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接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05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接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1)表面镀锌:在钢材表面进行热镀锌,得到镀锌层;(2)钝化:取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配置成混合溶液;将钢材A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没,得到钝化层;所述改性多巴胺由多巴胺盐酸盐、二异氰酸酯、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接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腐接地
,具体为一种防腐接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是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而接地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正常安全的运行是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关键。而基于经济和环境的双重考虑,我国主要采用钢材作为接地装置的主要材料,接地导电材料的选择一般为圆钢和扁钢。由于国内的接地材料大多为普通碳钢制成,常年埋在地下,运行多年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特别是土壤呈酸性地区,腐蚀更为严重。接地材料腐蚀后易脆,腐蚀部位更是变细、变薄甚至点断裂,会使得接地材料的接地电阻变大,接地电位升高,易导致电气二次回路,造成二次设备的绝缘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腐接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接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接地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
[0005](1)表面镀锌:在钢材表面进行热镀锌,得到镀锌层;
[0006](2)纳米喷涂:取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配置成混合溶液;将钢材A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没,得到钝化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碳为石墨、碳纳米管的混合物,石墨、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 5):1。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涂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组分:10~35%纳米碳、35~60%聚氨酯树脂,余量为有机溶剂。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钢材为碳素结构钢Q235B。
[0011]进一步的,所述(1)包括以下工艺:
[0012]1.1.预处理:取钢材依次进行碱洗、水洗、酸洗、水洗、干燥;
[0013]1.2.表面镀锌:将上一步骤得到的钢材依次进行助镀、烘干、热浸镀锌、水冷,得到镀锌层,制得钢材A。
[0014]进一步的,所述碱洗工艺:碱液为100g/L~1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工艺温度为50~ 55℃,处理时间为10~25min。
[0015]进一步的,所述酸洗工艺:酸液为12~18g/L盐酸,酸洗时间为10~30s。
[0016]进一步的,所述(1)中助镀工艺:助镀剂为氯化铵、氯化锌的混合水溶液,氯化铵浓
度为150g/L,氯化锌浓度为100g/L,助镀温度55~65℃,助镀时间50~70s。
[0017]进一步的,所述(1)中热浸镀锌工艺:浸镀温度500~570℃。
[0018]进一步的,所述(1)中镀锌层的厚度为70~100μm。
[0019]当钢材的厚度不大于6mm时,镀锌层厚度不低于70μm;
[0020]当钢材的厚度大于6mm时,镀锌层厚度不低于85μm。
[0021]进一步的,所述(2)包括以下工艺:
[0022]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取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二异氰酸酯、三乙胺混合;缓慢加入多巴胺盐酸盐,搅拌反应8~15min;过滤,取滤液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洗涤,利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柱层析提纯,旋蒸,加入正己烷沉淀,冷冻过夜,旋蒸,真空干燥,得到多巴胺A;
[0023]在氮气氛围中,取N

甲基吡咯烷酮,加入8

羟基

6氨基喹啉、辛酸亚锡混合,缓慢加入多巴胺A,搅拌反应8~15min,得到改性多巴胺;
[0024]取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加入pH为8.5的Tris缓冲液,得到混合溶液;将钢材A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没6~24h;取出,水洗,干燥,得到钝化层。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多巴胺盐酸盐、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比例为(0.41~0.50)g/10mL。
[0026]进一步的,所述(2)中多巴胺盐酸盐、三乙胺的质量比为(1.30~1.50):1;多巴胺盐酸盐、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1~1.5);
[0027]进一步的,所述(2)中多巴胺A、8

羟基

6氨基喹啉的摩尔比为1:(1.01~1.10);辛酸亚锡的添加量为反应体系质量的0.35~0.5%。
[0028]进一步的,所述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的摩尔比为(4~6):1,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混合物在Tris缓冲液中的浓度为(2.4~3.0)mg/mL。
[0029]进一步的,所述(2)包括以下工艺:
[0030]2.1.纳米碳的改性:
[0031]取纳米碳分散于Tris缓冲液中,超声处理30~60min,加入锌粉、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于25~37℃温度条件下,以500~1000rpm转速搅拌24h;离心,乙醇、去离子水洗涤,68~72℃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纳米碳;
[0032]2.2.聚氨酯树脂/改性纳米碳的制备:
[0033]取改性纳米碳、四氢呋喃、KH

550,搅拌30~35min;加入二异氰酸酯,升温至37~ 45℃,30min内缓慢滴加聚醚二醇,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全氟辛醇, 60~65℃反应100~150min,得到聚氨酯树脂/改性纳米碳;
[0034]2.3.纳米碳涂层的制备:
[0035]取聚氨酯树脂/改性纳米碳,加入有机溶剂,配置成涂料,喷涂在镀锌层表面,75~ 85℃干燥1h,形成纳米碳涂层,得到接地材料。
[0036]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碳、Tris缓冲液的比例为(1.0~1.2)g/L。
[0037]进一步的,所述(3)中锌粉、纳米碳、多巴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0.2:(0.36~0.45):0.5。
[0038]进一步的,所述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的摩尔比为(4~6):1。
[0039]进一步的,所述(3)中改性纳米碳、四氢呋喃、KH

550的质量比为100:(15~25):5,
[0040]进一步的,所述(3)中二异氰酸酯、聚醚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全氟辛醇的质量比为1:(1.3~1.4):(0.04~0.10):(0.25~0.35)。
[0041]进一步的,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0042]进一步的,所述聚醚二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己二酸

1,4

丁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
[0043]进一步的,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添加量为反应体系质量的0.05~0.3%。
[0044]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碳的平均粒径为50~100nm,锌粉的平均粒径为10~40μm。
[0045]进一步的,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10~50μm;纳米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接地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1)表面镀锌:在钢材表面进行热镀锌,得到镀锌层;(2)钝化:取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配置成混合溶液;将钢材A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没,得到钝化层;所述改性多巴胺由多巴胺盐酸盐、二异氰酸酯、8

羟基

6氨基喹啉反应制得;(2)纳米喷涂:取纳米碳、聚氨酯树脂、有机溶剂配置成涂料,喷涂在镀锌层表面,形成纳米碳涂层,得到接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接地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1)包括以下工艺:1.1.预处理:取钢材依次进行碱洗、水洗、酸洗、水洗、干燥;1.2.表面镀锌:将上一步骤得到的钢材依次进行助镀、烘干、热浸镀锌、水冷,得到镀锌层,制得钢材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腐接地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2)包括以下工艺: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取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二异氰酸酯、三乙胺混合;缓慢加入多巴胺盐酸盐,搅拌反应8~15min;过滤,取滤液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洗涤,利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柱层析提纯,旋蒸,加入正己烷沉淀,冷冻过夜,旋蒸,真空干燥,得到多巴胺A;在氮气氛围中,取N

甲基吡咯烷酮,加入8

羟基

6氨基喹啉、辛酸亚锡混合,缓慢加入多巴胺A,搅拌反应8~15min,得到改性多巴胺;取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加入pH为8.5的Tris缓冲液,得到混合溶液;将钢材A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没6~24h;取出,水洗,干燥,得到钝化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腐接地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包括以下工艺:3.1.纳米碳的改性:取纳米碳分散于Tris缓冲液中,超声处理30~60min,加入锌粉、多巴胺盐酸盐、改性多巴胺,于25~37℃温度条件下,以500~1000rpm转速搅拌24h;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传广纪福明顾金春刘加标乐焕江宋大顺钱中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