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及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02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及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包括抓取机构以及呈直线型分布的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所述套筒缓存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套筒的套筒缓存架;所述套筒作业区包括用于放置套筒的固定座和用于固定套筒的压紧组件;所述下料对接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带气涨轴的套筒的下料放置架;所述抓取机构横跨于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上方,用于调运套筒和带气涨轴的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物料流转顺畅,使套筒供给、气涨轴套筒、下料作业及时有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及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涨轴装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及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气胀轴是一种特制的收卷、放卷轴,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突起,从而固定外部套设的纸管等结构,放气后表面部份迅速缩回,外部纸管即可取出。
[0003]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气涨轴的型号种类,提高气涨轴的通用性,减小气涨轴的准备数量,气涨轴的长度和直径要能够满足所有料卷的尺寸,为了实现这一点,气涨轴长度和重量均较大,如铜箔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气涨轴长度达到1800mm,重量达到100kg。
[0004]这种尺寸大、质量重的气涨轴给拆卸、套筒、下料、转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单靠人力将气涨轴从料卷中拔出来的危险很大,给气涨轴套筒作业需要多人的配合才能完成,套筒效率低,完成套筒的气涨轴通过人力下料、转运,即使采用专用的吊装工具,也需要人工将吊装工具套入气涨轴两端,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及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使物料流转顺畅,使套筒供给、气涨轴套筒、下料作业及时有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包括抓取机构以及呈直线型分布的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所述套筒缓存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套筒的套筒缓存架;所述套筒作业区包括用于放置套筒的固定座和用于固定套筒的压紧组件;所述下料对接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带气涨轴的套筒的下料放置架;所述抓取机构横跨于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上方,用于调运套筒和带气涨轴的套筒。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作业区还包括套筒框架;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所述前支撑辊、固定座和后支撑辊的两端均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套筒框架的内侧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设有用于对套筒限位的台阶孔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气缸、与压紧气缸的伸缩轴铰接的压紧架以及与压紧架相连的压紧块;所述压紧气缸通过第一安装板固定于套筒框架的侧面下部,所述压紧架铰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套筒框架的侧面上部,所述压紧块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卡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分布于套筒作业区两侧的立柱、安装于立柱上的两根纵梁、通过纵向驱动组件与纵梁垂直且滑动连接的横梁、通过竖向驱动组件与横梁垂直且滑动连接的竖梁、与竖梁底端相连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支撑板两端的气动机械手。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横梁端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的第一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纵梁上的纵向齿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横梁上的升降电机、与升降电机输出轴相连的第二齿轮以及设于竖梁上的竖向齿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缓存架包括长方体状的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安装有若干支撑条,所述主框架的上部设有与套筒形状匹配的第一支撑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放置架包括长方体状的下料框架,所述下料框架内安装有若干支撑条,所述下料框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托,所述支撑托上部设有与带气涨轴的套筒形状匹配的第二支撑槽。
[00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气涨轴的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包括来料区、拔轴作业区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所述来料区、拔轴作业区和套筒作业区呈横向直线型分布,所述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呈纵向直线型分布。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套筒缓存区用于存放待使用的套筒,抓取机构将套筒缓存区存放的套筒转运至套筒作业区,套筒作业区将套筒固定,气涨轴插入套筒中完成套筒动作,抓取机构将带气涨轴的套筒继续转运至下料对接区,下料对接区用于暂时存放带气涨轴的套筒;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呈直线型分布,使物料流转顺畅,使套筒供给、气涨轴套筒、下料作业及时有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涨轴的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来料区、拔轴作业区和套筒作业区呈横向直线型分布,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呈纵向直线型分布,两条直线型的物料流转方向,更充分的利用空间和场地,使整个生产流程更紧凑、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筒、下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筒作业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抓取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竖向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缓存区、下料对接区和抓取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缓存区、下料对接区和抓取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缓存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料放置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料放置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拔轴、套筒、下料一体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套筒作业区;2、套筒缓存区;3、下料对接区;4、抓取机构;5、套筒框架;6、支撑架;7、前支撑辊;8、后支撑辊;9、固定座;10、压紧气缸;11、第一安装板;12、压紧架;13、第二安装板;14、压紧块;15、卡槽;16、台阶孔结构;17、套筒;18、气涨轴;19、立柱;20、纵梁;21、纵向驱动组件;22、横梁;23、竖梁;24、竖向驱动组件;241、升降电机;242、竖向齿条;25、支撑板;26、气动机械手;27、下料放置架;271、下料框架;272、支撑托;273、第二支撑槽;274、支撑条;28、套筒缓存架;281、主框架;282、第一支撑槽;29、来料区;30、拔轴作业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包括抓取机构4以及呈直线型分布的套筒缓存区2、套筒作业区1和下料对接区3。
[0021]如图1和图6

图8所示,套筒缓存区2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套筒的套筒缓存架28。套筒缓存架28包括长方体状的主框架281,主框架281内安装有若干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机构以及呈直线型分布的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所述套筒缓存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套筒的套筒缓存架;所述套筒作业区包括用于放置套筒的固定座和用于固定套筒的压紧组件;所述下料对接区包括若干用于存放带气涨轴的套筒的下料放置架;所述抓取机构横跨于套筒缓存区、套筒作业区和下料对接区上方,用于调运套筒和带气涨轴的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作业区还包括套筒框架;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前支撑辊和后支撑辊,所述前支撑辊、固定座和后支撑辊的两端均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套筒框架的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设有用于对套筒限位的台阶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气缸、与压紧气缸的伸缩轴铰接的压紧架以及与压紧架相连的压紧块;所述压紧气缸通过第一安装板固定于套筒框架的侧面下部,所述压紧架铰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套筒框架的侧面上部,所述压紧块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涨轴的套筒、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分布于套筒作业区两侧的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杨亮刘多黄如意崔广立卜凡坤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