为所述折叠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0028]所述折叠组件5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辊51、导向架52、限位板53、折叠辊54、导向辊55和下料辊56,所述上料辊51和所述下料辊56水平设置,所述折叠辊54竖直设置,所述导向辊55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架52上设置有等腰三角架,所述等腰三角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等腰杆521和一底杆522,所述底杆522靠近所述上料辊51设置,两所述等腰杆521的连接点靠近所述限位板53设置。
[0029]较佳的,所述等腰杆521沿远离所述上料辊51的方向由低向高倾斜设置,保证所述衣身布卷由在所述上料辊5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辊道、第二上料辊道、涂胶组件、复合组件、折叠组件、裁切组件,衣身布卷依次经所述第一上料辊道、所述涂胶组件、所述复合组件、所述折叠组件、所述裁切组件,所述第二上料辊道和所述复合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械手,加强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辊道上,所述衣身布卷经所述第一上料辊道上料运输,并在所述涂胶组件进行涂胶,所述加强片通过所述移动机械手由所述第二上料辊道移动至涂胶后的所述衣身布卷上并经所述复合组件进行所述衣身布卷和所述加强片的复合,所述折叠组件对完成复合的所述衣身布卷进行对称折叠并经所述裁切组件进行边缘裁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辊、导向架、限位板、折叠辊、导向辊和下料辊,所述上料辊和所述下料辊水平设置,所述折叠辊竖直设置,所述导向辊倾斜设置,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等腰三角架,所述等腰三角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等腰杆和一底杆,所述底杆靠近所述上料辊设置,两所述等腰杆的连接点靠近所述限位板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杆沿远离所述上料辊的方向由低向高倾斜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衣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睿夏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睿尔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