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低排气温度环境下智能高效复合再生颗粒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178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用防爆柴油发动机的碳颗粒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低排气温度环境下智能高效复合再生颗粒捕集装置,解决了煤矿井下用防爆柴油发动机产生碳颗粒对作业人员危害大,且捕集效果、使用寿命差,无法有效实现再生的问题,包括废气进口法兰、废气扩张区、燃油加热区、远红外加热区、捕集器不锈钢芯部、捕集后区、废气收缩区和废气出口法兰,依次通过废气扩张区、燃油加热区和远红外加热区后进入捕集器不锈钢芯部,完成对废气中的碳颗粒进行捕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煤矿井下用防爆柴油发动机的碳颗粒排放,净化井下的作业环境,提高颗粒捕集装置的捕集效果和使用寿命,实现燃油燃烧主动再生,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推广价值。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低排气温度环境下智能高效复合再生颗粒捕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用防爆柴油发动机的碳颗粒排放
,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低排气温度环境下智能高效复合再生颗粒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矿用防爆柴油机为动力的矿用防爆车辆已经成为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的主要设备,目前防爆柴油发动机的排放要求和工程机械用柴油机一样,但排放技术严重滞后于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和道路用柴油机,并且这些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还需要符合防爆要求。排放物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碳烟,其主要成分是未完全燃烧的碳颗粒。碳颗粒的理化特性决定其对大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直径小于50nm的核模态颗粒物不但可以通过人体的呼吸直达肺部并沉积下来,甚至可进入血液循环并流向大脑和心脏,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系统产生危害。直径大于50nm积聚模态颗粒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具有显著贡献,是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颗粒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易吸附有毒物质并为其化学反应提供场所。
[0003]此外,目前市场上没有煤矿井下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2)包裹着冷却水Ⅰ(2.8),冷却水Ⅰ(2.8)保持扩张环板Ⅰ(2.1)的表面温度不高于150℃;扩张环板Ⅱ(2.2)、密封环Ⅰ(2.3)、保温板Ⅰ(2.4)、和密封环Ⅱ(3.5)围成真空腔Ⅰ(2.6),真空腔Ⅰ(2.6)隔离水套和扩张腔,使扩张腔内废气的温度不被降低且扩张环板Ⅰ(2.1)的表面温度不超过1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低排气温度环境下智能高效复合再生颗粒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红外加热区(4)包括环板Ⅰ(3.1)、环板Ⅱ(3.2)、冷却水Ⅱ(3.3)、真空腔Ⅱ(3.4)、密封环Ⅱ(3.5)、密封环Ⅲ(3.6)、保温板Ⅱ(3.7)、环板Ⅲ(3.8)、远红外加热装置(4.1)、阻燃电缆Ⅱ(4.2),捕集器不锈钢芯部(5)堵塞后,本安隔爆型压差传感器(9)感知燃油加热区(3)和捕集后区(6)的压差过大时,启动远红外加热装置(4.1)加热进入的废气,废气被加热至大于550℃后进入捕集器不锈钢芯部(5),远红外加热装置(4.1)发射的远红外被与其波长一致的碳颗粒吸收,使其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碳颗粒温度提高发生燃烧生成CO2后随尾气一同排出,捕集器不锈钢芯部(5)通畅,排气压力下降,防爆柴油机功率恢复正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低排气温度环境下智能高效复合再生颗粒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捕集器不锈钢芯部(5)的两端分别为捕集器不锈钢芯部前端面(5.1)和捕集器不锈钢芯部后端面(5.2),捕集器不锈钢芯部前端面(5.1)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孔(5.1.1),捕集器不锈钢芯部后端面(5.2)上设置有废气出气孔(5.2.1),废气进气孔(5.1.1)为正六边形,每个废气进气孔(5.1.1)周围的六个通道为废气出气通道,这六个通道在前端面是封闭的,每六个废气出气孔(5.2.1)中间夹着一个通道为废气进气通道,废气进气通道在后端面是封闭的,这种布置方式相比传统的四边形增大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陈利东贾二虎马艳卫兰春亮姚志功何景强王娜仇博任肖利马凤苹赵美荣樊瑞龙张福祥张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