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06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包括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上模具机构包括上模板、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上模板与制件板之间设置有上空开区,上空开区位于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之间,第二上模镶块和第一上模镶块上均设置有上模冷却介质通道;下模具机构包括下模板、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下模板与制件板之间设置有下空开区,下空开区位于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之间,第二下模镶块和第一下模镶块上均设置有下模冷却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制件通过一次热冲压过程就能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硬度,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解决了整车碰撞过程焊点开裂的问题。解决了整车碰撞过程焊点开裂的问题。解决了整车碰撞过程焊点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制件冲压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含硼板料在进行热冲压时需要将含硼板料加热到900℃以上并保温一段时间,使板料奥氏体化,然后快速移动到模具内进行成型,冷却得到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制件的强度。热冲压成型分段强化模具镶块控温装置,同一个零件,可以根据汽车设计的需要,在该零件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从而获得不同强度和塑性,可改善局部区域的碰撞拉伸性能、焊接性能。但是回火时,型面变形控制难度大,需要通过模具型面补偿进行优化,此种方式成本高,需要设置单独的加热回火装置,设备投资费用高。
[0003]现有的热冲压模具为直接热成型和间接热成型模具,热冲压完成后,由于冷却介质使板料快速冷却,板料经过淬火处理后,具有很高的强度(1300

1700MPa)和硬度(416

516HV),进行车辆碰撞试验过程中,高强板制件由于应力作用经常出现局部焊点开裂的问题,制件强度性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另外现有的软硬分区模具需要在模具中增加大量加热回火装置,在板料完成淬火后,再次进行高温回火,达到局部软区的目的,结构复杂,回火温度不宜保证,制件调试困难,模具开发成本高,生产机床需要进行改造,投资成本高。
[0004]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使得制件通过一次热冲压过程就能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硬度,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达到减缓制件局部冷却速度,解决了整车碰撞过程焊点开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包括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所述下模具机构和所述上模具机构分别设置在制件板的下方和上方;
[0007]所述上模具机构包括上模板、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所述第二上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上模镶块均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与所述制件板之间设置有上空开区,所述上空开区位于所述第一上模镶块和所述第二上模镶块之间,所述第二上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上模镶块上均设置有上模冷却介质通道;
[0008]所述下模具机构包括下模板、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所述第二下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下模镶块均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制件板之间设置有下空开区,所述下空开区位于所述第一下模镶块和所述第二下模镶块之间,所述第二下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下模镶块上均设置有下模冷却介质通道。
[0009]优选的,所述上空开区和所述下空开区的宽度均为30

100mm,空开高度均为2

30mm。
[0010]优选的,所述上空开区和所述下空开区的宽度及空开高度均一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模镶块与所述第一下模镶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制件板的两侧,所述第二上模镶块与所述第二下模镶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制件板的两侧。
[0012]优选的,所述上模冷却介质通道和所述下模冷却介质通道设置为圆形或U型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制件板分为软区、设置在所述软区两侧的过渡区和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外侧的硬区。
[0014]优选的,所述软区的宽度为5

30mm,所述软区的硬度范围为150

350HV,所述过渡区的宽度为10

50mm。
[0015]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使得制件通过一次热冲压过程就能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硬度,结构简单,开发成本低,解决了整车碰撞过程焊点开裂的问题。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实施例的制件板软硬件分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1]实施例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实施例的制件板软硬件分区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包括上模具机构1和下模具机构2,下模具机构2和上模具机构1分别设置在制件板3的下方和上方。上模具机构1包括上模板11、第一上模镶块12和第二上模镶块13,第二上模镶块13和第一上模镶块12均固定在上模板11上,上模板11与制件板3之间设置有上空开区14,上空开区14位于第一上模镶块12和第二上模镶块13之间,第二上模镶块13和第一上模镶块12上均设置有上模冷却介质通道15。下模具机构2包括下模板21、第一下模镶块22和第二下模镶块23,第二下模镶块23和第一下模镶块22均固定在下模板21上,下模板21与制件板3之间设置有下空开区24,下空开区24位于第一下模镶块22和第二下模镶块23之间,第二下模镶块23和第一下模镶块22上均设置有下模冷却介质通道25。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固定在上模板上,模具运动过程中提供制件成
型型面及成型力传递,并在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上均匀布置上模冷却介质通道,通过冷却介质的流动将制件板的热量带走,使制件板在成型过程中产生淬火的效果。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固定在下模板上,模具运动过程中提供制件成型下型面,并在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上均匀布置下模冷却介质通道,通过冷却介质的流动将制件板的热量带走,与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上的上模冷却介质通道共同作用,产生良好的制件板淬火效果,使制件板达到所需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在合适部位设置上空开区和下空开区,利用空冷加保压的方式减缓制件板冷却速度,使制件板局部冷却速度缓慢,使制件板保持奥氏体组织,不进行马氏体转化,形成制件软区。
[0023]上空开区14和下空开区24的宽度均为30

100mm,空开高度均为2

30mm。上空开区14和下空开区24的宽度及空开高度均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机构和下模具机构,所述下模具机构和所述上模具机构分别设置在制件板的下方和上方;所述上模具机构包括上模板、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所述第二上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上模镶块均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与所述制件板之间设置有上空开区,所述上空开区位于所述第一上模镶块和所述第二上模镶块之间,所述第二上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上模镶块上均设置有上模冷却介质通道;所述下模具机构包括下模板、第一下模镶块和第二下模镶块,所述第二下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下模镶块均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制件板之间设置有下空开区,所述下空开区位于所述第一下模镶块和所述第二下模镶块之间,所述第二下模镶块和所述第一下模镶块上均设置有下模冷却介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实现制件软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空开区和所述下空开区的宽度均为30

100mm,空开高度均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全真翟海峰闫巍鑫王立然丁婷婷宋礼超常超
申请(专利权)人: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保定模具技术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