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泽康专利>正文

油气混合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24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气混合缸,包括设有第一内孔的油缸筒、设有第二内孔的气缸筒、隔离套、活塞杆、以及都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油缸活塞和气缸活塞,油缸筒和气缸筒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且相固定,隔离套固定在油缸筒和气缸筒的固定连接处、并封堵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活塞杆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一内孔、隔离套和第二内孔中,油缸活塞位于第一内孔中、并与油缸筒的筒壁滑动配合,气缸活塞位于第二内孔中、并与气缸筒的筒壁滑动配合。本申请中,油缸筒和气缸筒之间是分体式的结构、并不是一体结构,如此能够方便地将隔离套固定在油缸筒和气缸筒之间,同时能够容易实现隔离套的精确安装定位,由此提高隔离套的安装精度、且降低隔离套的安装难度。的安装难度。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混合缸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混合缸。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破碎锤、挖掘机、运输车等工程机械设备上都配置有油气混合缸。油气混合缸主要包括缸筒、隔离套、可移动地安装在缸筒中的活塞杆、以及都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油缸活塞和气缸活塞,缸筒的内孔为阶梯式内孔,即缸筒的左内孔和右内孔直径不相同,气缸活塞可移动地装配在缸筒的左内孔中,油缸活塞可移动地装配在缸筒的右内孔中,而隔离套装配在缸筒内孔的阶梯处、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因此,现有结构的油气混合缸的缸筒为一体式结构,导致其存在下述缺陷:
[0003]1、缸筒需要在隔离套的安装位置处对筒壁进行打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进行双向限位;然而,螺栓容易断裂,特别是油气混合缸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容易使缸筒在其打孔位置处开裂,使用寿命非常短。
[0004]2、隔离套安装时,找到打孔位置非常困难,特别是长缸筒的打孔位置。
[0005]3、隔离套的端面在缸筒的内部,安装隔离套需要在缸筒内完成,由于缸筒是深孔结构,即使使用专业的工具安装,也很难完成隔离套的精确安装定位。
[0006]4、缸筒的内孔为左右大小不同的阶梯孔,故缸筒为非标准缸筒,目前常用的珩磨机无法制造出,而常用的加工设备又难以制造出阶梯孔同轴度符合设计精度的缸筒,即缸筒的加工制造难度非常大,产品精度又难以达到设计精度。
[0007]5、缸筒的气缸部分为固定内径尺寸,无法实现压力变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气混合缸,便于隔离套的精确安装定位。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混合缸,包括设有第一内孔的油缸筒、设有第二内孔的气缸筒、隔离套、活塞杆、以及都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油缸活塞和气缸活塞,所述油缸筒和气缸筒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且相固定,所述隔离套固定在油缸筒和气缸筒的固定连接处、并封堵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活塞杆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一内孔、隔离套和第二内孔中,所述油缸活塞位于第一内孔中、并与油缸筒的筒壁滑动配合,所述气缸活塞位于第二内孔中、并与气缸筒的筒壁滑动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筒靠近隔离套的端部设有第一法兰部,所述气缸筒靠近隔离套的端部设有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通过数个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法兰部的内周设有容置隔离套的固定腔、以及与隔离套一端相抵接的限位凸缘,所述第二法兰部的端部设有与隔离套另一端相抵接的限位凸部,所述隔离套被夹紧固定在限位凸缘和限位凸部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筒在第一法兰部的外周固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活塞杆
相垂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油气混合缸为模块化结构,所述油缸筒构成第一装配模块,所述气缸筒构成第二装配模块,所述隔离套构成第三装配模块,所述活塞杆、油缸活塞和气缸活塞构成第四装配模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油缸活塞将第一内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油缸筒上开设有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油道、以及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油道。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油缸活塞将第一内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隔离套中开设有数个都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三油道,所述油缸筒上开设有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四油道、以及位于隔离套外周侧且与第三油道连通的第五油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活塞将第二内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负压气腔和高压气腔,所述气缸筒上安装有与负压气腔连通的第一气阀、以及与高压气腔连通的第二气阀。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都为单向阀、且两者的气体流向相反。
[0017]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筒在远离隔离套的一端处固定有密封导向套,所述活塞杆可移动地穿设在密封导向套中。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筒在远离隔离套的一端处固定有安装套,该安装套中开设有安装孔。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油气混合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申请涉及的油气混合缸中,隔离套固定在油缸筒和气缸筒之间,而油缸筒和气缸筒之间是分体式的结构、两者相互独立,并不是一体结构,如此能够方便地将隔离套固定在油缸筒和气缸筒之间,同时能够容易实现隔离套的精确安装定位,由此提高隔离套的安装精度、且降低隔离套的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中油气混合缸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隔离套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中油气混合缸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隔离套的主视图。
[0025]元件标号说明
[0026]10油缸筒
[0027]101第一法兰部
[0028]102固定腔
[0029]103限位凸缘
[0030]104第一油腔
[0031]105第二油腔
[0032]106第一油道
[0033]107第二油道
[0034]108第四油道
[0035]109第五油道
[0036]20气缸筒
[0037]201第二法兰部
[0038]202限位凸部
[0039]203负压气腔
[0040]204高压气腔
[0041]205第一气阀
[0042]206第二气阀
[0043]30隔离套
[0044]301第三油道
[0045]40活塞杆
[0046]50油缸活塞
[0047]60气缸活塞
[0048]70安装轴
[0049]80密封导向套
[0050]90安装套
[0051]901安装孔
[0052]1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54]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55]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混合缸,用于破碎锤、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中。
[0056]如图1或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的油气混合缸包括设有第一内孔的油缸筒10、设有第二内孔的气缸筒20、隔离套30、活塞杆40、以及都固定在活塞杆4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混合缸,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第一内孔的油缸筒(10)、设有第二内孔的气缸筒(20)、隔离套(30)、活塞杆(40)、以及都固定在活塞杆(40)上的油缸活塞(50)和气缸活塞(60),所述油缸筒(10)和气缸筒(2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且相固定,所述隔离套(30)固定在油缸筒(10)和气缸筒(20)的固定连接处、并封堵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活塞杆(40)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一内孔、隔离套(30)和第二内孔中,所述油缸活塞(50)位于第一内孔中、并与油缸筒(10)的筒壁滑动配合,所述气缸活塞(60)位于第二内孔中、并与气缸筒(20)的筒壁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筒(10)靠近隔离套(30)的端部设有第一法兰部(101),所述气缸筒(20)靠近隔离套(30)的端部设有第二法兰部(201),所述第一法兰部(101)和第二法兰部(201)通过数个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法兰部(101)的内周设有容置隔离套(30)的固定腔(102)、以及与隔离套(30)一端相抵接的限位凸缘(103),所述第二法兰部(201)的端部设有与隔离套(30)另一端相抵接的限位凸部(202),所述隔离套(30)被夹紧固定在限位凸缘(103)和限位凸部(2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筒(10)在第一法兰部(101)的外周固设有安装轴(70),所述安装轴(70)与活塞杆(40)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缸为模块化结构,所述油缸筒(10)构成第一装配模块,所述气缸筒(20)构成第二装配模块,所述隔离套(30)构成第三装配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泽康
申请(专利权)人:何泽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