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02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进风口、风冷机构,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背面,所述风冷机构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鼓风扇、固定框架、通风口,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连接;这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解决了高温天气时,如何在做好病毒防护同时为户外露天工作的交警、收费站、核酸检测等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散热的问题。检测等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散热的问题。检测等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服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在防疫过程中,防疫工作人员为了卫生安全,工作时通常需要穿戴防护服,有时工作需要在户外进行,比如户外露天工作的交警、收费站、核酸检测等工作人员,而在夏季,这些户外工作地点温度高且没有配备降温设施,防疫工作人员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气,工作时汗液和温度无法及时散发,在防护服中囤积,对防疫人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造成伤害,现有的防护服也有装设通风结构对防疫工作人员进行散热,但是通风同时也会造成空气流通,对病毒的防护力度减弱。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高温天气时,如何在做好病毒防护同时为户外露天工作的交警、收费站、核酸检测等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散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进风口、风冷机构,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背面,所述风冷机构设于所述进风口处,通过风冷机构对防护服内进行散热降温。
[0006]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鼓风扇、固定框架、通风口,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连接,所述鼓风扇设于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鼓风扇连通,固定框架用于对鼓风扇支撑固定,鼓风扇将外界空气由进风口鼓入防护服内,实现空气流入,空气进入防护服后从防护服的领口、袖口以及脚踝处溢出,实现空气的流出,同时防护服本身也具有一定透气性,便于空气流出。
[0007]所述通风口出处设有消杀部,所述消杀部包括设于所述通风口处的消杀框,所述消杀框上设有消杀滤片,所述消杀滤片上喷洒有消杀液,在通风口处设置喷洒有消杀病毒的消杀液,能提高进入防护服内空气的质量安全。
[0008]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风冷开关、蓄电池,所述风冷开关、蓄电池与所述鼓风扇电性连接,蓄电池为鼓风扇提供电力,风冷开关用于控制鼓风扇运作。
[0009]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连接框通过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通过防护服上的连接框与固定框架将鼓风扇连接在防护服上,便于拆卸安装,防护服使用结束后可将风冷机构拆卸下来,消毒后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
[0010]所述消杀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中间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复位时的长度与所述第一
边框的厚度、第二边框的厚度以及消杀滤片的厚度总和相同,将消杀滤片夹持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中,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可拉开,便于对消杀滤片进行更换。
[0011]所述复位弹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设置多个复位弹簧,提高了对消杀滤片的固定作用。
[00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防护服上设置风冷机构,在防疫工作人员穿戴时,通过风冷机构中的鼓风扇向防护服中鼓入空气,使得防护服不再紧紧包覆人体,排风口也能将防护服中的空气排出,形成循环,从而对防护服内进行降温,同时进风口处进入防护服内的空气会经过消杀过滤,排风口处只允许防护服内部空气流出,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的防护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的风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数字表示:
[0016]1‑
防护服本体;2

进风口;3

鼓风扇;4

固定框架;5

通风口;6

消杀滤片;7

风冷开关;8

蓄电池;9

连接框;10

第一边框;11

第二边框;12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进风口2、风冷机构,所述进风口2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背面,所述风冷机构设于所述进风口2处,防疫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后,通过风冷机构将空气由进风口2引入,然后由防护服的领口、袖口以及脚踝处溢出,使得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得到流通,防护服不再那么闷热,从而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减少对他们身体的伤害,增加空气流通。
[0019]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鼓风扇3、固定框架4、通风口5,所述固定框架4与所述防护服本体1连接,所述鼓风扇3设于所述固定框架4内,所述通风口5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内,所述通风口5与所述鼓风扇3连通,通过鼓风扇3将空气由进风口2鼓入,经通风口5进行防护服内,实现防护服内空气的流入。
[0020]所述通风口5出处设有消杀部,所述消杀部包括设于所述通风口5处的消杀框,所述消杀框上设有消杀滤片6,所述消杀滤片6上喷洒有消杀液,在通风口5处设置消杀框,消杀框上的消杀滤片6对由通风口5进入防护服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提高了进入防护服内的空气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0021]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风冷开关7、蓄电池8,所述风冷开关7、蓄电池8与所述鼓风扇3电性连接,通过风冷开关7控制鼓风扇3的开关,蓄电池8用于给鼓风扇3供电,同时便于及时充电。
[0022]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连接框9,所述连接框9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框架4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框架4与所述连接框9通过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通过防护服上的连接框9与固定框架4将风冷机构连接在防护服上,螺纹连接,便于风冷机构的拆卸和安装,在防护服使用结束后可将风冷机构拆卸下来,消毒后进行二次利用,
节约资源。
[0023]所述消杀框包括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11,所述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11中间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边框10与第二边框11通过复位弹簧12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2复位时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边框10的厚度、第二边框11的厚度以及消杀滤片6的厚度总和相同,需要安装消杀滤片6时,将第一边框10拉离第二边框11,将消杀滤片6夹持于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11中,然后松开第一边框10,第一边框10依靠复位弹簧的作用与第二边框11一起将消杀滤片6夹紧,实现对消杀滤片6的固定,第一边框10和第二边框11中间设置的通孔可供鼓风机鼓入的空气流通,在防护服使用结束后,将第一边框10拉离第二边框11,取出消杀滤片6,需要再次使用时,再取新的消杀滤片6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消杀滤片6的可更换,便于风冷机构的循环使用。
[0024]所述复位弹簧12设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进风口、风冷机构,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背面,所述风冷机构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鼓风扇、固定框架、通风口,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连接,所述鼓风扇设于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鼓风扇连通,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连接框通过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冷降温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出处设有消杀部,所述消杀部包括设于所述通风口处的消杀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睿尔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