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995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所述机电耦合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离合器和电池,第一电机轴通过第一齿轮组与差速器齿轮连接;离合器中,主动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与第二电机轴连接;第一从动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从动端通过第三齿轮组与差速器齿轮连接;第三从动端通过第四齿轮组与差速器齿轮连接;主动端能与三个从动端中的任一个接合;主动端还能同时与第一从动端和第二从动端接合;主动端还能同时与第一从动端和第三从动端接合;电池能向两个电机供电,两个电机也能向电池充电。三个动力源能自由解耦、任意组合,并将驱动力叠加后以不同档位输出,满足对不同工况的动力需求。的动力需求。的动力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机电耦合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性能。现有一部分机电耦合系统无法实现发动机和电机多动力源的自由解耦,导致无法实现发动机和电机的协同高效工作,无法更好地满足整车不同工况下的动力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能实现发动机和电机的自由解耦、任意组合,并将驱动力叠加后以不同档位输出,实现整车行驶的多种模式,满足整车对不同工况的动力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离合器和电池,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齿轮组与差速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
[0006]所述离合器包括:
[0007]主动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电机轴传动连接;
[0008]第一从动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9]第二从动端,被配置为通过第三齿轮组与所述差速器齿轮传动连接;
[0010]第三从动端,被配置为通过第四齿轮组与所述差速器齿轮传动连接;
[0011]所述主动端能够与所述第一从动端、所述第二从动端和所述第三从动端中的任一个接合;所述主动端还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从动端接合;所述主动端还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三从动端接合;
[0012]所述电池能够向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供电,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也能够向所述电池充电。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
[0014]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同轴连接;
[0015]第一中间轴;
[0016]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
[0017]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同轴连接,并被配置为与所述差速器齿轮啮合。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端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从动端具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三从动端具有第二连接轴;
[0020]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
[0021]第三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同轴连接;
[0022]第二中间轴;
[0023]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啮合;
[0024]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
[0025]第四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同轴连接;
[0026]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中间轴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四主动齿轮啮合;
[0027]所述第二中间轴上还同轴设置有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被配置为与所述差速器齿轮啮合。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均平行。
[0029]可选地,所述机电耦合系统具有:
[0030]第一纯电驱动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一电机供电;
[0031]第二纯电驱动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和所述第二从动端接合;
[0032]第三纯电驱动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和所述第三从动端接合。
[0033]可选地,所述机电耦合系统具有串联增程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一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和所述第一从动端接合,使所述第二电机向所述电池充电。
[0034]可选地,所述机电耦合系统具有:
[0035]第一并联混动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一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从动端接合;
[0036]第二并联混动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从动端接合;
[0037]第三并联混动模式: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三从动端接合;
[0038]第四并联混动模式:所述电池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供电,且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从动端接合。
[0039]可选地,所述机电耦合系统具有:
[0040]第一发动机直驱模式: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从动端接合;
[0041]第二发动机直驱模式:所述离合器的所述主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和所述第三从动端接合。
[004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机电耦合系统。
[00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离合器包括主动端和三个从动端,主动端能够分别与三个从动端自由接合,且主动端和第一从动端能够与第二从动端或第三从动端接合,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作为驱动电机使用,也可作为发电机使用,从而实现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三个动力源的自由解耦、任意组合,并将驱动力叠加后以不同档位输出,实现整车行驶的多种模式,满足整车对不同工况的动力需求,并能保证三个动力源
协同在各自的高效去工作,实现传动系统的高效工作,同时,本实施例通过离合器实施换挡动作,保证汽车驾驶无动力中断,使得驾乘体验更舒适。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的示意图;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一纯电驱动模式)的示意图;
[004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二纯电驱动模式)的示意图;
[004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三纯电驱动模式)的示意图;
[005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串联增程模式)的示意图;
[005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一并联混动模式)的示意图;
[005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二并联混动模式)的示意图;
[005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三并联混动模式)的示意图;
[005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四并联混动模式)的示意图;
[005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电耦合系统(第一发动机直驱模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00)、第一电机(200)、第二电机(300)、离合器(1)和电池(400),所述第一电机(200)具有第一电机轴(210),所述第一电机轴(210)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齿轮组(2)与差速器齿轮(5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0)具有第二电机轴(310);所述离合器(1)包括:主动端(11),通过第二齿轮组(3)与所述第二电机轴(310)传动连接;第一从动端(12),与所述发动机(1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从动端(13),被配置为通过第三齿轮组(4)与所述差速器齿轮(510)传动连接;第三从动端(14),被配置为通过第四齿轮组(5)与所述差速器齿轮(510)传动连接;所述主动端(11)能够与所述第一从动端(12)、所述第二从动端(13)和所述第三从动端(14)中的任一个接合;所述主动端(11)还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12)和所述第二从动端(13)接合;所述主动端(11)还能够同时与所述第一从动端(12)和所述第三从动端(14)接合;所述电池(400)能够向所述第一电机(200)和所述第二电机(300)供电,所述第一电机(200)和所述第二电机(300)也能够向所述电池(400)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2)包括:第一主动齿轮(21),与所述第一电机轴(210)同轴连接;第一中间轴(22);第一从动齿轮(23),与所述第一中间轴(22)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1)啮合;第一输出齿轮(24),与所述第一中间轴(22)同轴连接,并被配置为与所述差速器齿轮(510)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31)和第二从动齿轮(3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1)与所述第二电机轴(310)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32)与所述主动端(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端(13)具有第一连接轴(131),所述第三从动端(14)具有第二连接轴(141);所述第三齿轮组(4)包括:第三主动齿轮(41),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31)同轴连接;第二中间轴(42);第三从动齿轮(43),所述第二中间轴(42)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1)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组(5)包括:第四主动齿轮(5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41)同轴连接;第四从动齿轮(52),所述第二中间轴(42)同轴连接,并与所述第四主动齿轮(51)啮合;所述第二中间轴(42)上还同轴设置有第二输出齿轮(44),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4)被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福王男樊雪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