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57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涉及铅蓄电池技术领域。该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包括两个板栅,两个所述板栅均由边框、横筋条、纵筋条、极耳,所述极耳固定连接于边框短边的外侧面,所述极耳远离边框的一侧设置两直角边分别为3mm和6mm的倒角,所述极耳倒角的位置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mm、下底为10mm;所述横筋条、纵筋条均固定连接于边框的内侧,所述纵筋条平行于极耳的长度方向,所述横筋条与纵筋条垂直;所述边框在远离极耳一侧的两个内角处设置有半径为6mm的边框倒角。通过铅液浇铸入口及回流口增加倒角,提高铅液流入就回流速度,提高了板栅成型质量及效率,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


[0001]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
,具体为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

技术介绍

[0002]板栅是铅酸蓄电池主要组成部件,是电极的集电骨架,起传导、汇集电流并使电流分布均匀的作用,同时对活性物质起支撑作用,是活性物质的载体。
[0003]目前铅酸蓄电池价格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厂家纷纷绞尽脑汁降低成本,减轻板栅重量,但是电池壳体空间决定了板栅的长宽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绝大部分厂家把目标放在降低板栅厚度上。
[0004]但重力浇铸式板栅厚度也不能无下限降低,重力浇铸板栅是铅液通过重力自上而下流入模腔,继而形成板栅,各厂家在对板栅厚度进行降低时,由于板栅厚度降低,筋条由粗变细,导致了铅液流入口及回流口变小,板栅成型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栅减重而导致的铅液流入口及回流口变小,板栅成型困难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包括两个板栅,两个所述板栅均由边框、横筋条、纵筋条、极耳,所述极耳固定连接于边框短边的外侧面,所述极耳远离边框的一侧设置两直角边分别为3mm和6mm的倒角,所述极耳倒角的位置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mm、下底为10mm;
[0009]所述横筋条、纵筋条均固定连接于边框的内侧,所述纵筋条平行于极耳的长度方向,所述横筋条与纵筋条垂直;
[0010]所述边框在远离极耳一侧的两个内角处设置有半径为6mm的边框倒角,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在与横筋条端部连接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半径为2mm的横筋条倒角,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在与纵筋条端部连接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半径为1mm的流入口纵筋条倒角。
[0011]优选的,所述极耳倒角的位置等腰梯形部分的高度为6mm。
[0012]优选的,所述横筋条的数量由14个,所述纵筋条的数量有9个,且两者纵横交错等距分布于边框的内侧。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板栅在远离极耳的一侧并排放置,且对应的边框在远离极耳一侧设置有铅液通道。
[0014]优选的,所述极耳在边框上部且对应到从上到下分布的第三个纵筋条处,所述铅液通道在极耳上方的一端为铅液流入口,另一端为铅液回流口。
[0015]优选的,在所述铅液流入口位置两侧的边框倒角为流入口边框倒角,在铅液回流口位置两侧的边框倒角为回流口边框倒角。
[0016]优选的,与所述铅液流入口在极耳同侧的横筋条倒角为流入口横筋条倒角,与所述铅液回流口在极耳同侧的横筋条倒角为回流口横筋条倒角。
[0017]优选的,所述极耳倒角的位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长边为10mm,宽边为6mm,且与极耳倒角位置的等腰梯形处重叠。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中,通过铅液浇铸入口及回流口增加倒角,提高铅液流入就回流速度,提高了板栅成型质量及效率,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现行各板栅均可以改造,投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在横筋条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在纵筋条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板栅与汇流排的连接示意图。
[0025]其中,1、流入口横筋条倒角;2、流入口边框倒角;3、流入口纵筋条倒角;4、回流口横筋条倒角;5、回流口边框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包括两个板栅,两个板栅均由边框、横筋条、纵筋条、极耳,极耳固定连接于边框短边的外侧面,极耳倒角的位置等腰梯形部分的高度为6mm,极耳倒角的位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汇流排,汇流排的长边为10mm,宽边为6mm,且与极耳倒角位置的等腰梯形处重叠,极耳远离边框的一侧设置两直角边分别为3mm和6mm的倒角,极耳倒角的位置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mm、下底为10mm,这里极耳等腰梯形部分的上底位于汇流排一侧面的中部,这里的对应的长度由现有技术的长X宽16mmX6mm缩短到10mmX6mm;
[0029]横筋条、纵筋条均固定连接于边框的内侧,横筋条的数量由14个,纵筋条的数量有9个,且两者纵横交错等距分布于边框的内侧,纵筋条平行于极耳的长度方向,横筋条与纵筋条垂直,进而将边框内划分成各个区域,这里的横筋条对应边框的宽度方向,纵筋条对应边框的长度方向,在两个板栅双联时宽度方向且远离极耳的一边靠近;
[0030]边框在远离极耳一侧的两个内角处设置有半径为6~8mm的边框倒角,边框的内侧面在与横筋条端部连接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半径为2~3mm的横筋条倒角,与铅液流入口在极耳同侧的横筋条倒角为流入口横筋条倒角1,与铅液回流口在极耳同侧的横筋条倒角为回流口横筋条倒角4,边框的内侧面在与纵筋条端部连接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半径为1~2mm的流入口纵筋条倒角3。
[0031]两个板栅在远离极耳的一侧并排放置,且对应的边框在远离极耳一侧设置有铅液通道,两个板栅并排放置即为双联,极耳在边框上部且对应到从上到下分布的第三个纵筋条处,铅液通道在极耳上方的一端为铅液流入口,用于铅液流入,另一端为铅液回流口,用于铅液回流,在铅液流入口位置两侧的边框倒角为流入口边框倒角2,在铅液回流口位置两侧的边框倒角为回流口边框倒角5。
[0032]在板栅设计中,将入流口及回流口处宽度加大,即横筋条顶部分别倒角R2~R3,将横筋条底部倒角R2~R3,将纵筋条左右倒角R1~R2,双联片板栅连接处边框倒角R6~R8,经过此设计后,铅液自上而下流入时,能极大提高铅液自上而下流入速度,同时经边框处快速到达底部回流口,并经回流口快速回流至板栅中下部,提高了板栅成型能力,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板栅,两个所述板栅均由边框、横筋条、纵筋条、极耳,所述极耳固定连接于边框短边的外侧面,所述极耳远离边框的一侧设置两直角边分别为3mm和6mm的倒角,所述极耳倒角的位置为等腰梯形,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为4mm、下底为10mm;所述横筋条、纵筋条均固定连接于边框的内侧,所述纵筋条平行于极耳的长度方向,所述横筋条与纵筋条垂直;所述边框在远离极耳一侧的两个内角处设置有半径为6mm的边框倒角,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在与横筋条端部连接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半径为2mm的横筋条倒角,所述边框的内侧面在与纵筋条端部连接位置的两侧设置有半径为1mm的流入口纵筋条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倒角的位置等腰梯形部分的高度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新型倒角式结构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的数量由14个,所述纵筋条的数量有9个,且两者纵横交错等距分布于边框的内侧。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赵凤翔罗旭周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双登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