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氟硼二吡咯结构的Ⅰ型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动力治疗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氟硼二吡咯结构的Ⅰ型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动力治疗(PDT)由于其微创、低毒、高选择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可能治疗各种癌症的有效手段。光动力治疗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照射下从基态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然后通过系间窜越(ISC)到达激发三线态,进一步通过和氧气发生能量转移或电子传递生成活性氧(ROS),活性氧通过和附近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光动力治疗只要分为两类:1)I型PDT是通过光敏剂和氧气或底物发生电子转移或质子转移生成的各种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羟基自由基(OH
·
)以及过氧化物(O
22
‑
)等;2)II型PDT是激发三线态的光敏剂直接和氧气发生能量转移生成单线态氧(1O2)。
[0003]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PDT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光敏剂,传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氟硼二吡咯结构的Ⅰ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光敏剂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其中,R1,R2各自独立为H、烷基、不饱和烃基、芳基、氰基、酰基或酯基;R3为H、烷基或R4为H、Cl、烷基、不饱和烷基、芳基、醚基或硫醚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各自独立为H、甲基或芳基,所述R3为H或所述R4为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为苯基、噻吩基或吡咯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Ⅰ型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剂为化合物
Ⅱ‑Ⅸ
中的一种: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Ⅰ型光敏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光敏剂为化合物Ⅱ时,合成包括以下步骤:S1:氮气保护下,向对甲基苯甲醛和吡咯混合溶液中滴加三氟乙酸,室温下搅拌反应6~10h,得到化合物a;将化合物a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四氯苯醌,室温反应1~2小时后,加入三乙胺和三氟化硼乙醚,避光反应6~12小时,得到化合物A1;S2:将化合物a溶于四氢呋喃中,与N
‑
氯代丁二酰亚胺在
‑
78℃的条件下反应2~3小时,得到化合物b;将化合物b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四氯苯醌,室温反应1~2小时后,加入三乙胺和三氟化硼乙醚,避光反应6~12小时,得到化合物A2;其中,化合物a与N
‑
氯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1.5;S3:将化合物A1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N
‑
溴代丁二酰亚胺,室温反应1~2小时,得化合物A3;其中,化合物A1与N
‑
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0.8~1.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A3,2
‑
二环己基磷
‑
2,4,6
‑
三异丙基联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
‑
氯仿加合物(Pd2(bda)3CHCl3),双联频哪醇硼酸酯和乙酸钾溶于1,4
‑
二氧六环,加热到110℃后搅拌0.5~1h,得到化合物A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A2,化合物A5,四三苯基膦钯和碳酸钠溶于甲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60~80℃反应6~12小时,得化合物II;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Ⅰ型光敏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光敏剂为化合物Ⅲ时,合成包括以下步骤:将权利要求4步骤S1合成的化合物A1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N
‑
溴代丁二酰亚胺,室温反
应1~2小时,得化合物A4;其中,化合物A1与N
‑
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6~2.5;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A4,2
‑
二环己基磷
‑
2,4,6
‑
三异丙基联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
‑
氯仿加合物(Pd2(bda)3CHCl3),双联频哪醇硼酸酯和乙酸钾溶于1,4
‑
二氧六环,加热到110℃后搅拌0.5~1h,得到化合物A6;氮气保护下,将权利要求4步骤S2合成的化合物A2,化合物A6,四三苯基膦钯和碳酸钠溶于甲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60~80℃反应6~12小时,得化合物III;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A4、2
‑
二环己基磷
‑
2,4,6
‑
三异丙基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