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51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槽,方形槽内设置有顶盖,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箱体的顶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盖固定机构,且顶盖固定机构的一端延伸至顶盖的顶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保护承载箱内电池的安全,且可以长时间的发挥电池的性能。且可以长时间的发挥电池的性能。且可以长时间的发挥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箱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汽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动汽车凭借其自身绿色环保、低能耗、低噪声、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获取多元化等众多优点,成为汽车工业关注的一大焦点。电动汽车的核心之一便是电池,电池需要放置在汽车电池承载箱内。
[0003]现有的汽车电池承载箱领域,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7303196U,公开了电动汽车电池箱,其包括箱体、第一压板、第为压板及第一无痕固体胶,且箱体内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底部安装第二无痕固体胶,箱体内左右两侧各安装圆筒,圆筒上安装丝母,丝杠安装在丝母内,丝杠下端伸入到圆筒中,丝杠顶部安装第一压板,从而具有固定电池装置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汽车电池承载箱的散热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防止过高的温度降低锂电池的性能。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槽,方形槽内设置有顶盖,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箱体的顶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盖固定机构,且顶盖固定机构的一端延伸至顶盖的顶端;箱体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连接钩,且连接钩设置为L型结构;顶盖设置为腔体结构,且顶盖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散热片,且每两个散热片之间设置有空隙。
[0008]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将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流动,进而可以使箱体内的温度均匀统一,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胶片内设置有液冷管;导热硅胶片及液冷管的形状均设置为若干U型结构收尾相连;液冷管设置为腔体结构,且液冷管的外侧壁与导热硅胶片的内壁贴合。
[0009]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将顶盖固定在箱体上,进而可以保护箱体内的电池,同时可以方便的打开顶盖,进而维护电池时更加方便,顶盖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侧壁上的安装板,安装板远离箱体的一端设置有方块,方块内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弹簧一,且弹簧一靠近滑槽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远离弹簧一的一端设置有压板,压板上开设有腰型孔,腰型孔的下方且位于安装板上设置有螺母,腰型孔内设置有螺栓,螺栓的螺纹端延伸至螺母内,且螺母与压板之间且位于螺栓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二,螺栓远离螺母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驱动块;驱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斜面,且驱动块远离螺栓的一端设置有圆角。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保护承载箱内电池的安全,且可以长时间的发挥电池的性能。
[0012](2)通过设置散热组件,从而能够将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流动,进而可以使箱体内的温度均匀统一;通过导热硅胶片的设计,从而可以避免电池之间的摩擦,提高电池寿命;通过设置顶盖及散热片,从而提高箱体的散热能力,避免高温影响电池的性能。
[0013](3)通过设置顶盖固定机构,从而能够将顶盖固定在箱体上,进而可以保护箱体内的电池,同时可以方便的打开顶盖,进而维护电池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的箱体内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的顶盖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的顶盖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的顶盖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0020]图中:
[0021]1、箱体;2、方形槽;3、顶盖;4、散热组件;401、导热硅胶片;402、液冷管;5、顶盖固定机构;501、安装板;502、方块;503、滑槽;504、弹簧一;505、滑块;506、压板;507、腰型孔;508、螺母;509、螺栓;510、弹簧二;511、驱动块;512、斜面;6、连接钩;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
[002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电池承载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槽2,方形槽2内设置有顶盖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4;箱体1的顶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盖固定机构5,且顶盖固定机构5的一端延伸至顶盖3的顶端;箱体1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连接钩6,且连接钩6设置为L型结构;顶盖3设置为腔体结构(顶盖3内含有冷却液),且顶盖3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散热片7,且每两个散热片7之间设置有空隙。
[0025]借助于上述方案,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保护承载箱内电池的安全,且可以长时间的发挥电池的性能。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散热组件4来说,散热组件4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导热
硅胶片401,导热硅胶片401内设置有液冷管402(液冷管402内含有冷却液);导热硅胶片401及液冷管402的形状均设置为若干U型结构收尾相连;液冷管402设置为腔体结构,且液冷管402的外侧壁与导热硅胶片401的内壁贴合,从而能够将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流动,进而可以使箱体1内的温度均匀统一。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顶盖固定机构5来说,顶盖固定机构5包括设置在箱体1顶部侧壁上的安装板501,安装板501远离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方块502,方块502内设置有滑槽503,滑槽503内设置有弹簧一504,且弹簧一504靠近滑槽503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滑块505;滑块505远离弹簧一504的一端设置有压板506,压板506上开设有腰型孔507,腰型孔507的下方且位于安装板501上设置有螺母508,腰型孔507内设置有螺栓509,螺栓509的螺纹端延伸至螺母508内,且螺母508与压板506之间且位于螺栓509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二510,螺栓509远离螺母508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驱动块511;驱动块511的两侧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方形槽(2),所述方形槽(2)内设置有顶盖(3),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4);所述箱体(1)的顶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组顶盖固定机构(5),且所述顶盖固定机构(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顶盖(3)的顶端;其中,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导热硅胶片(401),所述导热硅胶片(401)内设置有液冷管(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片(401)及所述液冷管(402)的形状均设置为若干U型结构收尾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402)设置为腔体结构,且所述液冷管(402)的外侧壁与所述导热硅胶片(401)的内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连接钩(6),且所述连接钩(6)设置为L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承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设置为腔体结构,且所述顶盖(3)的顶端设置有若干散热片(7),且每两个所述散热片(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燕闫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创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