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09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件,第一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端子、一绝缘块以及一第一屏蔽壳,每个第一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第二连接器,包括与第一端子组件对接的第二端子组件,第二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端子以及一第二屏蔽壳,第二屏蔽壳具有第一接触指部;绝缘块的支撑部包括支撑肋和让位槽,支撑肋朝向第一屏蔽壳的内壁凸出,当对接完成后,支撑部抵接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指部接触第一屏蔽壳的内壁且位于让位槽。如此能避免接触部产生弹性疲乏,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对第二屏蔽壳的让位,不影响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之间的接触且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和第二屏蔽壳之间的接触且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和第二屏蔽壳之间的接触且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在有限空间内为端子的接触部提供支撑力且屏蔽效果佳的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习知的电连接组合,包括相对接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信号端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以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对接部相接触,当让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对接部之间存在相互抵接力,以相互抵压对方实现稳定接触。为了避免所述接触部被所述对接部压接而过度形变无法恢复,通常在固定所述信号端子的绝缘块上设置支撑结构,以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对接部接触后,为所述接触部提供支撑力,避免所述接触损坏。为了对所述信号端子屏蔽干扰信号,往往需要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相连通,形成整体的接地结构后更好地屏蔽干扰信号,尤其对于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接触部,更是需要屏蔽结构在其周围进行信号屏蔽。
[0003]为了避免所述支撑结构的设置抵撞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一种方式是缩短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在较短的路径中接触,但这不利于两者之间的稳定接触,容易有效所述电连接组合的接地屏蔽效果;另一种方式是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远离所述支撑结构,例如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屏蔽结构外侧,使得所述支撑结构不会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相抵撞,但是这需增加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体积来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屏蔽结构,不利于电连接组合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可能会导致形成整体的接地结构与所述信号端子的距离较远,所述电连接组合的屏蔽效果容易受到影响。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能通过所述支撑部的支撑肋为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提供支撑力,避免所述接触部产生弹性疲乏;且所述第二屏蔽壳能进入到所述第一屏蔽壳内,利用所述支撑部原本体积所形成的所述让位槽来为所述第一接触指部让位,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对所述第二屏蔽壳的让位,无需缩短所述第二屏蔽壳的长度,也无需所述第二屏蔽壳设在所述第一屏蔽壳外部,不影响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之间的接触且有利于所述电连接组合及其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组合,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绝缘块、以及围设在所述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外侧的一第一屏蔽壳,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导接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的一中间部,所述绝缘块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中间部;一第二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连
接器沿第一方向相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对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端子以及包覆在两个所述第二端子外侧的一第二屏蔽壳,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接触指部;其中,所述绝缘块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支撑肋以及与所述支撑肋相邻设置的至少一个让位槽,所述支撑肋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凸出,当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屏蔽壳收容所述第二屏蔽壳,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且位于所述让位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以和所述第二端子相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和所述第一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相面对的一侧壁;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相面对,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一屏蔽壳的所述侧壁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二距离。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壳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指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指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且接触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所述第二接触指部和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重叠。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的两个不同表面分别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指部和所述第二接触指部相面对,定义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相接触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定义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接触指部相接触的位置为第二位置,定义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接触的位置为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三位置大致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对应的两个让位槽,所述支撑肋位于两个所述让位槽之间,所述第二屏蔽壳设有分别和两个所述让位槽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列排布,所述绝缘块还设有分别位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的两个凹槽,每一所述接触部的局部显露于对应一个所述凹槽,每个所述让位槽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凹槽相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以和所述第二端子相接触,所述支撑肋沿所述第三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之间,所述支撑部还包括附设于两个所述接触部的所述第一面的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支撑肋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0012]为了达到类似目的,本技术采用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沿第一方向和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绝缘块、以及围设在所述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外侧的一屏蔽壳,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导接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的一中间部,所述绝缘块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接触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支撑肋以及与所述支撑肋相邻设置的至少一个让位槽;
其中,所述屏蔽壳用以收容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屏蔽结构,所述支撑肋朝向所述屏蔽壳的内壁凸出,所述让位槽用以让位从所述屏蔽结构延伸并接触于所述屏蔽壳内壁的第一接触指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壳还用以接触从所述屏蔽结构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指部,所述接触部的两个不同表面用以分别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指部和所述第二接触指部相面对,所述屏蔽壳具有用以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相接触的第一位置、用以和所述第二接触指部相接触的第二位置,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具有用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相接触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绝缘块、以及围设在所述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外侧的一第一屏蔽壳,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导接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导接部的一中间部,所述绝缘块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中间部;一第二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沿第一方向相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对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端子组件,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端子以及包覆在两个所述第二端子外侧的一第二屏蔽壳,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接触指部;其中,所述绝缘块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支撑肋以及与所述支撑肋相邻设置的至少一个让位槽,所述支撑肋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凸出,当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屏蔽壳收容所述第二屏蔽壳,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且位于所述让位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以和所述第二端子相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和所述第一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相面对的一侧壁;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相面对,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一屏蔽壳的所述侧壁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第二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壳还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接触指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二接触指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且接触于所述第一屏蔽壳的内壁,所述第二接触指部和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重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两个不同表面分别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指部和所述第二接触指部相面对,定义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一接触指部相接触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定义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接触指部相接触的位置为第二位置,定义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接触的位置为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三位置大致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对应的两个让位槽,所述支撑肋位于两个所述让位槽之间,所述第二屏蔽壳设有分别和两个所述让位槽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指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列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立张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