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及其随动浮盘润滑泵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293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及其随动浮盘润滑泵。润滑泵包括泵体和设在泵体上部的油箱,泵体包括电机和柱塞副,电机的输出轴从泵体中部延伸至油箱底部;中导向柱与油箱同轴设置,悬吊在油箱的顶部,中导向柱的下端距离电机的输出轴具有一定距离;随动压油浮盘,滑动密封安装在中导向柱上,随动压油浮盘的外周沿与油箱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用于贴紧在油箱内的润滑脂的液位表面以随液位升降;压油叶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位于油箱底部,随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提供给润滑脂朝下的挤压力。解决现有润滑泵的油箱采用搅杆结构易产生气泡以及油箱壁易残存润滑脂而导致干结变质的技术问题。质的技术问题。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及其随动浮盘润滑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及其随动浮盘润滑泵。

技术介绍

[0002]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具有定时、定量、定点润滑,实时监控及故障检索等功能,可实现智能自动润滑、自动补充润滑脂、远程监控,采用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压力,可通过网络与上位机监控系统进行连接,以实现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等功能,使得润滑状态一目了然。
[0003]操作人员可根据设备各点的润滑要求,通过显示器及时调整供油参数,以适应润滑点的不同润滑要求,通过中控室的上位机监控系统,也能及时调整供油参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给油(脂)量调整方便,故障点容易查找,维护量小,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避免环境污染和油脂浪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量,提高综合效益。
[0004]风电智能润滑系统一般包括润滑泵、智能分油器、补脂泵、控制和切换阀、控制柜和管线束接头等。润滑泵包括泵体以及设在泵体上部的油箱,泵体在工作时抽吸油箱内的润滑脂,并通过管路泵向智能分油器,再经分支管路到各个润滑点位。当油箱内的润滑脂消耗殆尽时,设在油箱内的低液位检测模块可将检测到的低液位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从而控制补脂泵为油箱补充润滑脂。
[0005]现有风电智能润滑系统的润滑泵采用搅杆式结构,如图1所示,电机轴带动搅杆结构04转动,搅拌油箱02内的润滑脂03,搅杆结构04的一部分贴在油箱02内壁上搅拌润滑脂03、另一部分可向下挤压润滑脂03以使其进入吸油空腔,润滑脂03依靠自身重力、工况振动以及泵体01的吸力而下降。采用搅杆结构04在搅拌过程中容易搅出气泡而导致后续出现抽空现象,而且油箱02壁上容易残存润滑脂03,这部分残存的润滑脂03长时间积累容易干结变质,而且搅杆结构04的油箱02不容易设置低液位检测模块,低液位检测常常出现故障,影响润滑泵的正常使用,严重的导致被润滑的设备得不到良好润滑而出现设备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智能润滑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润滑泵的油箱采用搅杆结构易产生气泡以及油箱壁易残存润滑脂而导致干结变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风电智能润滑系统所使用的润滑泵。
[0007]本技术的风电智能润滑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包括:
[0009]控制柜;
[0010]补脂泵;
[0011]智能分油器;
[0012]润滑泵,包括泵体和设在泵体上部的油箱,泵体包括电机和柱塞副,电机的输出轴从泵体中部延伸至油箱底部;
[0013]中导向柱,与油箱同轴设置,悬吊在油箱的顶部,中导向柱的下端距离电机的输出轴具有一定距离;
[0014]随动压油浮盘,滑动密封安装在中导向柱上,随动压油浮盘的外周沿与油箱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用于贴紧在油箱内的润滑脂的液位表面以随液位升降;
[0015]压油叶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位于油箱底部,随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提供给润滑脂朝下的挤压力。
[00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在使用时,随着润滑的进行,润滑泵逐渐将油箱内的润滑脂泵向各个润滑点位,在此过程中,压油叶轮随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而将油箱内的润滑脂朝向泵体内挤压,油箱内的润滑脂逐渐减少,液位下降,随动压油浮盘跟随液位下降而下降,下降过程中将油箱内壁上的润滑脂直接向下刮去,随动压油浮盘下行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与之紧密贴合的润滑脂的粘附力,少量来自自身重力,由于中导向柱和油桶内壁的导向作用,随动压油浮盘可以保持水平状态顺利沿轴向移动。可见,该结构相对于传统搅杆结构更加简单,且可以巧妙利用润滑脂自身比较大的粘附力带动随动压油浮盘下行,从而不仅仅是将油箱内壁上的润滑脂与油箱内壁脱离,而是直接将油箱内壁上的润滑脂刮下,避免油箱内壁上长时间残留润滑脂而导致干结变质。再者,相对于传统搅杆结构,润滑脂时刻别随动压油浮盘从上部密封,且不会搅拌润滑脂,因此,润滑脂内不易混入空气,从而解决了现有搅杆泵的润滑脂易混入空气而导致抽空现象的问题。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中导向柱的下部安装有磁感应传感器,所述随动压油浮盘上设有用于与磁感应传感器磁耦合的永磁体。
[00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中导向柱和随动压油浮盘的结构,随动压油浮盘的位置就直接反映了油箱内的液位,因此,相对于现有搅杆结构的复杂结构的低液位检测模块,直接改用分别在中导向柱下端设置磁感应传感器、在随动压油浮盘上设置永磁体的方案,十分简单且可靠,对于低液位的检测十分精准,确保润滑泵的油箱在润滑脂消耗殆尽后可以依靠补脂泵及时向其油箱内补脂。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导向柱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磁感应传感器安装在中导向柱内。
[00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中导向柱的中空结构方便磁感应传感器的布置和电线的布置。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中导向柱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随动压油浮盘下行的限位结构。
[0022]进一步地,随动压油浮盘为中空结构。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随动压油浮盘工作时主要依靠润滑脂的粘附力,无需过多依靠自身重力,设置中空结构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可降低润滑泵的整体重量。
[0023]本技术的随动浮盘润滑泵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4]随动浮盘润滑泵包括泵体和设在泵体上部的油箱,泵体包括电机和柱塞副,电机的输出轴从泵体中部延伸至油箱底部;
[0025]中导向柱,与油箱同轴设置,悬吊在油箱的顶部,中导向柱的下端距离电机的输出轴具有一定距离;
[0026]随动压油浮盘,滑动密封安装在中导向柱上,随动压油浮盘的外周沿与油箱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用于贴紧在油箱内的润滑脂的液位表面以随液位升降;
[0027]压油叶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位于油箱底部,随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提供给润滑脂朝下的挤压力。
[002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随动浮盘润滑泵在使用时,随着润滑的进行,润滑泵逐渐将油箱内的润滑脂泵向各个润滑点位,在此过程中,压油叶轮随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而将油箱内的润滑脂朝向泵体内挤压,油箱内的润滑脂逐渐减少,液位下降,随动压油浮盘跟随液位下降而下降,下降过程中将油箱内壁上的润滑脂直接向下刮去,随动压油浮盘下行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与之紧密贴合的润滑脂的粘附力,少量来自自身重力,由于中导向柱和油桶内壁的导向作用,随动压油浮盘可以保持水平状态顺利沿轴向移动。可见,该结构相对于传统搅杆结构更加简单,且可以巧妙利用润滑脂自身比较大的粘附力带动随动压油浮盘下行,从而不仅仅是将油箱内壁上的润滑脂与油箱内壁脱离,而是直接将油箱内壁上的润滑脂刮下,避免油箱内壁上长时间残留润滑脂而导致干结变质。再者,相对于传统搅杆结构,润滑脂时刻别随动压油浮盘从上部密封,且不会搅拌润滑脂,因此,润滑脂内不易混入空气,从而解决了现有搅杆泵的润滑脂易混入空气而导致抽空现象的问题。
[0029]进一步地,所述中导向柱的下部安装有磁感应传感器,所述随动压油浮盘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包括:控制柜;补脂泵;智能分油器;润滑泵,包括泵体和设在泵体上部的油箱,泵体包括电机和柱塞副,电机的输出轴从泵体中部延伸至油箱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导向柱,与油箱同轴设置,悬吊在油箱的顶部,中导向柱的下端距离电机的输出轴具有一定距离;随动压油浮盘,滑动密封安装在中导向柱上,随动压油浮盘的外周沿与油箱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用于贴紧在油箱内的润滑脂的液位表面以随液位升降;压油叶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位于油箱底部,随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提供给润滑脂朝下的挤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向柱的下部安装有磁感应传感器,所述随动压油浮盘上设有用于与磁感应传感器磁耦合的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向柱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磁感应传感器安装在中导向柱内。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向柱的下端设有用于限制随动压油浮盘下行的限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智能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随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民章马敬丽张亚军闫进旺
申请(专利权)人:虏伯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