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129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换热器包括加热进气端气室、加热出气端气室、连接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和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的连通管、以及布置于所述连通管内的多个加热扁管;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和/或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用于与车辆的排气系统连通,所述连通管内用于流通尾气;所述加热扁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加热扁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加热扁管内用于流通冷却液。换热器提高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的尾气利用率,对冷却液的加热效率高,可以迅速提高冷却液的温度,缩短发动机的暖机时间,避免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被广泛的使用。车辆在低温环境使用时,例如在东北地区的冬季使用,由于环境温度比较低,用户在启动车辆后,发动机内冷却液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导致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缸体内会出现燃烧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换热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车辆在低温环境使用时,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换热器,包括加热进气端气室、加热出气端气室、连接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和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的连通管、以及布置于所述连通管内的多个加热扁管;
[0006]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和/或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用于与车辆的排气系统连通,所述连通管内用于流通尾气;
[0007]所述加热扁管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加热扁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加热扁管内用于流通冷却液。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呈直管状结构,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连接。
[0009]进一步的,垂直于所述连通管的延伸方向做截面,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通管的截面积,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通管的截面积,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的中部与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的中部与所述连通管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进气端管状部和出气端管状部,所述进气端管状部和所述出气端管状部均呈管状结构,所述进气端管状部与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远离所述连通管一端的中部连接,所述出气端管状部与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远离所述连通管一端的中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加热扁管呈阵列式布置于所述连通管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为扁状的长方体结构,和/或,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为扁状的长方体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位于所述连通管内的进液扁管和出液扁管,所述加热扁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扁管连接,所述加热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扁管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
[0015]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连通管内与所述进液扁管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连通;
[0016]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连通管内与所述出液扁管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布置方向与所述加热扁管的布置方向垂直。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换热器具有以下优势:
[0019]本技术所述的换热器,加热扁管与尾气的接触面积大,具有传热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加热扁管是密封在连通管内部,不与外界环境接触,不存在热量损失,因此,换热器提高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的尾气利用率,对冷却液的加热效率高,可以迅速提高冷却液的温度,缩短发动机的暖机时间,避免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
[0020]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车辆在低温环境使用时,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的问题。
[00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22]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上述的换热器;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发动机排出的尾气用于加热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冷却液;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与所述排气口的连通程度。
[0023]一种车辆,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上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4]所述热管理系统和车辆与上述换热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所示换热器B

B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1所示换热器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所示换热器C

C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换热器;11

加热进气端气室;12

加热出气端气室;13

加热扁管;14

进气端管状部;15

出气端管状部;16

连通管;17

第一连通管;18

第二连通管;19

出液扁管;20

进液扁管;
[0034]2‑
发动机;21

排气口;3

排气系统;4

控制阀;5

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7]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1,包括加热进气端气室11、加热出气端气室12、连接加热进气端气室11和加热出气端气室12的连通管16、以及布置于连通管16内的多个加热扁管13;加热进气端气室11和/或加热出气端气室12用于与车辆的排气系统3连通,连通管16内用于流通尾气;加热扁管13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2的冷却液出口连通,加热扁管13的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2的冷却液入口连通,加热扁管13内用于流通冷却液。
[0038]车辆在低温环境使用时,例如在东北地区的冬季使用,冬季环境温度可能会温降到

15℃以下。发动机2内冷却液温处于低温状态行车时,由于发动机2内冷却液只能通过缸体内燃料燃烧将部分能量传递至发动机2冷却液中,以此来提高冷却液温度,随着发动机2效率的提升,将有越来越少的能量传递至冷却液,使得冷却液升温速度较慢,发动机2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将导致缸体内燃烧不充分,会造成环境污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用于加热发动机2的冷却液,缩短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进气端气室(11)、加热出气端气室(12)、连接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11)和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12)的连通管(16)、以及布置于所述连通管(16)内的多个加热扁管(13);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11)和/或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12)用于与车辆的排气系统(3)连通,所述连通管(16)内用于流通尾气;所述加热扁管(13)的一端用于与发动机(2)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加热扁管(13)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2)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加热扁管(13)内用于流通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6)呈直管状结构,所述连通管(16)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11)连接,所述连通管(16)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连通管(16)的延伸方向做截面,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1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通管(16)的截面积,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1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通管(16)的截面积,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11)的中部与所述连通管(16)连接,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12)的中部与所述连通管(1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进气端管状部(14)和出气端管状部(15),所述进气端管状部(14)和所述出气端管状部(15)均呈管状结构,所述进气端管状部(14)与所述加热进气端气室(11)远离所述连通管(16)一端的中部连接,所述出气端管状部(15)与所述加热出气端气室(12)远离所述连通管(16)一端的中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6)呈长方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