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氧代烷基-9H-吡咯并[1,2-a]吲哚-9-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346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吡咯并[1,2

a]吲哚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它们表现出广泛的行为,包括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具有抗肿瘤、抗糖尿病、抗癌等特性,已成为一类必不可少的药效团。此外,研究人员发现 9H 吡咯并[1,2

a]吲哚骨架显示出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因此,高效地通过自由基合成吡咯并[1,2

a]吲哚衍生物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0003]目前,公开的吡咯并[1,2

a]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类:(1)磺酰基参与的吡咯并[1,2

a]吲哚合成。如Zhu课题组报道了N

炔丙基吲哚在氮气氛围下发生自由基环化/异构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20℃条件下,在硫酸铜和过硫酸钾存在下的二氯乙烷中用芳基磺酰肼的衍生物发生的环化反应(J. Name., 2013, 00, 1

3);Zhao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在碘化钠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存在下由N

炔丙基吲哚和芳基磺酰肼的衍生物发生的自由基环化反应合成2

磺化9H

吡咯并[1,2

a]吲哚化合物的方法(Org. Chem. Front. 2017, 4, 1350

1353)。(2) P(O)

H衍生物参与的吡咯并[1,2

a]吲哚合成。如Zhu及其同事报道N

炔丙基吲哚可以进行铜催化的串联C

P自由基环化反应,生成2

磷酸化吡咯并[1,2

a]吲哚(J. Org. Chem. 2017, 82, 2199

2204);Chen课题组构建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银介导的N

炔丙基取代的吲哚与P(O)

H衍生物发生氧化膦酰化反应,合成各种2

膦酰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这一转变为一步形成C

P键,环化和异构化提供了一条直接途径 (Org. Lett. 2016, 21, 5712

5715)。(3)酰基参与的吡咯并[1,2

a]吲哚合成。Tang 和Liu 的小组分别使用酰氯(J. Org. Chem. 2020, 85, 2385

2394)和酰基肟酯(J. Org. Chem. 2021, 86, 13720

13733)作为自由基前体,在可见光催化下合成 2

酰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0004]1980 年以来,级联自由基环化已成为构建复杂环状化合物的有力工具。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对溶剂极性要求低、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自由基环化已遍及有机化学领域,也是合成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常用方法。此外,功能化的环醚是存在于各种天然产品和药物成分中的重要支架。如木质素是一类仅含有取代的 THF 作为核心单元的天然化合物。芝麻素和 Galbacin 作为两种重要的木质素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癌和抗肥胖的特性。尽管在与环醚的反应中存在很大的挑战,但由于它们的惰性,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开发用于合成结构多样的含有环醚基序的吡咯并[1,2

a]吲哚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依次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催化剂、氧化剂、光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在蓝光下,80℃反应34小时,反应完全后得反应液;该反应液依次经常规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后,即得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醚类化合物的比例为0.2 mmol:1~2 mL;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1~5:2;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1:5;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光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10:2.5。
[0007]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是指1

(3

(4

氟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4

氯苯基)丙
‑2‑

‑1‑
基)

1H
ꢀ‑
吲哚、1

(3

(4

溴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4

(3

(1H

吲哚
‑1‑
基)丙
‑1‑

‑1‑
基)苯基)乙烷
‑1‑
酮、1

(3

(4

(三氟甲基)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依次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催化剂、氧化剂、光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在蓝光下,80℃反应34小时,反应完全后得反应液;该反应液依次经常规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后,即得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醚类化合物的比例为0.2 mmol:1~2 mL;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1~5:2;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1:5;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与所述光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10:2.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氧代烷基

9H

吡咯并[1,2

a]吲哚
‑9‑
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

炔丙基吲哚类化合物是指1

(3

(4

氟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4

氯苯基)丙
‑2‑

‑1‑
基)

1H
ꢀ‑
吲哚、1

(3

(4

溴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4

(3

(1H

吲哚
‑1‑
基)丙
‑1‑

‑1‑
基)苯基)乙烷
‑1‑
酮、1

(3

(4

(三氟甲基)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3

氯苯基) 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3

(三氟甲基)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对甲苯基)丙
‑2‑

‑1‑
基)

1H

吲哚、1

(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银王璐瑶李梦婷宁志涛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