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冲深铝塑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89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冲深铝塑膜,包括由上至下层叠固设的PA薄膜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铝层、第四粘合剂层以及聚丙烯薄膜层。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在190~250N/mm2之间,第二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在250~300N/mm2之间,第三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在300~450N/mm2之间,通过控制胶水层的弹性模量实现PA薄膜层和铝层冲深时更同步,实现铝塑膜高冲深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冲深铝塑膜,能够提高铝塑膜的冲深深度,进一步提高软包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冲深铝塑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高冲深铝塑膜。

技术介绍

[0002]铝塑膜是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重要的外包装材料,传统的铝塑膜结构通常包括依次设置的耐热性树脂薄膜、第一胶粘剂层、金属铝箔、第二胶粘剂层和热塑性树脂薄膜。
[0003]成型性能是软包铝塑膜的重要性能之一,成型性能中的一个关键性能是冲深性能,现有技术中,对于改善铝塑膜的冲深性能方法,中国专利CN114425894A,通过选用特定主剂和固化剂为第一胶粘剂层使用的胶粘剂成分,并将固化剂与主剂的投料摩尔比控制在10:(2~3)之间,使得耐热性树脂薄膜和铝箔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强度,铝塑膜的冲深极限深度能够达到6mm以上,然而,通过上述方法改善铝塑膜的冲深性能尚不能满足较严苛的冲深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铝塑膜冲深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冲深铝塑膜,能够提高铝塑膜的冲深深度,进一步提高软包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冲深铝塑膜,包括:
[0005]由上至下层叠固设的PA薄膜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铝层、第四粘合剂层以及聚丙烯薄膜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PA薄膜层的厚度为15~30μ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均为1~3μm,且均为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主剂和固化剂,所述主剂包括聚酯多元醇,所述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醇聚合而成,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40000。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剂为数均分子量5000~20000的聚酯多元醇和数均分子量20000~30000的聚酯多元醇混合而成,且所述主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45

70℃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主剂:固化剂的配比为10:2~10:3,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在190~250N/mm2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主剂:固化剂的配比为10:3~10:4,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在250~300N/mm2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粘合剂层的主剂:固化剂配比为10:4~10:5,所述第三粘合剂层的弹性模量在300~450N/mm2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三粘合剂层的总厚度在4~8μm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铝层经钝化处理,所述钝化铝层的厚度为30~60μ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粘合剂层的厚度为30~80μm,所述第四粘合剂层为酸改性聚烯烃粘合剂。
[0017]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薄膜层厚度为30~80μm,所述聚丙烯薄膜层为三层共挤薄膜,分为胶水层、基材层以及热封层。
[0018]进一步地,所述高冲深铝塑膜的总厚度为88~170μ。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冲深铝塑膜,通过设置多层粘结剂层,并设置多层粘结剂层的弹性模量不同,(物体的弹性模量定义为其在弹性变形区域的应力

应变曲线的斜率:越硬的材料将具有越高的弹性模量)本专利技术中,PA薄膜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小于铝层的弹性模量,多层粘结剂层的弹性模量由PA薄膜层至铝层逐渐增大,在PA薄膜层和铝层之间设置一个过渡层,使得PA薄膜层和铝层的冲深性能较为同步,当铝塑膜冲壳时,PA薄膜层以及多层粘结剂层有效保护铝层,使得铝层不易断裂,进而,提高铝塑膜的冲深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冲深铝塑膜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0、PA薄膜层;20、第一粘合剂层;30、第二粘合剂层;40、第三粘合剂层;50、铝层;60、第四粘合剂层;70、聚丙烯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的最优实施例,一种高冲深铝塑膜,包括:
[0028]由上至下层叠固设的PA薄膜层10、第一粘合剂层20、第二粘合剂层30、第三粘合剂层40、铝层50、第四粘合剂层60以及聚丙烯薄膜层70。
[0029]PA薄膜层10的厚度为15~30μm,第一粘合剂层20、第二粘合剂层30和第三粘合剂层40的总厚度在4~8μm之间,第一粘合剂层20、第二粘合剂层30、第三粘合剂层40的厚度均为1~3μm,且均为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铝层50经钝化处理,钝化铝层50的厚度为30~60μm,第四粘合剂层60的厚度为30~80μm,第四粘合剂层60为酸改性聚烯烃粘合剂,聚丙烯薄膜层70厚度为30~80μm,聚丙烯薄膜层70为三层共挤薄膜,分为胶水层、基材层以及热封层,高冲深铝塑膜的总厚度为88~170μ。
[0030]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主剂和固化剂,主剂包括聚酯多元醇,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醇聚合而成,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40000,主剂为数均分子量5000~20000的聚酯多元醇和数均分子量20000~30000的聚酯多元醇混合而成,且主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45

70℃之间。
[0031]第一粘合剂层20的主剂:固化剂的配比为10:2~10:3,第一粘合剂层20的弹性模量在190~250N/mm2之间,第二粘合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层叠固设的PA薄膜层(10)、第一粘合剂层(20)、第二粘合剂层(30)、第三粘合剂层(40)、铝层(50)、第四粘合剂层(60)以及聚丙烯薄膜层(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A薄膜层(10)的厚度为15~3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20)、第二粘合剂层(30)、第三粘合剂层(40)的厚度均为1~3μm,且均为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主剂和固化剂,所述主剂包括聚酯多元醇,所述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醇聚合而成,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40000。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为数均分子量5000~20000的聚酯多元醇和数均分子量20000~30000的聚酯多元醇混合而成,且所述主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45

70℃之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冲深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20)的主剂:固化剂的配比为10:2~10:3,所述第一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嘉张武林刘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卓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