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构造与含有该构造的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16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构造,包括无纺布本体,在所述无纺布本体上设有若干的通孔和3D凸起,所述无纺布本体在无纺布本体的幅宽方向上设有复数列的构造部,每一列所述构造部均由通孔构造部和凸起构造部经间隔交替分布而成,并分别沿无纺布本体的纵向两端延伸;所述通孔构造部由若干的通孔经规则排列而成的通孔组合体,所述凸起构造部包括3D凸起,在3D凸起的下缘位置设周向环绕所述3D凸起的环状压纹;位于两相邻列所述构造部内的通孔构造部和凸起构造部分别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液体回渗和有效减少稀便接触和附着皮肤,有效导流液体在无纺布表面的扩散,提高液体扩散和渗透速度,提高柔软度,产品的整体美观性优。产品的整体美观性优。产品的整体美观性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构造与含有该构造的无纺布


[0001]本技术属于卫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构造与含有该构造的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在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由于非织造布的结构及其性能对婴童纸尿裤、婴童学步裤、成人纸尿裤、女性卫生巾等产品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如在消费者使用时经常出现吸液速度慢、回渗量大、干爽性差的现象,进而造成婴幼儿红臀的问题。为了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3D凸起的非织造布,包括:
[0003]其一、单层凹凸结构非织造布:即单层压纹打孔纤维制品具备凹凸空腔形状和一定的立体效果,但是单层压纹打孔纤维制品存在以下缺陷和未解决的问题:(1)单层压纹纤维制品立体保持性很差,厚度和立体效果在制作成卷状材料时会降低很多;(2)在用它制成尿裤或卫生巾时由于制程的工艺拉伸及使用胶水粘合在其他材料上时会极大地降低立体效果;(3)也会影响到透气和干爽性;(4)美观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可见,传统单层3D非织造布在机台设备上使用时经常遇到材料变形严重,材料幅宽窄缩程度大,造成产品合格率低;另据长期生产现场问题分析,在生产机台的张力作用下纤维被纵向拉伸,导致原半球形3D凸起变成椭圆中心凸起,凸起高度变低,且纵向延伸,横向变窄,且矮椭圆中心凸起对尿液的均匀导流分配不如高圆中心凸起,造成材料变形。
[0004]其二、双层层凹凸结构非织造布:即表层做成3D中空立体,底层用热粘合作为支撑。但上述热合中空立体双层仍存在以下缺陷和未解决的问题:(1)在制作过程中的收卷环节,3D中空立体会变得扁平,形状也会变得歪歪扭扭不规则不整齐;(2)使用此材料进行尿裤卫生巾等产品制作时,工艺拉伸会进一步降低3D立体效果和柔软度;(3)立体效果下降会影响渗透性能,客户使用舒适度,立体感和美观。
[0005]因此,现有技术CN208756334U提供了一种压花的纸尿布及纸尿裤,属于个人卫生用品领域,该纸尿布进行热轧和刺孔工艺结合,并在热风无纺布3D凸起点周围间断等距分布,不同位置固化部分无纺布纤维,起到提高3D面层材料整体结构强度,最终达到此3D面层材料在上机使用时不会轻易变形,且支撑住3D凸起,维持挺度和花型,长久性的将宝宝排泄物与皮肤隔离,起到预防红臀的作用。
[0006]此外,现有技术CN112455014A提供了一种三层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应用。复合纤维材料包括底层、填充层和表层,所述底层、填充层和表层通过粘合部分进行三层复合;其中,所述表层上包括3D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其中,所述表层在3D凸起部分具有贯通表层的开孔,所述填充层充满表层3D凸起部分和底层之间的空腔,三层材料相互在粘合部分粘合及在粘合部分以外的部分保持不粘合的接触。该三层复合纤维材料所形成的无粘合实心3D凸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接触面积,增加层次立体感和在使用时保持很好的弹性,提升层与层之间的层和强度以解决分层问题,增强干爽性、透气性、美观性、舒适性和体验感,有效减少液体回渗和有效减少稀便接触和附着皮肤。
[0007]然而,现有设有3D凸起的无纺布,虽然在使用时也具有减少皮肤接触和附着的面积,降低液体回渗,但现有产品存在液体在无纺布表面难以有效、快速扩散的问题,因扩散不足而导致产品的扩散吸收利用率有待提高,同时,柔软度和美观度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构造与含有该构造的无纺布,获得一种既可以降低液体回渗和有效减少稀便接触和附着皮肤,又能够有效导流液体在无纺布表面的扩散,提高液体扩散、渗透速度和柔软度的无纺布构造及其产品。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所述无纺布构造包括无纺布本体,在所述无纺布本体上设有若干的通孔和3D凸起,所述无纺布本体在无纺布本体的幅宽方向上设有复数列的构造部,每一列所述构造部均由通孔构造部和凸起构造部经间隔交替分布而成,并分别沿无纺布本体的纵向两端延伸;所述通孔构造部由若干的通孔经规则排列而成的通孔组合体,所述凸起构造部包括3D凸起,在3D凸起的下缘位置设周向环绕所述3D凸起的环状压纹;位于两相邻列所述构造部内的通孔构造部和凸起构造部分别交错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通孔组合体的外部轮廓构成对称图案。
[0011]优选地,所述通孔组合体的外部轮廓包括由若干直径为0.5

1.5mm的通孔(打孔)规则排列而成的扇形轮廓。
[0012]优选地,所述通孔组合体由两扇扇形轮廓连接而成。
[0013]优选地,所述通孔组合体的高度为20

25mm,宽度为10

15mm;位于同一列内通孔组合体的前后间距为38

45mm。
[0014]优选地,所述3D凸起采用中心对称凸起或轴对称凸起。
[0015]优选地,所述3D凸起具有弧形轮廓,所述弧形轮廓包括若干的弧形凸出轮廓,以及自然弧形衔接弧形凸出轮廓的弧形凹进轮廓;沿弧形轮廓设置周向环绕3D凸起的弧形环状压纹,所述弧形环状压纹使得3D凸起保持立体状态。
[0016]优选地,所述3D凸起采用棉朵构型凸起,所述棉朵构型凸起包括棉朵形环状压纹,在所述棉朵形环状压纹内设棉朵状凸起,所述棉朵状凸起在棉朵形环状压纹的支撑下保持立体状态。
[0017]优选地,所述棉朵构型凸起的高度为8

12mm,宽度为8

13mm,位于相邻列内棉朵构型的间距为18

25mm。
[0018]优选地,所有所述通孔构造部、凸起构造部均为同向分布。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含有该无纺布构造的无纺布。
[0020]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0021]首先,本技术设有棉朵构型凸起,所述棉朵构型凸起包括棉朵形环状压纹、棉朵状凸起,一方面所述棉朵状凸起在棉朵形环状压纹的支撑下保持立体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液体回渗和有效减少稀便接触和附着皮肤。
[0022]其次,本技术还设有由若干直径为0.5

1.5mm的通孔(打孔)规则排列而成的通孔组合体,该通孔组合体由两扇扇形轮廓连接而成的对称图案,这些通孔能够有效导流
液体在无纺布表面的扩散,提高液体扩散和渗透速度,提高柔软度。此外,棉朵构型凸起、通孔组合体均采用对称布局设置,提高产品的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无纺布构造的示意图。
[0024]图2是对图1的无纺布构造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是对图2沿M

M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通孔组合体的双扇形轮廓示意图。
[0027]图5是棉朵构型凸起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构造,包括无纺布本体,在所述无纺布本体上设有若干的通孔和3D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本体在无纺布本体的幅宽方向上设有复数列的构造部,每一列所述构造部均由通孔构造部和凸起构造部经间隔交替分布而成,并分别沿无纺布本体的纵向两端延伸;所述通孔构造部由若干的通孔经规则排列而成的通孔组合体,所述凸起构造部包括3D凸起,在3D凸起的下缘位置设周向环绕所述3D凸起的环状压纹;位于两相邻列所述构造部内的通孔构造部和凸起构造部分别交错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合体的外部轮廓构成对称图案,且均为同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合体的外部轮廓包括由若干直径为0.5

1.5mm的通孔规则排列而成的扇形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合体由两扇扇形轮廓连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纺布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合体的高度为20

25mm,宽度为10

15mm;位于同一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嘉海金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