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及其板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57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及其板框组件,包括:多个滤板,多个滤板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滤板之间设有滤框,且滤框与相邻的滤板之间均夹设有滤布,滤框和两侧的滤布之间形成过滤腔体;滤板朝向滤框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且滤板的底部均设有与凹槽连通的出油口;滤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滤板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滤布与第一进料口对应处均开设第五进料口,滤布与第二进料口处均开设有第六进料口;滤框与第五进料口对应处均开设有第三进料口,滤框与第六进料口对应处均开设有第四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分别与过滤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在松开滤板时可能导致的物料迸溅,降低了物料损失,且提升了安全性。升了安全性。升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及其板框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压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及其板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浆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汽车船舶、家电家具、建筑装饰、工程机械、塑料、色母粒和塑料等行业和领域,工艺流程为:金属粉体研磨

过筛分级

压滤脱油

捏合包装,其中压滤脱油是关键环节。
[0003]在金属浆料压滤脱油过程中,当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5μm时,压滤机的料仓中会积存较多无法被吸附的物料,需要增加压滤和吹气时间,但加长吹气时间仍无法使得料仓中的所有物料全部吸附到滤布上,因此,在放料过程中,需要先松开压紧状态的压滤板,料仓中的积存物料落入收集物料的槽中,先将该部分物料转移走,方可进行卸料作业,但对操作工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物料迸溅,造成物料损失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及其板框组件。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的板框组件,包括:多个滤板,多个滤板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滤板之间设有滤框,且滤框与相邻的滤板之间均夹设有滤布;滤框中部具有空腔,滤框的空腔和位于该滤框两侧的滤布之间形成过滤腔体;
[0006]滤板朝向滤框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且滤板的底部均设有与凹槽连通的出油口;滤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滤板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
[0007]滤布与第一进料口对应处均开设第五进料口,滤布与第二进料口处均开设有第六进料口;
[0008]滤框与第五进料口对应处均开设有第三进料口,滤框与第六进料口对应处均开设有第四进料口,滤框的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分别与该滤框对应的过滤腔体连通。
[0009]优选地,多个滤板中位于最前的滤板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道,进料管道分别连接有用于连接进料装置的第一阀门和用于连接压缩气体装置的第二阀门,多个滤板中位于最后的滤板的第一进料口密闭;
[0010]多个滤板中位于最前的滤板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有用于连接压缩气体装置的第三阀门,多个滤板中位于最后的滤板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有第四阀门。
[0011]优选地,出油口和第二进料口位于滤板相对的两侧上。
[0012]优选地,凹槽底部设有导流槽。
[0013]优选地,还包括集油管,出油口分别与集油管连接。
[001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框组件。
[0015]本技术中,所提出的多功能板式压滤机及其板框组件,避免了在对含有粒径较小的金属粒子的浆料压滤后常规卸料前松开滤板时可能导致的物料迸溅,避免了该因素可能导致的物料损失,且提升了安全性;而且,由于不需要提前放料,更无须进行清理放到卸料槽中的积存物料,节约了人力;此外,在利用本技术的生产工艺在对含有粒径较小的金属粒子的浆料压滤时,极大地缩短了整体的工艺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板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进料和吹气时的板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反吹气时的板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参照图1

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的板框组件,包括:多个滤板1,多个滤板1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滤板1之间设有滤框2,且滤框2与相邻的滤板1之间均夹设有滤布3,滤框2中部具有空腔21,滤框2的空腔21和位于该滤框2两侧的滤布3之间形成过滤腔体;
[0024]滤板1朝向滤框2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1,且滤板1的底部均设有与凹槽11连通的出油口12;
[0025]滤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3,滤板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14;
[0026]滤布3与第一进料口13对应处均开设第五进料口31,滤布3与第二进料口14处均开设有第六进料口32;
[0027]滤框2与第五进料口31对应处均开设有第三进料口22,滤框2与第六进料口32对应处均开设有第四进料口23,滤框2的第三进料口22和第四进料口23分别与该滤框2对应的过滤腔体连通。
[0028]本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金属浆料进行压滤时,将多个滤板1中位于最前的滤板1的第一进料口13连接进料装置,并将多个滤板1中位于最后的滤板1的第一进料口13、多个滤板1中位于最前的滤板1的第二进料口14和位于最后的滤板1的第二进料口14密闭,浆料通过第一进料口13、第五进料口31和第三进料口22进入到过滤腔体内,浆料中的金属物料留在过滤腔体内,浆料中的溶剂通过滤布3的过滤进入到滤板1的凹槽11内,并由滤板1的出油口12出料;
[0029]当过滤腔体内充满浆料时,将多个滤板1中位于最前的滤板1的第一进料口13连接压缩气体进气装置以进行吹气,压缩气体通过第一进料口13、第五进料口31和第三进料口22进入到过滤腔体内,使得过滤腔体内的金属物料由上到下吸附在滤布3表面,使得浆料中的溶剂进一步通过滤布3的过滤进入到滤板1的凹槽11内,并由滤板1的出油口12出料;
[0030]其中,当浆料中的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5μm时,当通过位于最前的滤板1的第一进料口13进气吹气之后,将位于最前的滤板1的第一进料口13关闭,并将多个滤板1中位于最前的滤板1的第二进料口14连接压缩气体进气装置以进行反吹气,位于最后的滤板1的第二进料口14打开,压缩气体通过第二进料口14、第六进料口32和第四进料口23进入到过滤腔体内,使得过滤腔体内的金属物料由下到上尽可能吸附在滤布3表面,无法被吸附的金属物料随气体通过位于最后的滤板1的第二进料口14排出,方便后续进行正常的卸料作业。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避免在了对含有粒径较小的金属粒子的浆料压滤后常规卸料前松开滤板1时可能导致的物料迸溅,杜绝了该因素可能导致的物料损失,且提升了安全性;而且,由于不需要提前放料,更无须进行清理放到卸料槽中的积存物料,节约了人力;此外,在利用本技术的生产工艺在对含有粒径较小的金属物料的浆料压滤时,极大地缩短了整体的工艺时间。
[0032]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滤板1的朝向滤框2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1时,该滤板1的出油口12分别与该滤板1的两个凹槽11连通,以便于及时快速出料。
[0033]为了提高操作的自动化程度,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快速地完成压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板式压滤机的板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滤板(1),多个滤板(1)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滤板(1)之间设有滤框(2),且滤框(2)与相邻的滤板(1)之间均夹设有滤布(3);滤框(2)中部具有空腔(21),滤框(2)的空腔(21)和位于该滤框(2)两侧的滤布(3)之间形成过滤腔体;滤板(1)朝向滤框(2)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1),且滤板(1)的底部均设有与凹槽(11)连通的出油口(12);滤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3),滤板(1)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进料口(14);滤布(3)与第一进料口(13)对应处均开设第五进料口(31),滤布(3)与第二进料口(14)处均开设有第六进料口(32);滤框(2)与第五进料口(31)对应处均开设有第三进料口(22),滤框(2)与第六进料口(32)对应处均开设有第四进料口(23),滤框(2)的第三进料口(22)和第四进料口(23)分别与该滤框(2)对应的过滤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敏洪兴东霍冬亮疏敏董前年苏雅拉其其格姚磊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旭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