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15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7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辊装置正下方的输送装置、形成于所述压辊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的料带输送缝隙,所述压辊装置包括绕中心轴转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齿轮、受所述第一齿轮驱动转动的上辊轮、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压辊支架,所述压辊支架能够绕所述中心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压辊支架转动的驱动轮。通过在输送装置上活动设置压辊支架,通过转动压辊支架改变上辊轮和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调整料带输送缝隙的宽度,使得本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不同厚度的料带的输送,不需要额外增加工序改变上、下辊轮的距离,节约资源,降低送料成本,适用性更强。适用性更强。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压料送料装置通常采用固定的上辊轮和下辊轮将产品夹紧后进行输送,对于不同厚度的产品无法进行送料,需要重新设置上辊轮和下辊轮之间的距离,对于上、下辊轮的距离把控难度较大,且浪费人力资源,增加了送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压辊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辊装置正下方的输送装置、形成于所述压辊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的料带输送缝隙,所述压辊装置包括绕中心轴转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齿轮、受所述第一齿轮驱动转动的上辊轮、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压辊支架,所述压辊支架能够绕所述中心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压辊支架转动的驱动轮。通过在输送装置上活动设置压辊支架,通过转动压辊支架改变上辊轮和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调整料带输送缝隙的宽度,使得本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不同厚度的料带的输送,不需要额外增加工序改变上、下辊轮的距离,节约资源,降低送料成本,适用性更强。
[0005]优选的,所述压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轮的中心偏离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使得驱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驱动压辊支架进行转动,实用性强。
[0006]优选的,所述压辊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上辊轮的压架、自所述压架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端部突出的驱动部、连接于所述压架另一端部与所述机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驱动轮的外缘抵设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部,所述驱动轮能够抵开所述驱动部设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弹性件控制所述压辊支架在压料状态和收料状态切换。
[0007]优选的,当所述压辊支架处于收料状态下时,所述驱动轮外缘抵开所述驱动部设置,所述压架的另一端部远离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当所述压辊支架处于压料状态下时,所述驱动部复位设置,所述压架的另一端部靠近所述输送装置设置,所述弹性件具有将所述压架压向所述输送装置的趋势。
[0008]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两条输送带、设置于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的齿轮传动结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辊轮正下方的下辊轮、与所述下辊轮齿轮咬合传动连接的位于所述第一齿轮正下方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齿轮咬合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下辊轮转动的输送电机,所述下辊轮绕着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所述下辊轮向进料方向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输送电机在输送状态和停止状态切换,当所述压辊支架处于收料状态下时,所述输送电机处于停止状态,所述下辊轮停止转动;当所述压辊支架处于压料状态下时,所述输送电机处于输送状态,所述下辊轮转动。
[0011]优选的,当所述压辊支架处于压料状态下时,所述下辊轮向进料方向转动设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上辊轮向进料方向转动设置。当压辊支架处于压料状态下时,输送电机驱动下辊轮转动,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使得上辊轮同步转动,上下辊轮抵住料带将其输送出去,完成对料带的输送,输送电机可以根据料带的长度确定开启时间,对料带进行高精度的压料和送料,且能源消耗低。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气囊、弹簧中的一种。
[0013]优选的,所述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顶端的两个吊环。可以应用于多种冲压场合,应用于多种高度冲压床的送料。
[0014]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装置上活动设置压辊支架,通过转动压辊支架改变上辊轮和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调整料带输送缝隙的宽度,使得本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不同厚度的料带的输送,不需要额外增加工序改变上、下辊轮的距离,节约资源,降低送料成本,适用性更强;2、驱动轮的中心偏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使得驱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驱动压辊支架进行转动,实用性强;3、当压辊支架处于压料状态下时,输送电机驱动下辊轮转动,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使得上辊轮同步转动,上下辊轮抵住料带将其输送出去,完成对料带的输送,输送电机可以根据料带的长度确定开启时间,对料带进行高精度的压料和送料,且能源消耗低;4、机架顶端设置两个吊环,可以应用于多种冲压场合,应用于多种高度冲压床的送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收料状态侧面剖面示意图;图2为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压料状态侧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正面示意图;图4为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 1、机架;2、压辊装置;21、第一齿轮;22、上辊轮;23、压辊支架;231、压架;232、驱动部;233、弹性件;24、驱动轮;25、驱动电机;3、输送装置;31、输送带;32、下辊轮;33、第二齿轮;34、输送电机;4、吊环;X1、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各图所示的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
[0018]如图1

2所示,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压辊装置2、设置于压辊装置2正下方的输送装置3、形成于压辊装置2与输送装置3之间的料带输送缝
隙,待压料和送料的料带就从料带输送缝隙进入输出至需要的冲床上,根据图1

2的方向即是自左向右输送。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装置上活动设置压辊支架,通过转动压辊支架改变上辊轮和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调整料带输送缝隙的宽度,使得本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不同厚度的料带的输送,不需要额外增加工序改变上、下辊轮的距离,节约资源,降低送料成本,适用性更强。
[0020]压辊装置2包括绕中心轴X1转动固定于机架1上的第一齿轮21、受第一齿轮21驱动转动的上辊轮22、活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压辊支架23,压辊支架23能够绕中心轴X1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压辊装置2还包括驱动压辊支架23转动的驱动轮24,压辊装置2还包括驱动驱动轮24转动的驱动电机25,驱动轮24的中心偏离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设置,使得驱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驱动压辊支架进行转动,实用性强。
[0021]压辊支架23包括用于固定上辊轮22的压架231、自压架231靠近中心轴X1的端部(即右侧)突出的驱动部232、连接于压架231另一端部(左侧)与机架1之间的气囊,驱动轮24的外缘抵设于驱动部232的一侧部,驱动部232与驱动轮24相接触的位置为一段弧槽,方便驱动轮滚动,使得切换过程更加顺畅,驱动轮24能够抵开驱动部232设置,驱动轮24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压辊装置(2)、设置于所述压辊装置(2)正下方的输送装置(3)、形成于所述压辊装置(2)与所述输送装置(3)之间的料带输送缝隙,所述压辊装置(2)包括绕中心轴(X1)转动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齿轮(21)、受所述第一齿轮(21)驱动转动的上辊轮(22)、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压辊支架(23),所述压辊支架(23)能够绕所述中心轴(X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压辊装置(2)还包括驱动所述压辊支架(23)转动的驱动轮(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装置(2)还包括驱动所述驱动轮(24)转动的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轮(24)的中心偏离所述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支架(23)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上辊轮(22)的压架(231)、自所述压架(231)靠近所述中心轴(X1)的端部突出的驱动部(232)、连接于所述压架(231)另一端部与所述机架(1)之间的弹性件(233),所述驱动轮(24)的外缘抵设于所述驱动部(232)的一侧部,所述驱动轮(24)能够抵开所述驱动部(232)设置,所述驱动轮(24)和所述弹性件(233)控制所述压辊支架(23)在压料状态和收料状态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全自动压料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辊支架(23)处于收料状态下时,所述驱动轮(24)外缘抵开所述驱动部(232)设置,所述压架(231)的另一端部远离所述输送装置(3)设置;当所述压辊支架(23)处于压料状态下时,所述驱动部(232)复位设置,所述压架(231)的另一端部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留洋李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堡翔工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