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03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包括外框体,外框体的内腔设有内框体,内框体的前后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插板,第一通槽内壁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插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第二通槽内设有多个第二挡块,第二挡块靠近第二定位插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挡块的另一侧也连接有第二定位插板,内框体的前后端面均设有横向调节模块,内框体的左右端面均设有纵向调节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加工上料的防护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在机械加工上料的过程中,避免了工件掉落砸伤人和物体的问题,此外还解决了因摔落造成工件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方便人们使用。方便人们使用。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控制有半自动与全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是一种现代工业、农业、制造业等生产领域中机械电气一体自动化集成控制技术和理论。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自动化控制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机械加工的上料过程中,会存在因工件掉落砸伤人和物体的问题,此外还存在因摔落造成工件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机械加工上料的过程中,工件掉落砸伤人和物体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包括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内腔设有内框体,所述内框体的前后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插板,所述第一通槽内壁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插板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多个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靠近第一定位插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挡块的另一侧也连接有第一定位插板,所述内框体的左右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定位插板,所述第二通槽内壁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定位插板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多个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靠近第二定位插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挡块的另一侧也连接有第二定位插板,所述内框体的前后端面均设有横向调节模块,所述内框体的左右端面均设有纵向调节模块,所述外框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上均设有加强支撑机构;
[0005]所述第二定位插板和第一定位插板上都设有嵌入机构,所述第一通槽侧壁的下方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第二通槽侧壁的下方也开设有限位插孔;
[0006]所述嵌入机构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部活动设有活塞座,所述活塞座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密封胶圈,且所述密封胶圈与外筒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座上连接有插销杆,且所述插销杆远离活塞座的一端延伸出外筒体的内腔,所述外筒体的一端还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外筒体的一端连通有气囊;
[0007]所述第二定位插板以及第一定位插板上都开设有于气囊相适配的连接槽,且每个所述气囊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所对应的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插板以及第二定位插板上都还贯穿开设有与外筒体相匹配的横向槽,且每个所述外筒体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所对应的横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插板以及第一定位插板的内部还设有管槽,所述导气管远离外筒体的一端穿过管槽并与气囊相连通。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横向调节模块包括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所述固定座一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母孔,所述第一螺母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螺母,所述第一从动螺母内活动插接有与其相配合作业的调节螺杆一,所述调节螺杆一一端的外周套接有轴承座A,所述调节螺杆一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握杆,所述固定座二上贯穿开设有与轴承座A相适配的第一轴孔,且所述轴承座A固定连接于第一轴孔内。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一与固定座二均与内框体的外壁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通槽处于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之间。
[0011]进一步,所述纵向调节模块包括包括固定座三和固定座四,所述固定座四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第二螺母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螺母,所述第二从动螺母内活动插接有与其相配合作业的调节螺杆二,所述调节螺杆二一端的外周套接有轴承座B,所述调节螺杆二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握杆,所述固定座三上贯穿开设有与轴承座B相适配的第二轴孔,且所述轴承座B固定连接于第二轴孔内。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三与固定座四也与内框体的外壁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通槽处于固定座三与固定座四之间。
[0013]进一步,所述加强支撑机构包括抵靠板,所述抵靠板上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抵靠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C,所述轴承座C内腔插接有调节螺杆三,所述调节螺杆三上活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作业的第三从动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三远离轴承座C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握杆。
[0014]进一步,所述外框体的前后左右端面上均贯穿开设有与第三从动螺母相匹配的预留孔,且每个所述第三从动螺母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所对应的预留孔内。
[0015]进一步,所述内框体的底面与外框体的底面相齐平。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加工上料的防护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在机械加工上料的过程中,避免了工件掉落砸伤人和物体的问题,此外还解决了因摔落造成工件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方便人们使用;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上料之前,能够根据物料的长宽尺寸灵活调整尺寸,从而方便对已损坏的不同尺寸的物料进行上料工作,扩大了适用范围,进一步方便人们使用;
[0019]将第二定位插板插入至对应的第二定位槽内,操作人员同时拧动两个第一握杆,使得两个第一握杆带动各自所连接的调节螺杆一旋转,再由调节螺杆一带动固定座二向着固定座一运动,从而实现对放入第一通槽内的第一挡块进行固定,随后,两名操作人员再同时拧动两个第二握杆,实现对放入第二通槽内的第二挡块进行固定,当第一挡块带动第一定位插板运动并挤压第一定位槽,第二挡块带动第二定位插板运动顶挤压第二定位槽时,气囊受到定位槽内壁的挤压后,气囊内的气流通过导气管传导至外筒体内,使得外筒体内的气压增大,并推动活塞座运动,使得插销杆插入至定位槽内壁上的限位插孔内,实现对第二挡块和第一挡块限位加固处理,避免第二挡块和第一挡块发生晃动,从而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稳定性;
[0020]操作人员先后拧动四个第三握杆,使得第三握杆带动所连接的调节螺杆三旋转,在第三从动螺母的配合作用下,调节螺杆三带动抵靠板向着内框体运动,四个抵靠板中的
两个与第二挡块的外壁相贴合,另外两个抵靠板与第一挡块的外壁相贴合,同时抵靠板对第二挡块和第一挡块的外部进行加强支撑。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包括外框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14)的内腔设有内框体(1),所述内框体(1)的前后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插板(5),所述第一通槽内壁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插板(5)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多个第一挡块(4),所述第一挡块(4)靠近第一定位插板(5)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挡块(4)的另一侧也连接有第一定位插板(5);所述内框体(1)的左右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定位插板(3),所述第二通槽内壁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定位插板(3)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多个第二挡块(2),所述第二挡块(2)靠近第二定位插板(3)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挡块(2)的另一侧也连接有第二定位插板(3),所述内框体(1)的前后端面均设有横向调节模块,所述内框体(1)的左右端面均设有纵向调节模块,所述外框体(14)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上均设有加强支撑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插板(3)和第一定位插板(5)上都设有嵌入机构,所述第一通槽侧壁的下方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第二通槽侧壁的下方也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嵌入机构包括外筒体(26),所述外筒体(26)的内部活动设有活塞座(28),所述活塞座(28)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密封胶圈(29),且所述密封胶圈(29)与外筒体(26)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座(28)上连接有插销杆(27),且所述插销杆(27)远离活塞座(28)的一端延伸出外筒体(26)的内腔,所述外筒体(26)的一端还连通有导气管(30),所述导气管(30)远离外筒体(26)的一端连通有气囊(25);所述第二定位插板(3)以及第一定位插板(5)上都开设有于气囊(25)相适配的连接槽,且每个所述气囊(25)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所对应的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插板(5)以及第二定位插板(3)上都还贯穿开设有与外筒体(26)相匹配的横向槽,且每个所述外筒体(26)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所对应的横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插板(3)以及第一定位插板(5)的内部还设有管槽,所述导气管(30)远离外筒体(26)的一端穿过管槽并与气囊(2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化控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模块包括固定座一(6)和固定座二(7),所述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