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98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包括围护装置本体,所述的围护装置本体包括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端设置有圆台,所述的圆台上端内开设有键形槽,所述的键形槽内设置有可调节的夹紧装置,四个所述的夹紧装置呈环形阵列排布在圆台上,所述的圆台上方设置有呈直角状设计的连接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实现各板材放置位置的精确性,保证板材间的便捷连接,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保障了各部件间的定位连接稳定性及紧密配合性,提高使用效果,并实现对于不同规格尺寸板材的有效适配,增加实用性,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救援方舱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救援方舱,顾名思义,是指人们针对一些突发自然灾害(如地震等)的区域或灾害安置点,所设立的一种能够供给人们采取一些必要且紧急的抢险救灾行动的临时避难场所,并且能够为医护人员开展相应救援工作提供一个工作环境,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进行;甚至,救援方舱也可以应用在现阶段的疫情区中或者根据应急使用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就地安放,以实现对确诊病例的有效隔离,并且为其后续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带来便利。
[0003]针对上述,救援方舱所设立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救援方舱提供有效的防护是非常必要的;在现有技术中所应用到的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尤其是供人们在紧急或应急情况下的使用,其中,各板材在进行连接时,相邻两板材间的定位连接性欠佳,尤其是两个相互垂直板材间的连接,人们在对板材进行对齐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成本,同时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且受人工对其板材的影响,会使得板材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其放置的稳定性欠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现有的围护装置无法适配不同厚度的板材,装置设备的实用性不足,使用功能受限,难以满足救援人员不用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实现各板材放置位置的精确性,以保证人们能够对相邻两板材进行便捷连接,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保障了各部件间的定位连接稳定性及紧密配合性,提高使用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装置设备对于不同规格尺寸板材间的适配性,增加设备的实用性与使用功能,满足人们不同使用需求的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包括围护装置本体,所述的围护装置本体包括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端设置有圆台,所述的圆台上端内开设有键形槽,所述的键形槽内设置有可调节的夹紧装置,四个所述的夹紧装置呈环形阵列排布在圆台上,所述的圆台上方设置有呈直角状设计的连接立杆,所述的连接立杆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的连接立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卡块内开设有第一适配槽,所述的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适配块,与所述的第一卡块相连接适配的防护板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卡槽,与所述的第一卡槽相连接适配的防护板另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的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适配块,所述的第二卡块内开设有第二适配槽。
[0006]作为优选,四个所述的键形槽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移动块,所述
的移动块上端设置有直角架,所述的移动块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的螺杆贯穿圆台一侧设置,且其外周设置有锁紧螺母。
[0007]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的第一卡块和两个所述的第一卡槽均上下对称设置在连接立杆的外周,且位于连接立杆相邻的直角边一侧,两个所述的第二卡块和两个所述的第二卡槽均上下对称设置在防护板上,且分别位于防护板的两端处,所述的第一卡块、第一卡槽、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均呈等腰梯形状设计。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卡块上方的连接立杆上设置有延长板,所述的第一卡槽上方的连接立杆内开设有安装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立杆内还开设有方便连接立杆与防护板相连接的沉头孔,所述的直角架内开设有便于直角架与防护板相连接的连接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底座,能够对围护装置本体起到有效的支撑,以充分提升其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保证其发挥出良好的防护性能,通过设置的夹紧装置,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由调整其所处位置,以保障装置设备能有效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防护板和连接立杆等部件,满足人们对不同防护力度的使用需求,通过设置的卡块、卡槽、适配块和适配槽,在提升各部件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其连接定位的准确性和便捷性,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安装工作进程;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实现各板材放置位置的精确性,以保证人们能够对相邻两板材进行便捷连接,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保障了各部件间的定位连接稳定性及紧密配合性,提高使用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装置设备对于不同规格尺寸板材间的适配性,增加设备的实用性与使用功能,满足人们不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支撑底座与连接立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防护板一端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防护板另一端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连接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各图中,1、围护装置本体;2、支撑底座;21、底盘;22、圆台;221、键形槽;3、防护板;31、第二卡块;32、第二卡槽;311、第二适配槽;321、第二适配块;4、夹紧装置;41、移动块;42、直角架;43、螺杆;44、锁紧螺母;421、连接孔;5、连接立杆;51、第一卡块;52、第一卡槽;53、延长板;54、安装槽;55、沉头孔;511、第一适配槽;521、第一适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包括围护装置本体1,适用于灾区、疫情区或灾害放置点中所安置救援方舱的区域,以充分完成对救援方舱的防护,降低其发生损伤的可能,同时,针对于一些紧急情况的发生,该维护装置本体1能够实现快速组装及安放,进而满足人们的应急使用需求,为人们后续做出相应的救援工作提供先决条件;围护装置本体1包括支撑底座2,为各个防护板3间的组装安放提供支撑,并提升围护装置本体1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偏移,对于围护装置本体1的夹角处,支撑底座2配合着连接立杆5进行使用,对于相邻的两个防护板3,支撑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包括围护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护装置本体包括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上端设置有圆台,所述的圆台上端内开设有键形槽,所述的键形槽内设置有可调节的夹紧装置,四个所述的夹紧装置呈环形阵列排布在圆台上,所述的圆台上方设置有呈直角状设计的连接立杆,所述的连接立杆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的连接立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卡块内开设有第一适配槽,所述的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适配块,与所述的第一卡块相连接适配的防护板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卡槽,与所述的第一卡槽相连接适配的防护板另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的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适配块,所述的第二卡块内开设有第二适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方舱的新型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的键形槽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移动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寅童王保锋李东强周忠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维鲁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