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55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属于混凝土运输领域,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开设有摩擦区域,所述下凹槽外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高于下凹槽,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凹槽口一,所述凸起部与下凹槽之间设置有凹槽口二,所述凹槽口一与凹槽口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防滑板防滑效果不足,且没有清理表面容易滑倒的技术问题。滑倒的技术问题。滑倒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散装车多为圆筒形或椭圆筒形,所有其上部料口处存在一定的弧度,当车辆在外面工作一段时间后,筒体上部会附着灰尘,当工人在上部打开料口时,由于存在弧度加上灰尘的影响,容易滑倒甚至跌落地面,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需要在散装车上部料口圈旁边,安装防滑板来保证操作安全。
[0003]防滑板一方面需要加强工作位置的防滑效果,另一面需要在使用前清理表面,来保证实际的安全效果。亟需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滑板防滑效果不足,且没有清理表面容易滑倒。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内开设有摩擦区域,所述下凹槽外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高于下凹槽,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凹槽口一,所述凸起部与下凹槽之间设置有凹槽口二,所述凹槽口一与凹槽口二相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单侧设置,所述凹槽口一区域面积小于凹槽口二区域面积。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下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四组呈井字型分布且中部向下凹陷适于支撑下凹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区域包括凸起条,所述凸起条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所述凸起条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设置多组等间距分布在凸起条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上安装有围栏,所述围栏包括转动杆和卡口块,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一侧的围栏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卡口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口块与围栏固定连接,所述卡口块向上弯折并与转动杆相适配,所述围栏设置有摩擦纹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清理件沿凸起部的轴线运动,所述凸起部的轴线与凸起条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清理件包括风扇部和清扫部,所述风扇部适于向下输出风力,所述清扫部适于清理主体板的表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所述驱动齿下端啮合有齿形条,所述主体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适于安装齿形条,所述齿形条上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分别安装有风扇部和清扫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风扇部和清扫部间隔设置,所述风扇部内安装有竖向电机和旋转
风扇,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内适于安装旋转风扇,所述第一安装口上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竖向电机,所述竖向电机适于驱动旋转风扇转动,所述第二安装口内安装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沿第二安装口轴线旋转,所述旋转柱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清理条,所述清理条与旋转柱固定连接。多组竖向电机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承载板上端为三角形且向上顶起,驱动电机外安装有保护壳用于保护驱动电机,保护壳与主体板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竖向电机的电源来源均来自驾驶室控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采用在散装车上部料口圈旁边,加焊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防滑板,该防滑板为折弯状,底部焊接加强杆以保证强度。施工人员站在上面工作时,降低发生滑倒几率,有效保证工人工作时的安全,提升车辆安全度;
[0015]在局部设置凹槽口一和凹槽口二形成完整鞋状,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或爬行时,可以有有效的支撑点。
[0016]设置凸起条和条形槽保证实际的摩擦效果,且加工时可以直接冲压形成,较为便捷,围栏保护施工范围。
[0017]清理件保证了在使用前,主体板可以清理表面,使得主体板在使用时不存在累计灰尘较多,继而保证实际的防滑效果,设计风扇扰动灰尘,清理条摩擦表面,可以较为便捷清理整体表面,在准备打开散装车上部料口时,可以在驾驶室打开驱动清理件清理,后施工人员在进行攀爬和施工。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仰视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卡口块的结构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承载板的剖视图。
[0026]图中:1、主体板;2、下凹槽;3、凸起部;31、凹槽口一;32、凹槽口二;4、加强杆;5、凸起条;6、条形槽;71、转动杆;72、卡口块;73、围栏; 8、承载板;9、驱动电机;10、驱动齿;11、齿形条;12、竖向电机;13、旋转风扇;81、第一安装口;82、第二安装口;14、旋转柱;15、清理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包括主体板1,主体板1上设置有下凹槽2,下凹槽2内开设有摩擦区域,下凹槽2外设置有凸起部3,凸起部3的高度高于下凹槽2,凸起部3上开设有凹槽口一31,凸起部3与下凹槽2之间设置有凹槽口二32,凹槽口一31 与凹槽口二32相连通。
[0031]凸起部3单侧设置,凹槽口一31区域面积小于凹槽口二32区域面积,符合正常人体的鞋底比例,适合施工人员需要弯曲时支撑。
[0032]进一步的,主体板1下设置有加强杆4,加强杆4设置四组呈井字型分布且中部向下凹陷适于支撑下凹槽2。
[0033]摩擦区域包括凸起条5,凸起条5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凸起条5上开设有条形槽6,条形槽6设置多组等间距分布在凸起条5上,摩擦区域外设置有人字形防滑槽,适于主体板1板面防滑。
[0034]实施例2
[0035]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主体板1上安装有围栏73,围栏7外安装有转动杆71和卡口块72,转动杆71位于凸起部3上,转动杆71的一端与一侧的围栏73转动连接,转动杆71的另一端与卡口块72可拆卸连接,卡口块72与围栏73固定连接,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板(1),所述主体板(1)上设置有下凹槽(2),所述下凹槽(2)内开设有摩擦区域,所述下凹槽(2)外设置有凸起部(3),所述凸起部(3)的高度高于下凹槽(2),所述凸起部(3)上开设有凹槽口一(31),所述凸起部(3)与下凹槽(2)之间设置有凹槽口二(32),所述凹槽口一(31)与凹槽口二(3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单侧设置,所述凹槽口一(31)区域面积小于凹槽口二(32)区域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下设置有加强杆(4),所述加强杆(4)设置四组呈井字型分布且中部向下凹陷适于支撑下凹槽(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区域包括凸起条(5),所述凸起条(5)设置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所述凸起条(5)上开设有条形槽(6),所述条形槽(6)设置多组等间距分布在凸起条(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装车筒体上部防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上安装有围栏(73),所述围栏(73)外安装有转动杆(71)和卡口块(72),所述转动杆(71)位于所述凸起部(3)上,所述转动杆(71)的一端与一侧的围栏(7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1)的另一端与卡口块(72)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口块(72)与围栏(73)固定连接,所述卡口块(72)向上弯折并与转动杆(71)相适配,所述围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政裴志军杨洋高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