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11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棚洞,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底座、支撑架以及棚洞本体,支撑架的下端与基础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架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丝网;丝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棚洞本体设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且两侧下端固定在基础底座上;棚洞本体位于丝网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棚洞,在积雪块落在棚洞本体的顶端前,先落在丝网上,由丝网将积雪块分割为多个小雪块,减小了对棚洞本体的冲击力,并且积雪块落在丝网上,也吸收了积雪块的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提高了棚洞的稳定性。提高了棚洞的稳定性。提高了棚洞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棚洞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棚洞。

技术介绍

[0002]棚洞主要用于遭受坍方、落石或流石、流泥危害的隧道洞口或路堑地段,有时也作为整治路堑出现落石滑坡等病害的有效手段。对于一些特殊环境,经常会有积雪块落在棚洞上,对棚洞顶部产生较为强烈的冲击,导致棚洞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棚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积雪块落在棚洞上并产生较为强烈的冲击,导致棚洞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棚洞,包括:
[0005]基础底座;
[0006]支撑架,下端与所述基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丝网;所述丝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0007]棚洞本体,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且两侧下端固定在所述基础底座上;所述棚洞本体位于所述丝网的下方。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0009]横向连杆,设于所述丝网的上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连杆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丝网连接。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横向连杆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杆。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丝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间距。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础底座上设有两组弹性连接结构,所述棚洞本体的两侧下端分别与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础底座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
[0014]固定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固定壳体上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安装孔;
[0015]弹性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固定壳体内部深度方向一致;
[0016]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孔的上方;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横向板和固设于所述横向板上的竖向板;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横向板的下端连接,棚洞的下端位于所述竖向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竖向板固定连接。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包括:
[0018]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固定壳体内;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横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柱,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底面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柱,各所述第二限位柱与各所述第一限位柱一一对应;
[0019]弹簧,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弹簧的上端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下端与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底面连接;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分别套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上。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连接结构还包括:
[0021]限位板,设于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孔延伸,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抵接。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基础底座连接的锚杆。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棚洞本体为波纹钢制件。
[0024]本技术提供的棚洞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棚洞,安装时,先将棚洞本体安装在基础底座上,在安装支撑架,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安装在棚洞本体的两侧,且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高于棚洞本体的顶端,最后将丝网安装在棚洞本体的上方,并且丝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在积雪块落在棚洞本体的顶端前,先落在丝网上,由丝网将积雪块分割为多个小雪块,减小了对棚洞本体的冲击力,并且积雪块落在丝网上,也吸收了积雪块的冲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提高了棚洞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棚洞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0]1、基础底座;2、支撑架;21、第一立柱;22、第二立柱;23、丝网;24、横向连杆;25、螺杆;26、加强杆;27、垫板;3、棚洞本体;4、弹性连接结构;41、固定壳体;411、安装孔;412、第二限位柱;413、锚杆;42、弹性件;421、支撑板;422、弹簧;423、第一限位柱;43、连接组件;431、横向板;432、竖向板;433、第一连接孔;434、第二连接孔;435、螺栓;4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棚洞进行说明。一种棚洞,包括基础底座1、支撑架2以及棚洞本体3,支撑架2的下端与基础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架2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之间设有丝网23;丝网2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固定连接;棚洞本体3设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之间,且两侧下端固定在基础底座1上;棚洞本体3位于丝网23的下方。
[0036]本技术提供的棚洞,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时,先将棚洞本体3安装在基础底座1上,在安装支撑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洞,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座;支撑架,下端与所述基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丝网;所述丝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棚洞本体,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且两侧下端固定在所述基础底座上;所述棚洞本体位于所述丝网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横向连杆,设于所述丝网的上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连杆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与所述丝网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杆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间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上设有两组弹性连接结构,所述棚洞本体的两侧下端分别与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棚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固定壳体上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安装孔;弹性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宏张广荣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益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