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1612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涉及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多肽VV和多肽VN标准品溶液;(2)配制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3)用液相色谱对标准品溶液、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进行组分分离,得到盐性组分和非盐性组分;(4)对液相色谱分离的非盐性组分进行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多肽VV和多肽VN作为质量控制目标建立质控方法,可在分子层面直接、准确地描述低聚肽原料中已知低聚肽的变化情况,且这种基于已知低聚肽的质量控制方法大大提升了低聚肽原料的造假难度和生产稳定性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的造假难度和生产稳定性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的造假难度和生产稳定性质量控制技术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
,尤其是一种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对大豆低聚肽或者其他多肽原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大多采用水解度、氨基酸、分子量分布等方式或方法,其中水解度主要通过电位滴定或pH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态总氮含量;氨基酸含量主要通过氨基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测定样品中的各项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布主要利用凝胶色谱的分子筛作用测定样品中的多肽大致分子量组成或分布情况。
[0003]食源性植物低聚肽是植物蛋白经过生物酶解或发酵处理后所得的一种富含低聚肽(2

10肽)的蛋白质酶解产物。因食源性蛋白酶大多为粗酶,纯度较低且酶作用位点广泛,食源性蛋白酶解产物的多肽组成通常极为复杂,包含成千上万种多肽,一直是质量分析与控制的难点。现有技术方案通过水解度、氨基酸、分子量分布来实现对大豆低聚肽的质量控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水解度和氨基酸测定的直接对象为蛋白序列在酶解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描述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多肽VV和多肽VN标准品溶液;(2)配制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3)用液相色谱对标准品溶液、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进行组分分离,得到盐性组分和非盐性组分;(4)对液相色谱分离的非盐性组分进行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肽VV和多肽VN标准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100ng/m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1500μg/mL;优选地,所述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大豆低聚肽样品充分分散于超纯水中,搅拌后离心,经过滤膜后得到大豆低聚肽样品溶液。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的温度为40

55℃,搅拌的时间为30

60min,离心的时间为5

25min,离心的转速为4000

10000r/min,离心的温度为0

25℃,滤膜为水系滤膜、有机滤膜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液相色谱为常压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压液相色谱、超快速液相色谱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豆低聚肽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为常压液相色谱时,流动相流速为0.5

1.5mL/min,标准品进样当量0.2

2.0ng,样品进样当量0.2

2.0μg;所述液相色谱为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压液相色谱、超快速液相色谱中的一种时,流动相流速为0.1

0.3mL/min,标准品进样当量0.05

0.35ng,样品进样当量0.02

0.2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敏郁晓艺徐巨才陈雅君郭丹陈晶伍蓥毛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